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网络媒体的影响力

2009-04-29 18:52黄倩妮
新闻世界 2009年5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网民民间

黄倩妮

[摘要]“3·14西藏打砸抢事件”爆发后,西方的主流媒体出现一些歪曲性的报道和反华、支持藏独的言论。anti-cnn网站在纠正西方媒体歪曲报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试从网络传播的角度,探索anti-cnn类民间网络媒体在该事件中取胜的原因,从而探索民间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力,找寻其在国际传播中的潜力。

[关键词]anti-cnn民间媒体网络传播国际传播

一、引言

“3·14西藏打砸抢事件”爆发后,西方的主流媒体出现一些歪曲性的报道和反华、支持藏独的言论。海外华人开始在各太论坛上贴出西方媒体不实报道的确凿证据。2008年3月20日,一个域名为ai2tl-cnn.com的网站在互联网出现,当天点击量近两万。该网站的标题是:《西藏真相:西方媒体污蔑中国报道全记录》。域名与标题均揭示出网站的宗旨——收集、整理并发布西方主流媒体作恶的证据。网站搜集、列举了西方媒体报道中种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的谬误,其中不乏CNN、BBC、华盛顿邮报这样的国际媒介巨头。3月27目的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一名外国记者的相关提问,使该网站一举成名。自anu-cnn创办以来,网站日浏览量已达到50万。40多位版主每天要管理六千多篇帖子和五万多个回复;网站的新闻工作者则要应对中外媒体大量的报道,并提出适当建议;另外,anfi-cnn还有大量志愿者,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给网站管理人员提出建设性意见,更直接参与到论坛管理、文字翻译、资料提供等各方面。anti-cnn这个来自中国民间的草根网站,揭开了反对西方媒介霸权的大幕并带领中国网民取得了胜利。2008年5月15目,CNN正式就辱华言论向中国人民道歉。

在这次西方媒体对中国拉萨事件的歪曲报道中,官方媒体和主流媒体的声音被淹没,而民间的力量却得到了正视并最终取胜。本文试从网络传播的角度,探索anti-cnn类民间网络媒体在该事件中取胜的原因,从而探索民间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力,找寻其在国际传播中的潜力。

二、分析

1、歪曲的根源——编码与解码

传播学家霍尔曾指出,符号的编码和解码并不是完全对称的,符码之间是否具有相宜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者、受者两者所处的地位、结构以及情境。霍尔提出了三种受众解读立场:(1)倾向式解读,受众从信息所提示的预想性意义来理解,编码与解码互相和谐。(2)协商式解读,受众一方面承认支配意识形态的权威,另一方面强调自身的特定情况,受众与支配意识形态处于一种矛盾的商议过程;(3)对抗式解读,受众有可能完全理解话语赋予的字面和引申意义的曲折变化,但以一种全然相反的方式去解码信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背景,读出新的含义。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拉萨事件中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便是基于对中国对外形象宣传符号的一种对抗式的解读,同时,是西方媒体对媒介受众的一种选择性编码。在现实中,媒介报道的绝对客观性和真实性是不存在的。传者所处的情境、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都是影响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的因素。

中国的政治话语体系与国际主流社会长期脱节,阻碍了中国和外界的交流和沟通。对中国媒体,不少西方人认为是不客观、不公正的,而且他们大多不在事件发生的现场,他们所接触到的信息已经带了传递者的主观色彩,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媒体带着一定的主观意愿,发表了一系列失实报道。

2、民间网站取胜之根源

“3·14”事件发生后,中国官方媒体开始与西方媒体斡旋、交涉,但始终未能取得根本性进展,而anti-cnn成立后,随着网站的发展,网民的呼声越来越高,网民的力量让西方媒体的丑陋一一暴露在世界的眼光之下。

回顾此次对西方媒体歪曲报道的揭露过程,民间力量的犀利出击功不可没。此次中西媒体对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网络媒体与欧美传统媒体的对抗。分析此次与西方媒体的信息战民间网络媒体比官方媒体更成功的原因,从各自特点来谈,主要是:

(1)官方媒体

一直以来,中国官方媒介都存在着透明度不高,公开性不够的弊病。由于传统的新闻管制模式,中国媒体没有足够的编辑自主权和独立性,使得中国在外交和舆论攻防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反思此次的歪曲报道,中国官方主流媒体的声音被西方民众的谣言湮没。歪曲,主流媒体的一次次“纠正”、“谴责”效果有限。中国官方媒体在国际上的媒介形象急需构筑。

(2)网络媒体

中国与西方媒体和达赖之间的对抗,之所以能够赢得声势,反守为攻,归功于他们自愿、自发和自由的言论,是政府应付外界压力的强大后盾。

网络媒体相较于官方媒体而言,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即表现在言说的公共性、民主性、自由性。

网络媒体的限制相对比官方媒体要小,同时,网络的开放性,网络的易进入性,这一切都为anti-ann网站提供了一个基础。在网络世界里,网民可以自由地进入,相对自由地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而且所交流的信息内容是公开的、透明的。网民能更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声音,每个人都有权力和机会平等参与到其中,网民不再仅仅是受者,而且也成为信息的传者,这为网络媒体树立了一个公开公正的“平民形象”。

此外,由于西方对中国媒体的一贯偏见,由政府出面的交涉不光起不到纠正前面歪曲报道的作用,而且会被当成是”中国政府出面干涉媒体言论自由“的事实,证明中国不但限制国内人民的言论空间,甚至连国外的言论也想控制,有时反而起到反作用。而民间媒体从一开始,就带着一张“民间”的标志。是民众呼声的代表,是一个平等交流的载体。借用一个品牌营销的名词来说,即民间网络媒体更具有“好感度”和“美誉度”。因此,民间媒体的声音更容易被接受并相信。

三、反思

通过对此事件的分析,对官方媒体和民间媒体的对比总结,我们找到了在这场中西媒体信息战中民间媒体比官方媒体更为成功的原因,也从中得到几点反思:

1改变媒体管理策略

媒体是国家实力的重要部分,尤其应该是国际传播、外交、树立良好对内和对外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但是,假如由于政府管制,不给媒介一个自我空间,甚至越俎代庖,结果就会导致媒体被束缚,无法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效用。

要改变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态度,必须首先改变政府对本国媒体的态度。只有当本国媒体拥有适度的自主权和独立性时,中国政府在对外交往中,媒介才能更为政府所用,发挥媒介应有的作用。

2改变国际传播策略

前面提到,中国的政治话语体系与国际主流社会长期脱节,阻碍了中国和外界的交流和沟通。中国政府在与外国媒体互动时,思维模式和互动方式仍需改进,尤其是传播模式。长久以来,国际传播策略都停留在宣传甚至是广告的层次,无法用国际主流社会所能够接受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把政府的立场和观点有效地传播出去。

传播策略和模式需要一个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改进,外宣人员应了解外国媒体的思考模式、运作方式以及大众传媒的诸多特点,为中国政府在国际社会树立起良好的国家形象。这一点,在“5·12”汶川大地震的宣传报道中已经有很大改善,中国政府的形象也随之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和高度称赞。

四、展望

“谁是下一代全球媒体?CNN?ANTI-CNN?”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希光这样说,“几个年轻人一夜之间建立的网站让CNN三十年建立的公信力没有了。通过这一场舆论战,我们看到,未来是属于齐汉汀们的。”

随着信息化的高度进程,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的追求平等、自由,主流媒体“高高在上”的话语霸权位置早已为民众不满,网络的出现,为人民提供了一个公开平等自主的表达平民观点的载体。网络,是民间舆论滋生的土壤。网民的数量日益俱增,网民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从这次信息战的最终结果来看,an—ti-cnn这样的民间网站功不可没,民间网站在国际传播中的力量也是巨大的。政府对于这样的网站应该因势利导,利用民间媒体为国际传播服务,为国内的沟通和民众监督服务,同时,引导网民,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所在。更多地激发网民的公民社会责任,爱国热情,更要善待网民,给他们更多的信任、更多的宽容。

另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是双方面的,政府也应该注意对民间网络媒体的管理,防止民间媒体从对外转向对内。走上政府对立路线。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网民民间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