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刍议

2009-04-29 22:49张华英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资源

摘要文章辨析生态旅游的内涵,从开发准备、资源评价、产品设计三方面探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并就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的原则、项目选择、设备设施、经营管理作深入论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作者简介张华英,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广州,510520

中图分类号F5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3-0119-0003

一、前言

生态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已使环境问题备受全球关注。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制订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等思想广受推崇。同一时期,传统大众旅游也已显现其严重冲击旅游地生态面和社会面等问题。世界旅游业渴求实现开发、保护、发展之间的平衡。1983年,响应“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 Lasour a in)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并得到了1986年墨西哥第一次国际环境会议的确认。

生态旅游的最初提出,只是一个区域发展战略,目的是保护中美洲地区雨林的生物多样性,及其茂密植被覆盖下众多的玛雅文化遗址。它的成功实施,使得生态旅游不仅作为概念为世界所接受,更成为一项实践活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根据本国的资源条件及特点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把生态旅游看作是保护区开发利用的重要举措,也都把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视为获取经济收益、发展当地经济和促进自然保护事业的重要手段。

二、生态旅游的界定

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最早提出生态旅游概念时,它的含义是:到相对未受干扰或未受污染的区域进行自然旅游,体验欣赏野生动植物景色及区内文化特色,同时又保护自然环境不受到损害。随着对生态旅游内涵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定义也在不断提出。这些定义中,有的从旅游需求方即旅游者角度出发,把生态旅游看成一种旅游活动。也有从旅游供给方即旅游规划和管理者及资源的角度出发,把生态旅游看成一种生态旅游产品。更多的是从旅游供求两方面出发,综合阐述生态旅游的定义和内涵。

对生态旅游的定义虽是众说纷纭,但其基本内涵还是一致的,即包含两个基本内容: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第二,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对于旅游者,生态旅游就是有目的地前往旅游地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以一颗平常心尊崇自然的异质性,把自然作为有个性的独立生命来看待,在静观默察、敬天惜物、感悟自然的同时,对保护和改善旅游地的经济、社会、环境有所促进。

由此可见,生态旅游源于传统旅游又高于传统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有本质区别。直接的表象是改变了国际旅游客源的构成和流向,使得原有的以涌向工商业发达城市为主的客流,改变为由发达城市流向大自然追求返璞归真。其本质特征可概括为:产品构成上以自然环境和物象地域为主,形态上自然资源的生态特征明显,功能上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价值取向上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最终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

三、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生态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为满足生态旅游者在生态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生态旅游需求而提供的各种有形物质产品和无形服务的总和。成功的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是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综合应用,是天人合一、和谐发展思想的直接体现。因此,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既讲求本质内容,又注重方式方法。综合国内各大生态旅游地的研究,其产品开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设计:

(一)开发准备

作为“一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开发战略”,生态旅游涉及地方环境、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甚至一国的生存发展。因此,生态旅游理念的确定与传播,相关制度体系的建立,以及对资源信息的掌握,都是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的首要工作。

1、生态环境观念

即生态旅游思想在地方要有一定的社会认同,形成良好的地方习俗。首先,政府或旅游管理部门应将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摆在首位,而不是经济最大化的单一目标。其次,要树立全局观点,在宏观决策与控制上谋求各个层次的协调配合,既要保证旅游业的利益,又要兼顾与相关行业的发展,以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大环境。

对旅游者而言,其生态观念的建立主要体现在“生态平等观”的确立,即人与自然是一个彼此平等、相互协调、双向互动、共同发展的整体。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正确理解、深刻认识生态旅游,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参与生态旅游的愿望,直至成为自觉行动。

对社区居民而言,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受益者,除了同旅游者一样应树立人与自然环境平等的观念外,还应树立资源持续有价利用的资源观。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当地居民宣传保护生态旅游环境与资源的重要性,要让他们明白,旅游业是绿色产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与环境和资源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2、建立技术体系

(1)生态旅游规划体系。在正确和全面地认识生态旅游的基础上,慎重对待生态旅游开发。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标准,协调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2)生态旅游效益评估体系,进行替代产业的经济、环境影响比较。包括最低开发成本评估,不同开发模式下,旅游业与地方经济关联度评估。评估其他产业的可替代性,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优劣势比较,确定生态旅游业的产业优势。

(3)适宜的旅游管理模式。确定相关组织机构的职能、权力和义务;建立对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的约束机制、环境补偿机制与管理体系。制定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景区规划、旅游营销、旅游区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条例,确保旅游业的健康、高效运行。

(4)不同条件和技术下的环境容量评估体系,以及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的指标体系。寻求建立旅游和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尽可能减少旅游对景观和环境的破坏。建立衡量可持续旅游的指标类型、评估方法。

3、生态旅游资源清查

包括调查自然资源、挖掘文化内涵以及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等。自然资源信息,不仅是确定规划区性质、功能的依据,也是确定开发条件、开发规模,计算开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本素材。挖掘文化内涵,就是研究探索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提高生态旅游产品的思想内涵。附着于物质景观上的精神,不仅是生态旅游资源,而且还是其灵魂。此外,生态旅游区的地理区位、交通等

条件也是影响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内容。

(二)资源评价

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普遍按定性和定量两种标准进行。其中,定性又分美学和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环境价值等。而环境价值又是生态旅游资源的首要评价项目,特别是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评估即资源承载力评估。

研究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涉及到研究旅游活动对景区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叠加,是一项复杂、艰苦的工作。相关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以游客为研究对象,以游客满意度评估生态旅游区适宜的空间容量。二是以生态旅游区内自然因子为研究对象,涉及土壤、岩石、植被、水体、大气、野生动物等方面,探寻旅游活动与这些自然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

(三)产品规划设计

生态旅游规划与一般旅游规划的差异性表现在需要更多地考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文化传统的保护和地方经济利益的保障。传统的旅游规划重点是旅游的功能分区、项目的策划与市场营销以及投资分析,尽管规划中也要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实际内容缺少与旅游开发的结合,也就是缺少针对特定旅游开发项目所设计的环境保护规划。而对于当地的文化传统保护和地方经济利益的保障更是鲜有考虑。因此,良好的生态旅游规划应是在目标上体现“保护性开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技术上做到规范严谨、经济社会环境全盘考虑,在实施上做到高效低耗。

1、指导原则

(1)保护性原则可谓生态旅游第一原则。生态旅游对环境的要求,决定了对生态旅游资源要进行科学管理与保护。要在保持自然资源完整性、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化、生命维持系统的正常情况下来开发生态旅游产品。要对生态旅游区的旅游环境影响作出评价,包括旅游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资源的影响程度,旅游区的最大环境承载人数,旅游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旅游产生的废水、废气、噪音、固体排放物的综合治理措施等作出综合评价的对策、规划,力求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降至最低。

(2)参与性原则。包括有三个层面的参与:一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亲身体验行为;二是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经营;三是生态旅游活动参与旅游地的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这是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

(3)生态教育原则。注重通过生态旅游活动,给人以思想启发,特别是生态伦理观的养成。“发展生态旅游,重在教育,必须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在整个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倡导环境教育”。“要注意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教育功能,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生态知识,也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4)因地制宜原则。设计者的研究角度、学科背景不同,其开发理念亦有差异。如:杨桂华在论证其生态旅游双向责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尊重自然的基本权益、维护生态旅游者权益为产品开发原则。

2、项目设计

世界各国实施生态旅游的主要途径是在用于旅游开发的自然保护区建立国家公园、自然公园和森林公园,在保护区内发展低密度、小规模、分散性旅游。瑞典、英国、荷兰和加拿大等国家都在这方面取得了较成功的经验。这些国家在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强调尊重地方文化传统,鼓励开发与当地文化传统相一致的旅游项目。

具体活动项目的确定,取决于资源环境评价结果。现有的项目分类已是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民俗风情游、滨海湿地生态游、自然保护区生态游、海滨生态观光游、海滨森林生态游、滨海城市生态游、野生动物观赏游、山水名胜风景游、田园风光游、城市公园生态游、森林休憩生态游、草原风情生态游、沙漠探险生态游、海洋度假生态游、农业体验生态游、湿地观鸟生态游、环境保护生态游、体育运动生态游、宗教文化生态游、绿色产业生态游。具体项目的选择,应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突出特色、求朴求真。

3、旅游设施

生态旅游区内各种设备设施,是生态旅游思想的承载物。适宜的设备设施,才能保证“在生态旅游活动中,充分发挥保护、旅游、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功能”。相反,旅游区设施的不当设置,将使生态旅游背离初衷,甚至成为生态危害之祸首。为了建设,而破坏环境。把原来生长极不易的岳桦树砍掉,人类很容易建一座宾馆,但是却不容易种活几株岳桦树,这是对景区开发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4、经营管理

首先,理顺社区各相关部门的责权利关系,避免多头管理、推诿扯皮,影响生态旅游建设的实施。其次,参照旅游业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生态旅游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确保是“保护性”开发。同时,用制度规范生态旅游者行为,确保是“保护性”旅游。再次,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经营,如自觉监督滥砍滥伐林木行为。最后,建立针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环境监测制度,保证生态旅游的持续性。

四、结语

综观全球,环境仍在恶化,能源危机不断。这对开发生态旅游是机遇也是压力。成功的生态旅游产品,不仅能推动一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是全球生态保障体系的重要支点。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也要审时度势,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云南迪庆州成功打造“香格里拉”金字招牌,其项目决策者的“思路清晰,抓住机遇”颇具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