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舆论监督应掌握的原则

2009-04-29 18:15
新闻世界 2009年5期
关键词:党和政府舆论监督党报

孙 超

[关键词]舆论监督原则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代表党和人民利益、对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激浊扬清的舆论阵地,起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重要作用。而舆论监督特别是通过批评形式进行的舆论监督,是党报与生俱来的重要功能之一。舆论监督既是巩固政权的需要,也是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的手段。

开展新闻批评,进行舆论监督,其目的就是为了使被批评的责任人或单位尽快认识错误,改正缺点,改进工作,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怎样才能把批评稿件写成功,并能收到预期的社会效果呢?什么样的情况应该批评,批评的分寸、时机怎样掌握,稿件的角度如何选择等。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把握好这个“度”,批评报道就能写成功。笔者认为舆论监督应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舆论监督是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讲政治,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据笔者所在的合肥市委机关报《台肥晚报》社群工部统计,每天接到读者来信,接待上访者,其中有70%以上是对社会方方面面提出批评的。其中多数是建设性的,希望我们的党和政府部门纠正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失误和偏差,也有尖锐的批评。还有少数观点不够正确,甚至带有错误的偏激指责。而对这种情况,我们的编辑记者必须清醒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维护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认真妥善处理好每一篇批评的稿件。该公开发表的,应非常适当地见诸报端;不该公开发表的,而又有建议价值的,应及时地发在《内参》上。提供给有关领导及有关部门。对那些政治观点有问题,不利于党和政府部门工作,又容易引发社会稳定或其它社会问题发生的批评稿坚决不发表。如果我们的编辑记者政治素质不高,思想作风不纯,将这些容易产生导向问题的稿件发表出去,就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因此,我们每一位党报的记者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把握好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舆论导向。

二、把握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进行新闻批评。新闻批评是报纸的一项重要社会功能,是党和政府推动实际工作。搞好改革开放的得力助手和有力武器,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批评要体现党和政府意图,要积极配合党和政府当前的中心工作,摸准当前最重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去进行,要注重选题,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批评的问题应当是群众关注的“热点”。热点是一段时间内受到社会关注的一些问题,它往往是新闻舆论引导中的难点,也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党报记者应该拥有一颗关心人民的火热心,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工作中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善于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注意选择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事例来开展舆论监督。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事物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有些事物的存在决定我们社会的本质,是主流。有些是事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但它不影响我们社会的本质和主流。也还有些事物是和我们的社会制度、政策法规格格不入的,必须予以禁止。如我们的社会涌现出许多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但也出现了一些贪生怕死、见死不救的人。二者相比,敢于见义勇为是多数。我们不能因出现几个贪生怕死的人和事就大事渲染,就把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说得一塌糊涂,因为它的存在代表不了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批评报道不仅要在具体事实上真实,而且要尽可能全面反映各种不同的意见,作全面分析,不宜只反映一种意见。要把消极现象放在一定的条件中分析,不要以偏概全。我们记者在抓问题特别是抓热点问题的报道上,应把握好这一点,防止犯以偏概全错误。

三、事实求是,把握分寸

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事实要准确,要客观公正,判断要符合实际。要依据法律和政策,把握分寸。如在法院判定之前,不要给被揭露者定罪名。公开揭露的重大问题要公开交代处理结果。批评的人和事应选择具有普遍的教育、警省意义的典型,根据不同时期党和政府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来确定并形成批评的主调,避免不加区分的指责,使人无所适从。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对事实准确的批评要敢于坚持,批评如果失实要公开更正,刊登失实报道作者的检讨,以引起记者、通讯员的重视。

失实新闻害人害己。批评报道失实危害更大。如2004年2月3日某报在没有进行调查求证的情况下,刊登了题为《唐季礼前女友痛忆往事:被他抛弃后我怀孩跳楼》的文章,经过新浪等网络转载后,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其中编撰的虚假情节对唐季礼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伤害。在经过一年多的案件调查之后,唐季礼名誉侵权案于2005年4月30日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判。法院判决“唐季礼抛弃前女友使其跳楼致残”的新闻报道严重失实。报道的始作单位杭州某媒体依法赔偿唐季礼经济损失、精神损失等共计人民币155686元。其他主要转载媒体均需公开致歉。

报纸的批评要大胆,又要慎重,事实要准确,叉要注意分寸,这就要求记者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深入的调查研究。批评的事实必须准确无误,不得有半点虚假成分。必须脚踏实地,对所批评的事件认真调查,仔细核实,不要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不要先入为主,主观推理,不要偏听偏信,一锤定音。

四、从全局出发,掌握批评时机

新闻批评准确地把握批评时机,可以提高批评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加强和扩大批评的效果。

我们记者在采访时要有全局观念,恰当地估量每个具体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识别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区别对待各种材料,确定在什么时机,什么场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报道比较好,有时选择的问题即使是典型的,事实也是准确的,但还要结合当前形势和任务全盘考虑。看是否有利于当前的工作。只有全局在胸,才能把握住什么稿该写,什么稿不该写。如果胸无全局,被动应付,瞎摸瞎碰,碰到啥写啥,把不该写的稿子写了,不该发的稿子发了。这样很可能会给稿子带来被动,甚至造成不好的影响。

五、督促改正,批评要有结果

批评报道发表后,要让读者知道报道的结果如何,被批评者对待批评是什么态度,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报纸所发表的批评应当要求被批评者作适当声明。没有结果的批评不是成功的和积极的。同时,也会降低党报的威信,并且削弱党报的战斗力。

报纸批评以后,编辑记者要积极收集社会各界对批评的反映,并及时通过报纸反映出去。坚持原则。有始有终地推动问题的解决,批评报道是会收到良好效果的。

新闻批评涉及的看起来都是些消极的题材,负面的东西,但如果进行得好,其结果就会变成积极的、正面的。它可以增强党报的战斗性。使报纸显得有生气、有战斗力、有威信,能进一步提高党报的宣传效果,与正面宣传相辅相成,形成报纸正面宣传的有机部分。

归根到底,舆论监督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三贴近为如何实践舆论监督明确了方向。要通过舆论监督,实实在在给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其多提供一些有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思考,多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以此体现舆论监督的时代特性。

猜你喜欢
党和政府舆论监督党报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努力建设一批新型高校智库 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关于强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党和政府信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