黄维玲
灾后创伤落寞遗憾
如果不是那艘赖比瑞亚货轮。“太平公主号”此时应已捐赠给某家科博馆,风风光光地展出;62岁的台湾船长刘宁生,应该在一旁骄傲地介绍:“这是第一艘古法打造的明代复原帆船,刚创下横渡太平洋往返美洲的世界纪录,航行期间全靠季风,没有使用任何动力……”
民众应该围着她,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感动,就像旧金山那位美国老太太一样。她看到比公交车长不了多少的“太平公主号”,眼泪都掉了:“你们怎么可能坐这么小一条船就开了过来?”参观的人太多,旧金山海事博物馆特地派工作人员用计数器算,一天603人,破他们的纪录,还不包括在岸上观赏的。
旧金山的前一站是北边的小港尤瑞佳,当地的州立大学找他们演讲,有个老师最近刚好跟学生提到华人跟美国的关系,说华人早在哥伦布之前近百年就到了美洲,结果被学生讥笑。就这么凑巧,“太平公主”就在这时出现了。看到这么小的一艘船,学生全傻眼。
“有一次有架直升机在我们上方盘旋了六七次,隔天有个海岸防卫队员来找我们,原来直升机上就是他。他给我们一片DVD,是他在上空拍的,他说太平公主号太美了。”刘宁生说。
若不是那艘货轮,我们也能看到“太平公主号”有多美。去年6月26日她从基隆出发,经过日本琉球、大阪、美国旧金山、夏威夷等11个港口,历经10个月、1.7万多海里的航行,终于要回家了。然而,她却在家门口惨遭横祸!今年4月26日凌晨2点半左右,“太平公主号”船员在苏澳外海不到30海里处。赫然看到一艘货轮快速逼近。刘宁生试着用英文要对方回避。根本来不及,船员眼睁睁地看着巨大如山的货轮,在黑夜中直直冲过来,“公主”被拦腰撞上,瞬间一折为二……他们死命抓着只剩半米长的残骸,在海中载浮载沉,4个多小时后,终于获救。
离婚失业放逐自我
刘宁生40多岁时,离婚又失业,这个大变故让他看到“尽了多年‘社会责任之后,一个可以任性去实现梦想”的机会。他想起小时候骑在父亲肩上,听他讲海盗的故事;想起初中时,和哥哥去潜水的快乐记忆;以及长大后学冲浪,爱上驾驭海浪的快感。真正让他决心去航海,是他曾跑去冲浪的菲律宾小镇贝勒,他在那待了两年,大海的绮丽景致“重新唤回我对大自然的热爱,改变了我后半辈子”。
1992年,刘宁生和德国伙伴驾着“福龙号”帆船,创下台湾第一位以中型帆船双人横渡太平洋的纪录。1998年,他又以2年5个月时间,创下台湾首位以帆船环航世界的纪录,被誉为“海洋之子”。
第一次航海,是个人梦想的实现,第二次则是“想传递信息,让大家了解帆船活动”。到了太平公主号之旅,“已经是我赋予自己的任务”。打造古船的构想,始于10年前,“那时有个法国年轻人在越南造一条中式帆船,历经很多艰辛,开回法国。西方人都对中华文化如此向往,华人却没人做过。写历史都是欧美人,提到航海历史只有哥伦布、麦哲伦,会提到郑和吗?华人对航海有贡献,我要让西方人知道,这是我的终极目标。”
打造公主为伊白头
为了了解古船造法,刘宁生到内地考察了4年,请教过无数专家,最后找到一部明末清初的《钦定闽省战船则例》。
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以10倍速的速度在失传,传统造船工坊的师傅宁可把知识带到坟墓去,度量尺也没有统一。而且,刘宁生要造的是官船,在内地至少100多年没人造过。刘宁生坚持用古法造船,有一次他回深沪,发现龙骨上有螺钉,他看了很火大,要船老大把螺帽通通拆掉。造船后期,师傅觉得亏本,怠工4个月,最后刘宁生只得自己找人完工。
大难不死心有天命
这次不只是船长失去了船,这是国王失去了他疼爱的公主。不过他可以很快从悲伤走出,因为他开始谈起下一个计划:另一艘古船,30米长,最远要开到欧洲,长期在世界各港口骄傲地现身,50年、100年……
62岁了,需要这么辛苦吗?他挑着眉毛反问:“什么是苦?你觉得航海苦吗?我觉得每天捕鱼的渔夫才苦。监狱的囚犯,无事可做,不苦吗?你给他刷马桶,他还高兴呢。”他说,他在航行时,不怕风暴;最苦的时候,反倒是“没有风,没有进展,不但没往前。反而后退”。“我当然也会怀疑自己到底何苦?但是,人活在世上没几年,我只是想做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他才62岁,“一切可以从头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