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青
(南宫市妇幼保健院,河北 南宫 055750)お
中图分类号:R27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3-0114-02
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断者,称为崩漏,相当于西医学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景岳全书》云:“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盖乱则或前或后,漏则不时妄行,由漏而淋,由淋而崩,总由血病,而但以其微甚耳。”在临床上我们从“虚、热、瘀”三个方面对崩漏进行辨治,浅谈如下。
1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素体亏虚,阴阳失调,易复感外邪或为情志所伤,血气不能内荣脏腑,致脏腑俱虚,冲任之气不能约制经血而见崩漏,其病因多种多样,现归纳如下。
1.1 脾肾亏虚,冲任不固
1.1.1 脾肾气虚
《傅青主女科》记载“经水出诸肾”,唐荣川在《血证论》中指出“脾不摄血,是以崩溃”,由此观之,脾肾盛衰关乎崩漏之根本。《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侯•崩中漏下侯》指出“冲任之脉起于胞中内,位经脉之海,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能制约经血,故淋漓不断”,也就是说过劳损耗肾精是崩中漏下的直接原因,而肾精的充足与否关乎冲任的气机。欧阳氏[1]认为本病病机在于肾虚失封藏,冲任气血不固,且因虚致瘀,虚、瘀皆可生热,热可动血、耗血,且经血收热煎熬则瘀结更甚。陈氏[2]亦认为功血的病位在胞宫冲任所主,肾虚是致病之本,其余客邪均属于标。
此外,妇女本为血体,若脾胃损伤较甚,气血生化无源,则脏腑失养,而致各项功能失调。所以李东垣有“妇人血崩多与脾胃虚损,不能摄血归经”之论。
1.1.2 气血两虚
《妇人大全良方•崩漏下血不止论》指出“妇人崩中者,又脏腑损伤,冲任血气俱虚故也”。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脾之运化全赖肾阳温煦,若肾元不足,气血化生无力,又值经血非时而下,久治不愈多会气随血脱,导致气血两虚。杨氏[3]指出气血两虚通常是崩漏失血后的结果,而非崩漏原发病因。陈氏[4]也认为重症崩漏日久,耗血必耗气,常见气阴两虚之侯。
1.2 热扰冲任,迫血妄行
热有虚、实之别,《素问•阴阳别论》曰“阴虚阳搏谓之崩”,是热扰冲任的常见证型,多见于素体阴虚阳盛之人,如《女科经纶•崩带门》摘张子和“阴脉不足,阳脉有余,数则内崩血下流”。杨氏[5]指出崩漏病因多端,病机复杂,但以阴虚为本,火热为标。韩氏[6]亦认为崩漏临床所见以肝肾阴血不足,相火妄动、灼伤胞络居多。对于实热,《运气》曰“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下血”。外感热邪作为导致崩漏的一个因素,究其原因,必与正气虚弱正不压邪有关。此外还有因情志郁火所致病者,多与心肝两脏失调有关,《素问》曰“悲哀太过,则心系急……热气在中,故血走而崩”。此句指出火热在胸,不得下煦肾阴,冲任失守而崩下。
1.3 瘀阻冲任,血不归经
夏氏[7]认为阳气主气和推动作用,气化充盛,冲任瘀浊才能融化。阳不足,气化无力则充任瘀浊占据血室而致血不归经导致出血。因此,凡致阳气耗伤者皆可致瘀。《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行”。此句说明了寒邪作为阴邪,最易损伤阳气。《金贵要略》云“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半产漏下”。此句说的是阳虚生寒,若过服寒药,脾胃久虚,中病未已,寒病复起,此多为崩中日久,中寒内生。肝主气,若失疏泄,也可因气滞而血不归经化生瘀血,如丹溪云“痰涎胸中,清气不升,故经脉雍遏而降下”。
2 方药
2.1 虚证
刘慧丽等[8]根据青春期少女以肾虚为病之本的生理特点,提出补肾为主,兼顾气血,方用左归丸和右归丸加减(熟地、桑寄生、菟丝子、女贞子、杜仲、川断、山萸肉、白芍、茯苓、生牡蛎),在下1个月经周期前1周,加当归、益母草、红花等活血药物。宋氏[9]对更年期肾气渐衰型崩漏治以自拟益气止崩汤(黄芪、党参、白术炭、升麻、益母草、贯众炭、茜草、旱莲草、黑杜仲、生地榆、阿胶、三七粉、炙甘草)。
韩百灵[10]对于气血两虚证治以益气养血汤(人参、黄芪、熟地、白芍、当归、茯苓、五味子、远志、甘草),此方仿“八珍”、“归脾”之意,去川芎燥而行血、白术燥而生热,治疗思虑过度、饥饱劳役,或产多乳、损伤脏腑气血之病。
2.2 热证
裘氏[11]对阴虚火热治以生地龙牡汤(大生地、煅龙骨、煅牡蛎、墨旱莲、冬桑叶、蒲黄炭),此方为妇人崩漏日久的调理善后方,仿《傅青主女科》“清梅丸”之意,补阴而无浮动之虑,凉血而无寒凉之苦,使胞宫清凉,血海自固;王氏认为功血是冲任虚衰,不能固摄经血所致,对阴虚血热以保阴煎加味;徐毅对血热型崩漏予以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方,选清热固经汤(生地、骨皮、炙龟板、牡蛎、阿胶、焦山栀、地榆炭、黄柏、黄芩、藕节、陈棕炭、丹皮、白芍、生草);韦氏[12]将功血分为阳崩和阴崩,其中阳崩乃阳盛阴虚,血热妄行,用固经丸(龟板、白芍、黄芩、黄柏、椿根皮、香附)清热固经。2.3 瘀证
瘀证多由气滞、热灼、血虚停运所致,治疗上应以通常气机、凉血祛瘀、益气养血为主。罗氏[13]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出血期间不宜投走而不守之归、芎,血止后可用,经行时仍以不用为佳,炭类亦不可多用久用,以免留瘀。吴氏[14]根据《金贵要略》对“漏”病机的归纳“瘀血少腹不去”而“虚寒相搏”,结合西医刮宫疗法,提出应以祛瘀生新为大法,用方药(蒲黄炭、五灵脂、血竭、银花炭、淡芩炭、仙鹤草、制军炭、藕节炭)治疗崩漏。匡氏[15]认为所谓血热、肾虚、脾虚、血瘀,是崩漏患者的个性特例,而瘀血的存在乃是各证型的共性,故以活血化瘀作为治疗崩漏的基本方法,经多年经验自拟“母笑丹枳汤”(益母草、丹参、枳壳)治疗功血。
3 结语
本病病机复杂,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症。其发病机理常因果相续,气血同病,多脏受牵,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四脏相移,必归脾肾”。若人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而“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所以治疗上应随时注意病人的正气强弱,顾护正气,将肾的虚弱考虑为根本。临证时结合血的量、色、质的变化和全身证候辨明寒、热、虚、实。此外,还应根据出血的缓急,采取不同的治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中医治疗功血较西医激素疗法更为丰富,也更加重视预后,但对于大量出血不止者,应采取西医简捷的止血疗法,“留得一分血,保得一分命”,以免延误病情。待控制病情后,应中西结合,互取所长,以尽快为患者解除疾患作为第一要旨。
参考文献:
[1] 李坤寅,王慧颖,黄洁明,欧阳惠卿教授治疗崩漏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5,37(8):14-15.
[2] 陈明清.补肾固冲汤治疗功血30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1996,9(2):26-27.
[3] 杨家林.试论崩漏病程中的因果转化[J].四川中医,1988(4):6-7.
[4] 陈慧珍.寿胎丸加味治疗重症崩漏临床小结[J].中国医药学报,1993,8(3):30.
[5] 杨玉由.保阴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269例[J].甘肃中医,1999(5):26-27.
[6] 韩百灵.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证治[J].中医杂志,1985(6):4-10.
[7] 夏桂成.中医临床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8] 刘慧丽,柳静,刘桂琴.辨证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出血156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4):87-88.
[9] 宋秀勉.益气止崩汤治疗更年期崩漏35例[J].国医论坛,2003(86):18.
[10] 史宇广.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崩漏专辑[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
[11] 裘笑梅.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12] 韦爱民.中医辨证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J].四川中医,2001,19(2):49.
[13] 罗元恺.女科述要[J].新中医,1992(5):16-17.
[14] 吴国水.化瘀止血汤治疗崩漏35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37-38.
[15] 匡亦璜.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崩漏的基本法则[J].中医杂志,1996(7):402.
(责任编辑:陈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