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娜
[摘要]在运营商业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大众传媒为迎合女性受众,塑造出一批与男性“平等”的新女性形象。但是,由于受到中国中性化、贵族化等特殊女性主义的影响,媒介在塑造这类女性形象时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度拔高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地位,及片面地将“女强人”、“铁娘子”等女性形象塑造为女性楷模,轻视家庭妇女等两个方面。
[关键词]女性主义中国特殊女性主义媒介女性形象
谈起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媒介的力量,成功不可没。在过去的60多年间,媒介在观念启蒙、意识引导个行为规范等诸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女性解放事业的发展。“中国妇女以小脚蹒跚步人20世纪的,却以意气风发的姿态跨入21世纪,媒介不但真实的记载了这一幕幕屈辱与抗争并存,压迫与自由同在的历史画面,而且一直担当着鼓舞女性冲破束缚和引领女性走出迷茫的角色。”
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的趋利倾向,削弱了公众对性别歧视现象的敏感和批判能力。而在媒介运营商业化的大环境中,为迎合不同受众群体既成的性别意识,媒介的性别立场往往是动摇而模糊的。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在大体上被塑造成两个类型,一类为了迎合男性受众而塑造的符合传统文化陈规定式的女性形象,另一类则是为了迎合女性受众塑造出的与男性“平等”的女性形象。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女性主义的影响,媒介在塑造“平等”的女性形象时,往往矫枉过正,过度拔高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地位、片面地将“女强人”、“铁娘子”等女性形象塑造为女性楷模,并轻视家庭妇女,这些问题成为了中国媒介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本文将在对女性主义简要陈述的基础上,对媒介受其影响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出现的偏差进行批判性分析。并对媒介与女性主义良性互动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西方女性主义概述及中国女性主义的特殊性
(一)西方女性主义概述
女性主义指女性的社会权利平等与个性解放。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妇女解放运动的起源。19世纪以来,有组织的妇女解放运动经过了以为女性争取平等的选举权、接受教育权及就业权的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及诉求面更为宽广,要求从社会各个方面消除性别歧视的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形形色色的女性主义理论开始衍生并不断发展。西方女性主义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1、自由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认为两性在法律上的不平等、对妇女的女性教育、社会拒绝妇女进入公共领域,把她们排斥在政治等崇高的职业之外是妇女受压迫的主要原因。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认为除了选举、教育、就业的均等机会外,女性应该得到社会提供的一向由男性专享的公民自由,从而达到两性平等。
2、激进主义女性主义。激进主义女性主义者认为女人的被压迫是人类被压迫的最根本的形态之一,她们中甚至有人认为只有女同性恋者才配被称为女性主义者。这个流派的女性主义认为男女天性有别,女人是较为接近自然、温和、关怀、灵性的,而男人是武力取向、驾驭性强、个别倾向、竞争型的。基于这些不同,激进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比男性高等,如果要提倡所谓“中性”性格的人性,应该是由男人向女人学习。
3、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完全以物质经济角度出发探讨女性的受压迫,认为人的需求欲望以及能力兴趣都是受到制约而来的历史和社会产物,因此男女不平等的关键也来自资本主义对女性劳动力的剥削。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和激进主义女性主义理论,沿用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观点并采取辩证法,用性别分析和阶级分析的方法论证资本主义和父权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提出妇女受父权制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认为应该把性、剩余、社会化摆在与生产同等重要地位,肯定女性的价值,实现两性平等。
西方女性主义的流派还有很多。例如注重环境自然的生态女性主义、力图破除中产阶级迷思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等等,此处不再赘述。
笔者认为,理想的女性主义是,社会应该给予女性平等的政治权利及公民自由,并在此基础上尊重女性基于性别差异而做出的选择,从而实现两性平等。
(二)特殊的中国女性主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纲常伦理作为父权思想的基础对女性乃至整个社会有着极大束缚。
20世纪早期,西方的以“男女平等”为核心内容的女性主义思潮被引入了中国。并循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历程开始了其特殊的本土化的发展。在其后的60多年间,中国的女性主义不断发展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特点的中国式女性主义。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女性主义的特点:
1、中性化。中国的女性主义在本土化的发展过程中,最明显的特点是它抹煞了性别、沿着一条“中性化”的方向畸形发展。
早期的中国女性解放运动并非独立的女权主义运动。而是作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组成部分。由整个中国的社会运动带来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并不是女性自己,而是女性的性别对立面——男性,女性的榜样和楷模也不是女性自己,而是她们领导者——男性。她们以男性的思想武装自己,以男性的特质来衡量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女性解放运动的主体,她们却用传统意义上的男性特质否定了女性特质。“铁姑娘”、“女强人”这些具有男性特质的女性成为她们的榜样。在她们取得“男女平等”的同时,实际上忽略了女性自身特殊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
这场妇女解放运动忽略了女性主义思想的初衷——女性自身主体意识的激活,及女性自身特殊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问世不久的女性主义的历史,在与民族群体历史进程的歧异、摩擦乃至冲撞中,走完了一个颇具反讽意味的循环,那就是以反抗男性社会性别角色始,而以认同中性社会角色终。在这一个终点上,女性必须消灭自己以换取允诺给女性的平等权利。”这种独特的中庸女性主义思想在反对男权思想时并未起到颠覆性的作用,并在其后的发展中沿着这个方向开始了一种畸形的发展。
直至现在。“男女平等”仍被认为是“向男看齐”,“妇女解放”被片面地等同于妇女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担任公职甚至是超越男性,取得非凡成就。这种现象其本质是通过女性形象向传统男性特质致敬,是对女性特质另一种方式的否定。
2、贵族化。中国女性主义作为直接产生于白人中产阶级女性的西方女性主义的“回声”。自然而然地将考察和传播的重点放在女性知识分子和女大学生上,但是中国的女性一般多在农村和乡镇,这就使得其社会基础极为狭窄。女性本身对自身受压迫、形象被歪曲的现状缺乏认识,自然很难唤起社会对改
变女性生存现状、实现妇女解放的重视,严重阻碍了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那么,基于以上这种特殊的女性主义的影响,媒介在塑造所谓新女性形象时又会出现什么偏差呢?
二、媒介受中国特殊女性主义影响在塑造新女性形象方面所存在的偏差
(一)过度拔高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地位
以往广告中所选择和塑造的女性形象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男权思想认可的外形美特征及传统女性特质,这一点在媒介与性别研究中已经被广为诟病。近几年来,为吸引受女性主义影响的女性消费者,商家开始在广告中塑造一些在两性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女性形象,在这些广告中,女性被塑造成“女上司”、“凶悍的妻子”、“强硬的母亲”等形象,肆意使唤差遣自己的“男下属”、“懦弱的丈夫”、“愚孝的儿子”。因为“衣服脏了?我洗!”的誓言,答应未婚夫的求婚;因为“吃中药好、吃西药好”的婆媳争吵。男人左右为难,哪个都不敢得罪。这类广告虽然颠覆了“男人为一家之主”的传统思想,将女性服务男性、服务家庭的传统角色转变为被男性服务、服从,命令男性、差遣男性。表面上看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但这类女性被塑造成凶悍、武断的负面形象,在本质上仍是印证了传统性别意识中女性情绪化、武断的形象,仍是对女性形象的歪益。
(二)片面地将“女强人”,“铁娘子”等女性形象塑造为女性楷模,轻视家庭妇女
中国特殊的“中性化”女性主义片面地强调女性应该走人社会参与工作,担任公职甚至超越男性,取得非凡成就,而甘心照顾家庭的“家庭妇女”则被认为是对社会没有贡献,“没出息”。在中国大众媒介,为工作而忽略家庭的女性、尤其是担任公职的女性被塑造为“女强人”、“铁娘子”,成为成功女性的典范、楷模,成为中国式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她们被用来教育留守家庭、“胸无大志”的家庭妇女,完全不顾女性基于个性而做出的对社会身份的选择,粗暴地将“有魄力、敢牺牲、愿奉献”的观念强加给女性受众,这不仅是对“家庭妇女”的隐形批判。也剥夺了女性主义要求的公民自由——自由选择权。
三、对媒介女性形象改造的几点建议
受中国特殊女性主义影响,在媒介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出现的这一新问题,其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下面,笔者将针对媒介与女性主义的良性互动提出几点建议。
(一)完善媒介女性形象塑造监管体系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涉及媒介女性形象监管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是从伦理道德、社会风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加以规范;另一类是试图在可操作层面上对女性形象加以规范。”但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法律法规中,只有对女性形象的限制规定。想要从法律层面改善媒介中女性形象塑造的歪曲和误读,首先要将男女放在平等的地位加以讨论。提出正面标准,将规范女性形象的侧重点转移到社会性别及其平等的问题。
(二)建立以展示女性新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大众传播媒介
想要通过媒介宣传影响社会意识和舆论建立性别平等文化,把女性这个社会性别纳入主流,首先要建立以展示女性新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大众传播媒介,并使其成为以女性为传播内容或主要受众的媒介的主流,从而影响大众的社会性别意识,进而促使整个大众传播领域改变女性形象塑造的现状。
(三)培养媒介从业者的社会性别意识,促进行业自律
作为媒介女性形象的塑造者,媒介本身的社会性别意识直接反映在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上,进而影响社会性别意识。因此,培养媒介从业者的社会性别意识,促进行业自律,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会产生最为直接有效的现实意义。
中国的女性主义发展到现在,许多正面的积极地效应正在显现,但是作为舶来品,来自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适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媒介作为中国女性主义发展的推力,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女性主义理论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