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媒介与社会角色的关系

2009-04-29 00:44宋兰兰范善菁
新闻世界 2009年5期
关键词:媒介受众环境

宋兰兰 范善菁

[关键词]媒介社会角色

社会学认为,社会由处于不同层次的结构单元所构成。研究媒介对人的社会角色的影响,是研究媒介与社会之关系的有效切入点。

这里,有必要先谈一下“媒介”和“社会角色”。“媒介”可以说是继“传播”之后,又一个越来越热却也在语义表达上越来越模糊的词。从20世纪20年代起,“媒介”就曾被用来指广告、报纸、广播、电视电影、印刷业或者是娱乐业和表演业。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本文所提到的“媒介”,即指大众传播媒介。“角色”原是戏剧中的名词。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G·米德把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本文正是从媒介自身出发,尝试分析它与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

媒介体现着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丰富内容。一个人总要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必然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从教师、工人、农民、干部、个体户到湖北人、湖南人、回族人、汉族人再到母亲、儿子、男人、女人,媒介无一不反映出来。不同的媒介,要找准它们所定位的那群受众的主要社会角色。反映这些受众在特定角色下的生存状态,投其所好,供其所需。

就拿前些年异军突起的都市类报纸而言,它的受众定位一般是普通的市民,那么报纸的媒介活动必须围绕市民这一社会角色展开,反映市民的衣食起居,关注市民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诸如商品房、菜价、燃气供应等等。可以说都市报纸就是一面反映市民角色的镜子。不同媒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反映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总的来看,媒介就成了反映各种社会角色的镜子。

媒介体现者社会对特定角色行为的角色期望。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似乎有一个社会的“剧本”,全面规定了交往中要遵循的原则和方式,而媒介正是体现了这样的一个“剧本”。如:老师应该谆谆教诲,学生应该努力学习,领导应该体贴民情,儿女应该一片孝心等等,在媒介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论是褒还是贬,媒介都如实地甚至是更为理想地体现着社会角色期望的剧本。对于那些违背了社会期望的角色,在媒介中便表现为角色失范或是反面角色。媒介在反映现实角色期望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强调或者树立角色期望,指引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行为,这大概可以理解为媒介的教育功能。

媒介能表现出现实社会角色的划分,准确地说是角色受社会关注的程度。如果是大众化的媒介,以普通市民为受众对象,那么该媒体就会突出强调市民这一社会角色。十分明显地将这一阶层划分出来。如果以知识分子为传播对象,媒介又会以不同的视角来反映知识分子角色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很难在《光明日报》上找到粗俗的花边新闻的原因。在媒介中,权势人物的观点比其他角色的观点受到更多的尊重,这有时也成了新闻价值的一种取向。关于名人、著名团体和国家,媒介总是赋予他们更多的重视和价值。王族家庭、总统、明星和名人、富有阶层的情况更有可能受到媒介的青睐。有一个衡量新闻价值的公式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即“著名人物+平常事=新闻;著名人+不平常事=新闻;平常人+不平常事=新闻;平常人+平常事≠新闻”。

媒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的现实社会角色。在媒介环境中。个人可能会产生角色的自我转变,这种转变有时发生在无形之中。在所有影响我们的环境下建立起来的本性告诉我们,对于某一典型环境来说,哪一种冲动,怎样强调,如何引导是合适的。如果在媒介所塑造的大众环境之中,文明是得到充分宣扬的,杀气腾腾的仇恨是受到控制的。那么。作为父母、儿童、雇员或政治家,尽管你盛怒得喘不过气来,你也一定不能表现出来,没有人愿意表现成众叛亲离的角色。早期关于儿童使用电视机的研究表明,媒介对个人确实具有一些影响。电视使儿童的娱乐发生变化,影响他们对其他媒介的使用,妨碍他们完成家庭作业,甚至影响他们使用的词汇,电视暴力还会使儿童寻衅闹事。媒介的压力和媒介所创造的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日常行动的主要因素。这也是为什么早期媒介效果研究会产生“魔弹论”之说的原因。应该说媒介对社会的这种影响,不仅仅停留在早期有关“电视与儿童”或者是“恐惧与犯罪”的内容上。这种影响是随着媒介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不断细化,甚至是潜移默化的。

李普曼的“两环境论”观点认为,人同时生活在两个环境之中,一个是现实环境,另一个是虚拟环境。这种虚拟环境就是由媒介所创造的。而且随着媒介的不断发展,这一虚拟空间越来越大,将更多的人卷了进去。李普曼认为这也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随着媒介虚拟环境的拓展,人的虚拟社会角色也随之复杂多样。“虚拟”并不是虚假,而是相对于现实实体而言的。媒介的虚拟环境与社会角色的关系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

媒介为角色的扮演者提供了广阔的前台。我们通过媒介知道和了解或者说是感兴趣的一些角色,都是前台角色,这些前台角色在后台的私人空间是我们不得而知的。媒介充分的展示着社会角色的公开品格,且不说皇室名流,就是平民百姓一旦要面对媒介。其举止也会与平常不同。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角色表现,就像演员被告知该他上场时的心情一样。

媒介使受众在媒介环境中延伸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在这种延伸中,人们很自然地扮演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或者是不可能的角色,暂且称之为角色的延伸。比如说一个很少外出旅游的人,通过看电视就能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光,他就是通过电视媒体扮演着旅游者的角色。有的人看电视连续剧,看到忘情之处,与剧中人同喜同悲。我们称他是“进入了角色”,他正是将自己融入了一个不属于现实生活的角色中去了。在这种媒介空间中,个人可以更虚幻、更随意、更理想性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媒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出某些社会角色。最具代表性的角色就是“媒介受众”和“明星”。“受众”与“大众”直接相关,“大众”这个词不可避免地带有“躁动”、“盲从”的意味。媒介在以大众为传播对象的同时也塑造出了媒介受众这一类社会角色。至于“明星”,媒介批评家认为。随着媒介的发展,一种新型人物开始取代真实的男女英雄。公众仰慕的新对象不是具有非凡个性的人,而是媒介塑造的“明星”。这些“明星”之所以闻名,是由于媒介上漂亮的形象或迷人的声音。这一切都深深吸引着观众。因此,当代的明星是在纸上、电影胶片、唱片和电子影像上出名的媒介创造物。其中有一些人是真的,有唱歌的,当演员的,讲有趣故事的或耍把戏的。其余则是纯虚构性的人物,诸如肥皂剧中的想象人物。“有足够的理由可以相信,至坐对某些人来说,幻想和现实是一回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媒介不愧为是一座“造梦工厂”。受众也好,明星也好,这些社会角色都深深打上了媒体时代的胎记。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社会角色是非常复杂的。每一个角色都不是被动、孤立的个体。每一个人身上都蕴含着多种角色。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态度、价值观及其理性和情感特征,对媒介抱有倾向性并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每个角色也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角色有联系,而这些联系又影响着角色与媒介的关系。同时,媒介的第二环境与现实环境相互交错,这也使得个人的角色丛更为复杂。总的来说,尽管媒介对大多数人的主要角色行为并不起决定作用,但它对社会和个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猜你喜欢
媒介受众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环境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