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理想社会

2009-04-29 01:16:01
华夏文化 2009年2期
关键词:理想国圣人老子

王 雪

人类社会早期,生存环境非常艰苦,人们长期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之中,饱受人世的艰辛与避世的艰苦,于是幻想美好的世界,寄托自己的迫切愿望。如《诗经·硕鼠》中的“乐土”,《礼记·礼运》中“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等,但这种理想只能存在于主观世界之中。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励着人们不断创造,不断改变生存境遇。历史上一般将老子“小国寡民”作为复古反文明的消极思想而加以批判。如果对老子理想国提出的原由和他的理想世界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具有积极的内涵,进一步展示老子思想的特质,同时也留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老子的理想世界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反叛与背离提出的。从批判现实、“法自然”的高度建构了理想国。老子认为天道与人道不同。“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老子》第77章)只有圣人才能推行大道,才能出现有道之世。老子以“有道”作为评判社会合理性的标准,理想国实际是从“无道”到“有道”,从“有为”到“无为”的结果,是无为不争的运用。但人类社会的发展则出现了合道、失道、失德、失仁、失义等不断倒退的阶段,是逐步背离道的状态。人道违背天道而行决定了现实社会处于不公平的无道的状态,现实的一切混乱都是违背道而导致的必然现象。礼仪法制都是外在强制的力量,过分的制度文明实际背离了人的自然淳朴的本性。礼仪制度越繁多越是束缚人性,以致造成百姓生活的种种困顿。社会历史应顺乎人性的需求而行,应超越现实的不合理的社会政治制度。

老子的理想国也是他激烈反战息兵思想的体现。老子所处的春秋末年,正是诸侯国的混战时期,杀伐无度的战争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破坏。在无休止的穷兵黩武的战争中,直接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广大百姓。老子向往和平,其反战是基于对生命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百姓的利益,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第46章),真正有道社会是不存在战争的。

老子的政治理想是主张无为而治,他力倡圣人治国。无为而治是一个总原则,具体有很多的内涵。如何有效地治理社会呢?老子反对运用暴力统治机构,而是提出了一种约束机制,即按契调和上下之间关系的方式。“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79章)老子进一步认为理想的社会没有君臣贵贱之分,只有和睦共存。老子对理想社会的描述认为虽有君主的存在,但仅是存在而已。《老子》第17章:“太上,不(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真正的统治者不是高高在上随意地发号施令,而是让百姓随性地生活。老子还强调治国者应具备一定的品德:“无为”是行为方式的总称,其具体表现因情况而不同,如无私、无心、不争、不恃、不欲等,是针对现实社会统治者的过多的有为而提出的。“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老子》第49章)圣人是善于为百姓利益着想与行事的,没有个人的私心杂念,是真正的大公无私。并且由自然之道,得出统治者的行为原则:“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老子》第78章)

《老子》提出了理想社会生活的模式:“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80章)这里透露出很多信息。作为史官,老子对社会的兴衰成败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更为清醒的认识。只有合乎道、合乎人性的社会才是真正理想的社会。这是对现实的反思而得出的,是合乎“道”的。老子反对战争和仁义礼法,是针对现实社会的作为而言的。他并非绝对地反对物质文明,也并非完全摒弃文明成果,而是看到了文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不合理的负面效果。老子看不到社会进程中进步的一面,争夺与剥削等是历史发展中人类必然要付出的代价。他认为在聪明、机巧、智慧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虚伪、欺诈和争斗,实际上,老子主要是反对智巧的滥用。武器与器皿是人们争夺的工具与对象,当社会回归质朴时,这些东西便失去了用武之地。但老子对它们并非简单的抛弃,而是主张存而不用,保存文明成果,以防不时之需,强调这些器械不应扰乱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与状态。

老子认为国家的安定与百姓的幸福不在于国土的广阔和人口的众多,正是基于对当时因兼并战争而导致的大国众民的混乱,老子才提出了小国寡民。人类社会应当走向何方?按照“反者道之动”的原则,应当是没有战争、没有欺凌、没有流离失所的悲惨现象,由此才有了小国寡民的描述,这符合老子的思维逻辑。

老子看到了复杂的关系必然会引起种种矛盾与冲突,主张减少社会生活与交往,纯化与简化人际关系。人们无欲无望过着质朴简单的生活,拥有一个自由安适的生存空间,不为外在力量所主宰。

“乐其俗”表明老子赞同和肯定世俗生活的需要,风俗是约定俗成的,是基于当时人们共同的需要,是在平等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自然产生的。社会依靠习俗维持与调和人们之间的关系。虽然简单但却没有礼仪和法制的外在强制的干预与束缚的痛苦,这与原始社会衣食无着的生存状态不可同日而语。老子主张国与国之间不相交往,各自与外界隔绝,处于独立分散的状态,主要是避免双方的冲突与战争。在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里,人们相安无事,民风淳朴,生活安适快乐,整个国家呈现出自足融洽与和谐的自治景象。

老子非常重视民生。以民为本是社会自然化人性化的状态,虽有某些复古的倾向,但不是对远古社会的简单回复(回归),而侧重于人道回归于天道。是对远古与现实的超越。和谐与幸福是理想社会的重要内涵,而和谐又是首要的。社会要实现和谐,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享有生存的权利;其次民众应有精神的自由,比如应有言论的自由,才能使身心都处于自在的状态之中。老子看到了这两个方面,相比而言他侧重于人们的精神状态,更向往虽然物质上相对简单但人人却能保全生命以至自然地老死,免除了精神上的痛苦。后来的庄子在这方面走得更远,庄子所向往的至德之世、建德之世、无何有之乡,正是没有国家、政治和权力等世俗统治机构,也没有物质文明的,更多指向行为的自由和个体精神的逍遥境界,更具超越性。庄子所谓的“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异,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和“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庄子·天地》),都是自然随性的生活状态,统治者只是存在而已,百姓不感到任何的威压,甚至不需要他们。

由此可见,老子的理想社会实际是“道法自然”的体现。是以自然为标的,因顺自然,回归自然的生存状态,认为万物回归于自然才是其真正最终的归宿,是有道之世,也是老子崇尚简朴自然的反映。对于老子的理想国,需结合他对现实无情且深刻的批判才能理解。它反衬现实的残酷与不合理,指出社会的应然走向,即有道之世。老子非常重视生命。当时人们面临最大的痛苦,连生命也朝不保夕,生存是最基本的愿望,而远徙必然会带来社会的混乱、生活的困顿以及生命的危险。一般地人们认为《老子》是提供给统治者的“君子南面之术”,但是从老子对理想世界的描述上来说,这种“无为而治”实际又是百姓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

猜你喜欢
理想国圣人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大理:梦游理想国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直销理想国
官场圣人范仲淹
文史春秋(2017年11期)2018-01-23 05:21:52
官场圣人范仲淹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8
智者老子
理想国——马来西亚的车与“道”
家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2-28 02:24:00
道德理想国的构建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CHINA TODAY(2014年8期)2014-09-27 20: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