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交叉分类效应的代数模型及其潜在加工过程

2009-04-29 20:47胡聚平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4期

黎 情 佐 斌 胡聚平

摘要交叉分类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减少群际偏见的方法。交叉分类效应的代数模型主要包括平均模型、相加模型和等价模型,各个模型都有自己成立的证据,其中支持相加模型的研究证据最多。尽管如此,交叉分类效应的代数模型有很明显的局限,即要求所有进行交叉的类别维度权重相等,这与真实社会情境是相矛盾的。交叉分类的潜在加工过程主要有基于认知角度的类别差异模型和基于动机角度的社会认同两种比较成熟的理论,前者又分为类别差异消除模型和类别差异减少模型。

关键词交叉分类;群际偏见;代数模型;潜在加工过程

分类号B849:C91

关于群体过程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该领域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减少或消除群际偏见和歧视,有大量的研究致力于揭示该社会现象的潜在社会心理机制。在国外一些种族冲突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相关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但我国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很少。虽然我国不存在种族歧视,但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国心理学家很有必要重视这一问题。

内群体与外群体是交叉分类(crossedcategorization)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Sumner W. G(1906)提出来的,是依照人们的归属感对社会群体所作的一种划分。内群体是指一个人经常参与的或在其间生活、或在其间工作、或在其间进行其他活动的群体。外群体是相对于内群体而言的,泛指内群体以外的所有群体。

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概念,明确地区分了“我们”和“他们”的界限。这种内外有别的观念不仅内化在群体成员的心里,而且有时通过外在的形式加以突出和强调,如一个群体有自己的名称、符号标志,或特殊的服饰、礼仪或习俗等等。内群体和外群体的界限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个人的加入或退出,外群体和内群体不时会发生相互转换的现象。

交叉分类是一种目前得到了普遍认同的减少或消除群际偏见和歧视的方法,当然还是有研究发现交叉分类不能够减少或消除偏见(Brown&Turner,1979;Singh et al.,1997;Veseio et al.2004;Goat,2007)。

1简单分类与交叉分类

简单分类(simple categorization)是指根据一个类别维度来划分群体的过程。例如,根据性别维度,将人群分为男性和女性;根据年龄维度,将人分为老年人和年轻人。

研究发现,这样的社会分类本身就会引起内外群体的区分。某一男性成员视其他的男性为内群体成员,视女性为外群体成员,而且倾向于认为自己和其他男性成员一样都是慷慨大方有包容心的,而女性则是小气爱哭的。这即为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贬损。

交叉分类最初是指同时根据两个类别维度来划分群体的过程,比如根据性别和年龄,将人分为老年男性、年轻男性、老年女性和年轻女性四种群体(见表1)。Deschamps和Doise(1978)的典型交叉分类范式形成四种类别群体,即双内群体(II)、内群体/外群体(IO/OI)和双外群体(OO)四种类别群体(I指In-group,O指Out-group)。这种典型的交叉分类范式就是Urada等人(2007)所说的双群体模型(two-ffrouo model)。

人类学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首先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上分析了交叉分类的作用,对部落群体的观察研究则最早发现了交叉分类对群际冲突有明显的影响。交叉分类研究的一般的结论是:进行交叉分类可以减少对外群体成员的歧视,因为某些成员在一个维度上是外群体成员,而在另一个维度上却是内群体成员,第二个维度上的内群体关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第一个维度上的外群体关系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但也有研究认为交叉分类不能减少群际偏见,甚至会增加偏见(Brown&Turner,1979;Singh et at al1997;Vescio et al,2004;Goar,2007)。

有学者提出,不同的类别维度有不同的心理重要性,不能忽视类别维度的心理重要性的影响(Urada&Miller,2000;Urada el al,2007)。因为有一些社会类别维度,例如种族,比其他类别(例如大学里专业)维度更重要。这种不同的重要性对隶属于这些类别的成员有不同的动机和目标导向。在重要类别维度上的内外群体成员的区分一般比在次要类别维度上的内外群体成员的区分,内群体成员与外群体成员获得的评价差异更大,这样一来,这些重要类别维度就成了占优势的维度。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四种群体:Ii、Io、Oi、Oo(说明:I指重要的内群体类别维度,i指次要的内群体类别维度,O指重要的外群体类别维度,o指次要的外群体类别维度,下同)。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强调交叉分类研究的生态效度问题,提出应该重视多个群体关系的设置,而不是仅仅限制在两个维度的交叉分类上(Urada et al,,2007;Crisp&Hewstone,2001;Crisp&Hewstone。2003;Kenworthy et a1,,2003)。因而,交叉分类的含义就扩展成了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类别维度来划分群体的过程。例如,根据性别、年龄和种族将人划分为年老女性黑人、年老女性白人、年老男性黑人、年老男性白人、年轻女性黑人、年轻女性白人、年轻男性黑人和年轻男性白人(见表2)。因为在真实生活中仅仅根据两个类别维度来划分群体的情况很少,更多的情况下是根据多个类别维度来划分群体的,于是也就出现了多类别群体范式。因此,类别的重要性和类别维度数构成了交叉分类范式中两个重要的变量。

在具体操作中,交叉分类是指,在存在群际偏见的两个群体之间,根据两个或多个类别维度来重新划分群体,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消除群际偏见和歧视。比如,黑人和白人是两个群际偏见非常明显的群体,但是如果在一个同时包括黑人和白人的活动中,想要减少或消除这种偏见的影响,可以采取突出另外一个类别维度的方法,比如突出性别(男性、女性)这个维度,这样就形成了四个类别群体,形成了一种新的群际关系,群际之间的偏见会得到明显减少,因为群际焦点由集中在一个维度上转移到了两个维度上。交叉分类减少偏见和歧视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交叉分类操作分散了群际焦点。

交叉分类的直接结果就是产生了交叉群体(crossed groups)。在大多数文献中,交叉群体是指交叉分类范式中所产生的全部四种类别群体,将IO和OI称为部分群体(partial groups),但是也有少数文献只称10和OI两种类别群体为交叉群体。本文采用前一种观点,即,交叉群体指通过交叉分类过程所产生的所有类别群体,而部分群体则是指诸如IO和OI之类的进行了内外群体关系交叉的类别群

体,换句话说,是指同时具有内群体和外群体身份的类别群体。

既然交叉分类可以减少或消除群际偏见,那么交叉分类效应(effects of crossed egorizafion)是以何种方式体现的?换言之,部分群体获得的评价与其他的交叉群体所获得的评价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与双内群体一样积极,或是与双外群体一样消极,还是介于二者之间?对于此,目前已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模型,主要可以归纳为代数模型和非代数模型两大类,代数模型有平均模型、相加模型和等价模型,非代数模型包括类别优势模型(category dominance pattern)、类别联结模型(category conjunction pattern)和层次顺序模型(hierarchical ordering pattrern)。本文主要介绍代数模型。

2交叉分类效应的代数模型

2.1平均模型

平均模型(average pattern)指出,人们是根据平均法则来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信息进行整合的,即个体对每个交叉群体的评价是根据对该群体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平均化处理之后做出的。该模型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们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整合特质信息时使用了平均化法则的观点(Anderson,1965,1967,1968)。然而,事实证明,支持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平均化法则的证据并不能简单地扩展到交叉分类的情境(Urada et al.2007)。

Anderson是印象形成研究领域的典型代表。在Anderson的典型范式中,被试被要求用一系列事先准备好的特征来评价物体或人。他发现,被试普遍是围绕一种中立的基线对评价对象的特质信息进行平均化处理,从而做出评价的,虽然有时材料的权重是不相同的(Anderson,1965,1967,1968)。Anderson使用的刺激(形容词设置)是效价始终正性或负性,以保证它们更吻合于交叉分类范式的刺激,当然在一些情况下还是难免会有所混淆。

其他使用了特质的异质性设置的研究都没能找到平均模型的证据(Riehey et al.,1975;Singh,1976)。Singh曾经发现了一种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说明了在同质性形容词设置中会有平均化,但在异质性形容词设置中则没有(Singh,1976)。因此,平均模型是否适用于交叉分类的刺激还不是很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异质性的刺激设置中肯定不成立。

2.2相加模型

在Deschamps和Doise(1978)提出典型的交叉分类范式之后不久便出现了相加模型(additive paaem)。该模型指出,对每个交叉群体所做出的评价是根据该群体与评价者的关系(内群体关系还是外群体关系)进行的,交叉群体获得的评价随着其包含的内群体关系数的增加和外群体关系数的减少而递增,即交叉群体中包含的内群体关系越多、外群体关系越少,其所获得的评价越积极,并预测:双内群体获得的评价最积极,双外群体获得的评价最消极,部分群体获得的评价介于二者之间,即Ⅱ>IO-OI>OO。Brewer等人(1987)认为当所交叉的两个类别维度都有高的自我卷入时,这种歧视递增的线性趋势会更加明显。在多类别群体范式中,即为OIo>Ioo>Iooo>O(Urada et al.2007)。

相加模型最早的证据来自于Gaertner和Bickman(1971)的实验研究。他们使用的实验程序如下:在实验者的指导下,一个黑人男性和一个白人男性主试给1000个被试(男性/女性,黑人/白人)打电话求救,称他的车子在路上抛锚了,需要去修车厂。因变量是看被试给予帮助与否。结果出现一种类似相加模型的帮助给予趋势。但因为这个实验的研究目的并不在于检验交叉分类效应,所以以往都并没有将其纳入相加模型的证据。

Vanbeselaere(199I)采用Tajfei提出的最简群体研究范式(mininal group paradigm)明确验证了相加模型。最简群体研究范式是以随机的方式,只将个体分为几个类别,成员之间并无互动,没有相互依赖,也没有结构;群体划分只具有物理意义,不具有心理意义。Vanbeselaere使用的两个交叉类别维度分别是红,绿(给被试分发红色或绿色的钢笔)和大海,森林(被试给出的关于一张海岸或森林的幻灯片的描述)。因变量是被试报告的他们对II、IO、OI和OO四种靶子的喜爱程度。结果显示,被试对双内群体的喜爱程度最高,而对双外群体的喜爱程度最低,部分群体介于两者之间,这与相加模型吻合。

相加模型还得到了现场研究的支持。Hagendoom和Henke(1991)在印度招募了印度教教徒(多数民族)和穆斯林教教徒(少数民族)作为被试,将宗教信仰(印度教/穆斯林教)与身份地位两个类别维度进行交叉,形成四种群体:地位高的印度教教徒、地位低的印度教教徒、上层穆斯林教教徒和下层穆斯林教教徒。在单一的特质维度(好/坏)上对靶子群体进行评价,所得的评价即为因变量。结果在地位高的印度教教徒被试中发现了明显的线性趋势,即从双内群体(地位高的印度教教徒)到部分群体(地位低的印度教教徒,上层穆斯林教教徒)到双外群体(低层穆斯林教教徒),所获得的积极评价依次递减。

Hewstone等人(1993)的研究沿用了Hagendoom和Henke的研究被试取样思路,招募的是孟加拉国的印度教教徒(多数民族)和穆斯林教教徒(少数民族)作为被试。交叉的类别维度是宗教信仰和国籍(孟加拉国人/印度人)。该研究中的因变量也是对靶子群体的评价,但是包括了5个评价性形容词,而不是在单一维度上的评价,因而对因变量的测量比Hagendoom和Henke的研究更加可靠。在国籍和宗教信仰两个维度上的结果都支持了相加模型。

Ensari和Miller(1998)的研究是进行了严格控制的实验室设置。他们通过三个实验来操纵被试的成分性情绪(integral mood)。实验1在诱发赞美情感的条件下进行评价,实验2在使用侮辱的条件下进行评价,实验3在这两种情感下交错进行评价。因变量测量:针对每个交叉类别靶子,询问被试有多希望与其在接下来将要进行的讨论任务中成为搭档(设置的假想情境)。结果三个实验都揭示只有在中性情感条件下才会发生相加模型,而在积极的和消极的情感条件下发生的却是其他模型。

Van Oudenhoven等人(1998)的研究扩展到了多类别群体关系。他们在荷兰进行了大范围的大样本高代表性的研究,该研究中交叉了三个维度:国籍、身份和宗教信。给被试一段关于某个人的描述性文字(不同的被试拿到的描述性文字不同),之后询问被试有多愿意与里面描述的人成为邻居。结果

也很大地支持了相加模型。

Crisp等人在2001年的研究中,比较了单外群体、部分群体和双外群体之间的歧视程度,结果显示群际偏见和知觉到的群际相似程度都遵循相加模型。2006年,Crisp等人的实验研究整合了交叉分类模型和共同内群体身份模型。实验l的结果显示在共同内群体情境中普遍成立的相加模型却没有得到支持,出现的是社会包括模型:实验2操纵了真实交叉类别靶子的重要性,结果发现,当交叉群体的重要性低时,重复了实验1的结果,但当是重要的交叉群体时,出现的仍然是相加模型。

2.3等价模型

等价模型(equivalence)是指交叉分类过程产生的所有交叉群体获得的评价不会有区别,是等价的,是一样积极的,或者说是一样消极的,换言之,交叉群体所获得的评价与其包含的内群体关系数和外群体关系数无关,即Ⅱ=IO=OI=OO。在多类别群体范式中,即为O=Oi=Oii=Oiii=I或I=10=Ioo=Iooo=O。等价模型与相加模型有比较明显的相似之处,即二者对交叉群体的预测都是线性变化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斜率为零的线性变化(稳定不变),后者是斜率大于零的线性变化(递增)。

Urban和Miller(1998)的元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加模型可能被削弱为等价模型。Ensari和MilIer的研究(1998)显示,只有在中性情感条件下才会发生相加模型,而在积极的和消极的情感条件下发生的是其他模型。Crisp和Hewstone的研究(2000)进一步明确揭示,当被试收到积极的表现反馈时,会由相加模型转换为等价模型,而且这种偏见的减少是由被试的自我报告情感状态所决定的。关于等价模型的研究尚没有扩展到多类别群体范式。由于支持等价模型的研究尚不多,并且等价模型可以看作是由相加模型转换而来,因此等价模型不如相加模型有影响力。

综上所述,相对于另外两个代数模型,相加模型获得的支持占有明显的优势,这说明,在一般的群体分类情境中,群体交叉分类效应遵循的都是相加模型,只有在特殊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其他的模型。

3交叉分类效应的潜在加工过程

关于交叉分类效应的潜在加工过程,争论最激烈的主要有两种观点:基于认知取向的加工过程和基于动机取向的加工过程。

3.1认知加工过程

Doise(1978)提出的类别差异加工(category differentiation process)是一种纯粹的认知加工过程。该理论认为简单的分类就能够导致类别之间的差异和类别内部的相似程度的减少,两个类别的交叉则可以导致类别之间的会聚(convergence)(削弱群际效应)和类别内部的分歧(divergence)(削弱群内效应)。这样一来,一个类别中知觉到的相似程度的减少会与同时唤醒的知觉到的差异程度的减少相互作用,因此,交叉类别中由第一个类别所产生的群际歧视会减少(类别差异减少)甚至消除(类别差异消除)。Doise和Deschamps还通过一个将性别(强类别)与颜色(红色和蓝色,人为制造的弱类别)两个类别进行交叉的研究验证了该理论,交叉类别中的群际歧视减少了。

因此,类别差异加工出现了类别差异消除模型(category differentiation elimination model)和类别差异减少模型(category differentiation reduction model)。不少相关学者把这两种模型也看作交叉分类效应的解释模型,这是~种混淆。Doise最开始提出的类别差异模型其实指的是类别差异消除模型。

但是Turner和Brown认为Doise和Desehamps的研究存在两个方法论上的缺陷:一是所使用的两个交叉类别的心理重要性不一样;二是呈现刺激的条件不一样。Vanbeselaere(1987)针对这两个缺陷做了改进。他的研究被试是高中生,使用的两个类别都是操作的(artifical),具有相同的心理重要性。首先要求被试进行一个知觉评估任务,之后让被试对不同的群体靶子的评估表现进行评价,接着要求被试对群体靶子的一般特征进行评价,这个任务与任务表现无关。结果发现,在简单条件下有显著的群际偏见,而在交叉分类条件下,这种偏见大为减少,两种任务评价下都是如此。但是如果没有对被试进行分组,则不会有内群体偏爱现象。所以,他得出结论,交叉分类效应的潜在加工过程是类别差异,而不是社会认同。同时,该研究支持的是类别差异减少模型,因为偏见并没有消除,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随后,Diehl(1989,1990)也使用两个具有相同心理重要性的人为制造类别进行交叉,结果却支持了类别差异消除模型。

目前,关于这两种加工模型,有这样一种看法:在对具有相同心理重要性的类别进行交叉时,使用的加工模型是类别差异消除模型,产生的评价模式是类别联结相似模型;在对重要性不同的类别进行交叉时,使用的加工模型是类别差异减少模型,所产生的评价模式是类别联结相异模型。Crisp和Hewstone(1999)极力批评了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在对具有相同重要性的类别进行交叉时,即使发生内群体类别上的会聚和外群体类别上的分歧,交叉类别中类别之间的差异减少和类别内部的相似程度减少还是会导致双内群体与部分群体所获得的评价不一样。再者,类别差异并不局限于产生某种评价模型,而是可能产生任何一种模型。

3.2动机加工过程

社会认同理论是在最简群体范式基础上提出的解释群体身份对个人影响的理论,是群际行为研究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动机理论之一(Brown,2000;Tafel&Turner,1986)。社会认同理论假设个体有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动机。因为个体的群体关系与自我概念的形成有关,而这种积极的自我概念来源只有通过与相关的群体进行比较获得,且这种比较是偏向于自己群体的。换句话说,人们努力地在我群与他群之间建立积极的差异,结果就是他们会歧视他群,同时偏爱我群(张莹瑞,佐斌,2006)。

社会认同的复杂程度会影响对外群体的容忍度。社会认同复杂程度低的个体把他们的内群体成员视作高重叠的,而社会认同复杂程度高的个体把他们的内群体成员视为有区别的个体。Brewer等人(2005)用研究验证了这个观点。他们的研究假设是:个体的社会认同复杂度与内群体包括性和外群体容忍度是呈负相关的,而相对于社会认同复杂程度高的个体,社会认同复杂程度低的个体一般对外群体更包容、更接纳。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个假设。

关于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一般认为是以自尊变量为基础展开的。Hewstone等人的研究发现,若在进行表现评价之前先进行自尊测量,在简单条件下

比交叉条件下获得的表现评价显著地更低,而如果在进行了表现评价之后再进行自尊测量,简单群体、部分群体和双外群体条件下没有发现差异,但在宗教信仰这个维度上却发现了显著差异。当靶子在该维度上是内群体成员时,靶子评价与自尊之间有正相关,若是外群体成员则这二者间是负相关的(Hewstone et al.,1993)。这个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动机加工过程,但是说服力还是远远不够。

目前尚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自尊在交叉分类中有调节作用。原因可能是关于自尊的相关研究还太少,使用的自尊测量量表也有不足。

由此可见,虽然两种加工过程都有它成立的理由,但尚没有一致的结论。Klauer等人(2003)总结相关的实证研究之后得出结论:目前支持认知解释的证据比支持动机解释的证据更多。不过这个结论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的检验。

很多关于交叉分类的潜在加工过程的理论论证中,认知加工和动机加工都是相互排斥的,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社会认同理论中明显的动机成分中也显然包含类别差异中的认知成分,事实上,类别差异和社会认同的社会比较过程似乎就是同一种加工过程的两种表现。有学者甚至提出,尝试认知,动机角度的解释是一种更有前景的做法。因此,关于交叉分类的潜在加工过程还有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4评价与展望

交叉分类是减少群际歧视或偏见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社会生活中可以给我们以应用指导。例如,为了减少性别歧视,可以采用性别和另外一个维度(如地域)交叉进行群体分组。为了减少民族群体之间的相互偏见与冲突,在有的情况下要尽量不采用民族维度进行简单分组和分类,应该采用民族与职业、受教育程度等交叉分组。在教育分组、企业管理分组、政治与社会分类等活动领域,交叉分类在很多情况下比简单分类的效果要好。

交叉分类效应的代数模型主要有平均模型、相加模型和等价模型,其中相加模型得到了最普遍的支持,它几乎适合所有的群际冲突或接触情境。虽然如此,但是作为一种代数模型的相加模型,它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

代数模型的一个明显缺陷是要求所有的类别维度对于知觉者而言有同样的心理重要性,换言之,就是要求所有的类别维度权重相等,但是实际生活中却往往很难满足这一点(Urada&Miller,2000;Urada,2007)。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社会类别维度对于我们而言常常有不同的心理重要性,比如上文提到的种族之于所学专业,在西方学校里种族维度的重要性要明显大于专业维度的重要性。而且,不管是内群体偏爱还是外群体贬损,里面蕴含的动机成分分别会给内群体信息或外群体信息更大的权重。

这些原因就促成了各种非代数模型的出现。非代数模型把类别维度的权重和内群体偏爱、外群体贬损等因素的影响都考虑进去了。关于非代数模型我们将另文介绍。

各个模型都有它成立的证据,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探索各个模型的具体适用条件,已经有不少学者展开了相关研究,也得出了一些具有信服力的结果(Urban&Miller,1998;Crisp&Hewstone,2000),但目前尚没有比较一致的结论,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交叉分类的潜在加工过程主要有基于认知取向的类别差异模型和基于动机取向的社会认同理论两种比较成熟的理论。类别差异模型包括类别差异消除模型和类别差异减少模型,二者都得到了一定的支持,但对于两种模型的具体适用情境目前尚没有一致的观点。动机加工过程的主要支持证据一般认为来自于关于自尊的研究,但目前此类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事实上,交叉分类能不能减少群际偏见,从这个概念被提出到现在,观点一直有分歧,虽然大多数的研究都支持交叉分类能够有效地减少偏见,并被当作一个事实加以应用和延伸。Hall等人(2005)对社会类别化的多个标准问题的研究中,实验1揭示产生另外的与给出的靶子类别无关的社会类别能够减少群际偏见,实验2重复了这个结论,即无关类别的分类而不是相关类别的分类,才能够减少群际偏见。关于交叉分类减少群际偏见的效应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有可能是某些因素影响了交叉分类的效应,尝试找出其中的调节变量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一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