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永军 金 玲 葛荣明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 200065)お
摘 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对7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患者总体嗅觉水平术后3次检测结果与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术后4周内患者嗅觉功能较术前即有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6个月嗅觉变化不明显。
关键词:内镜手术;鼻窦炎:鼻息肉:嗅觉功能
中图分类号:R765.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3-0048-02
1 材料和方法
选择2004-2007年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在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拟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者79例作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排除颅脑外伤史及颅内肿瘤或颅脑手术史,排除内分泌疾病或先天性无嗅觉,排除神经科疾病(老年性痴呆)、精神病,排除毒物接触史及过敏性嗅觉丧失和近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史。其中男性54例(108侧)、女性25例(50侧);年龄7~75岁,平均41.9岁;病史0.1~40年,平均7.5年。根据1997海口标准划分,其中I型1期10例、I型2期9例、I型3期1例、II型1期4例、II型2期25例、II型3期10例、III型20例,伴有鼻中隔偏曲者36例,同期行鼻中隔偏曲校正术者26例。
主要试剂及设备:液体石蜡,嗅素(化学纯),包括乙酸,乙酸戊脂,丁香酚,薄荷醇,3-甲基吲哚;天平,磨口油脂滴瓶,各型号移液管,微量加样器,4℃冰箱。
行Messerklinger术式,清除病变鼻道及鼻窦内息肉,开放各病变窦口,有鼻中隔偏曲者同期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除嗅裂区有明显息肉病变者外,尽可能不损伤嗅区粘膜。检测数据结果使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嗅觉检测结果
嗅觉测试结果见表1、表2、表3,共计79例受试者158侧接受术前测试,其中复查过程中共有73例146侧完成最终随访,失访6例12侧,失访率为7.59%,符合数据统计要求。
术前有不同程度嗅觉障碍者104侧,随访结束时术前嗅觉障碍病例术后恢复正常者共26侧,治愈率为25%,嗅觉改善者共38侧,有效率为36.5%,无明显变化者39侧,占37.5%,恶化者1侧,占0.96%。术前嗅觉功能正常者42侧,术后37侧仍然正常,5侧下降,但其中4侧下降值小于0.5,无临床意义。
2.2 嗅觉恢复情况配对t检验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本实验中患者总体嗅觉水平术后3次检测结果与术前检测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3次检测结果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手术后患者嗅觉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改善在术后4周内即可测出。术后1个月~6个月间总体嗅觉变化不明显,见表4。
2.3 嗅觉恢复可能相关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因术后24周时豁膜上皮的修复及嗅觉功能恢复已经基本完成,故选用此时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为适应统计需要,将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I型1期、I型2期、I型3期、II型1期、II型2期、II型3期、III型依次赋值为病情分级的1, 2, 3, 4, 5, 6, 7级,其结果体现分期分型对嗅觉恢复程度的影响。统计结果见表5、表6。
以上结果表明,在病情分级、性别、病程、过敏史、文化程度、吸烟、饮酒、中隔偏曲、中隔矫正等9项嗅觉功能相关因素中,只有病情分级对鼻内窥镜术后的嗅觉恢复有统计学影响,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325,意即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病情分级每提高1级,术后嗅觉检测值平均提高0.32。
3 结论
(1)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所致嗅觉障碍多数与机械性阻塞及其所致的阻塞性炎症有关。鼻内窥镜术后随着鼻腔、鼻窦通气引流的恢复,嗅觉功能大多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2)嗅觉功能在术后4周内即可恢复,并且与第12周、第24周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可以据此作为嗅觉远期恢复程度的判断指标。
(3)鼻腔通气引流恢复是嗅觉恢复的必要条件,为达此目的必须在规范的手术治疗后坚持规律有效的术后鼻腔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鸿.103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觉功能测试结果的分析[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2,9(5):272-274.
[2] 冯海燕.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再手术及嗅觉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04,26(9):1296-1297.
(责任编辑:陈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