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明
上海金融国资改革悄然提速
近期,上海召开当地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讨论出台金融国资管理的意见。以推动上海地方国有金融资产改革,提高金融国资的竞争力。
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讨论的内容之一是成立上海金融国资改革领导小组,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将担任小组组长。办公室设在金融办,该小组将推动上海金融国资的重组和整合。
而对于上海金融国资改革的方向,上海一位智囊团人士透露,将与整体国资改革一脉相承,提倡开放式重组,提倡主导金融国资整合的力量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转变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将有些大动作。其中之一是上海地方金融机构将逐步推行干部市场化。”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拟设改革领导小组
知情人士透露,上周召开的上海地方金融机构高管会上,下发了与金融国资改革相关的文件,但开完后又迅速被改革掀起太动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的主要内容是,在资产证券化总方向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厘清了上海国有资产整合两大路线:首先是用资本手段替代行政手段的开放式重组思路:其次是将“十一五”、“十二五”主导产业作为证券化的主战场。其中,开放性重组、国资证券化、取消企业领导人员行政级别等内容引起广泛关注。
显然,具体到上海金融国资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据知情人士分析,设立领导小组的背景是,目前地方金融国资的管理归属不明晰。而据一位上海国资委系统人士介绍,以往上海国资委主要监管非金融的资产,而金融资产的管理由国资委授权上海金融办来管理。如上海国际集团,它的出资人是国资委,管理部门的定位是金融办。一般来说,金融国资的出售行为需要经过一些程序审批,比如上海国际集团要出售一些金融股权,方案的设计是由金融办来主导,而在国资委这只需要走一个程序性的审批,比如是否履行了评估手续。
上海金融办的实质“地位”是,它与上海金融党工委是“一套班子两个牌子”,金融党工委可以对上海的金融国企干部进行管理和任命即管人,而金融办可以“管事”,也就是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资产整合进行规划,通过这两个渠道金融办对上海的金融国资进行了一定的管理和服务。
不过也有金融高管分析,金融办履行金融国资的出资人权责在法律上并不明确,因为上海市金融办仅是上海市政府的办事机构并非审批机构,其管理金融资产的权限并没有得到明文规定。而早在前几年北京市政府就取消了北京金融办。
曾担任上海金融办主任的吉晓辉曾表示,因为金融办在设立时并不在政府序列里,也就没有行政审批和许可权力;再说建设金融中心是国家战略,政策由中央出,金融办的职责就是搞好服务。
“成立这个改革领导小组,将从更高层次更大力度上,推进政府在金融国有资产的整合和重组上的管理职能和效率。”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开放性重组实际上,此次改革之前,上海的国资改革己然落后。
“上海去年推进上海国资改革,是因为虽然上海是改革的桥头堡,但上海的国企改革在这几年明显落后了,尤其是落后于央企的改革,比如上海国企的证券化率(上市率)不到15%。”据上述上海政府智囊团人士表示。
作为国资一部分的上海金融国资亦逃不过类似局面。
根据2006年央行上海总部金融稳定部调研情况,除去中央直接控制的交通银行、宝钢集团、东方航空集团外,上海主要通过国有大型产业集团、国有投资集团控股地方的金融机构。
虽然上海市政府通过国有投资公司和大型产业集团控股了上海主要的金融机构,但大部分金融机构股权分散,各自为战。“股权较为复杂,战略性的意图不能很好的落实,需要进一步调整。”上海社科院专家徐明琪表示。
市场的共识是,上海本地的金融企业相对北京、深圳地区的金融机构,或者显得力量单薄、规模太小,或者机制明显不够灵活、效率太低。但对是坚持推进上海特色的行政重组,还是用市场化的方法循序渐进,曾成为一个重大的分歧。
“按照国资改革的意见,是要在开放性市场化重组上有所突破,要吸引中央、地方、外资和民营资本等多方参与,要建立几个有融资能力强、资产经营能力较高的大型投融资公司。”上述上海政府的智囊人士分析,他认为上海金融国资改革的方向也将一脉相承,在开放式重组中,坚持以企业为主的市场化运作方式,突破以行政性行业控股公司为主体的调整方式。他认为,目前上海国际集团还仅是一个代表国资持股的公司,未来具体如何定位和发展还在研究。
据记者了解,虽然对于金融控股一词上海新的领导层现在慎于提及,但提高金融国资企业的综合实力,使得上海改革不能落后于其他地方的方向必然未变。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长江养老保险公司成立时,上海国际集团是第一大股东,但两年后太平洋保险意外“插入一脚”,将收购上海国际集团持有的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据长江养老保险的股东方人士透露,上海有关方面曾对他们是否愿意长江养老被太平洋保险收购向他们征求意见,大部分人表示同意。
“政府允诺的长江养老两年内经营保护期将结束,即将面临市场激烈竞争。从市场来看,太平洋保险在各地拥有网络,对目前仅局限在上海的长江养老会更有帮助。”知情人士分析。
另外,汇金持有的国泰君安和申银万国的股权将如何退出,也是目前上海市政府关心的重大金融国资变动。而另据媒体报道,上海市政府高层人士透露,政府计划出台《加快上海地方金融国企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针对上海地方金融国企整合一个最重要的提法也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整合,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开放性整合”。
“金融资产的整合上海一直在推,只不过在目前各方重视金融中心建设的环境下,这个整合的方向会更加务实。”上海市社科院专家杨建文表示。干部“市场化”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与其公司治理结构的痼疾有关。事实上,由于国有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均由政府任命,享受公务员待遇,这使得“领导的第一追求是没有过错,然后才是效率”。
“当天同时讨论的还有为了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上海市还希望金融机构的干部任命要进一步市场化。”知情人士透露,除了董事长以及党内职务外,经营层的干部任用都将逐步市场化,有条件的话总经理职位也可试点。
今年1月浦发银行公开招聘三名总行副行长,而以往该行的副行长以上高管,均由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任命产生。更实质的意义在于,他们将不再享有上海市副局级干部待遇,党政部门级别的烙印将从他们身上脱离。
“这是金融企业干部任用市场化的第一个,接下来可能是上海国际集团,再接下来可能是太平洋保险要推行,不过很多企业已经比较早做了。”上述金融企业负责人说。
但对市场化,一些金融机构的负责人也表示了担心。在公司内部,存在董事会、党委会和经营层等结构,如果协调不好,则干部市场化变成“伪市场化”。比如以往中层干部的任命也需要公司内部党委会通过,而今经营层已经市场化公开招聘,那么中层干部是否可以直接由经营层来聘用而非由党委会决定呢?
此外,干部任用市场化,激励机制是否跟着市场化,对此仍存争议。如果薪酬管理体制受到限制,则限制了人才流入,但另外一方面,目前还难以科学衡量金融企业经营层的业绩,如果薪酬体制过于市场化,则可能激发社会矛盾。
而几位金融高管透露,目前财政部正在制定规范金融企业高管的薪酬管理办法,在办法出来之前,上海对金融企业高管的薪酬方案肯定不会明确。
有上海金融界人士告诉记者,上海市金融工委在几个月前下发通知称。在上海市金融国资管理办法、收入分配管理机制确定之前,上海市属金融企业领导人员今年绩效奖励暂缓发放。目前是否解禁还不得而知。
不过有意思的,上海金融企业高管早就有了限薪“潜规则”。一位券商高管透露,“上海这些年都有限制,但没有具体的限制薪酬的文件。对金融券商、保险等机构的董事长,总裁有限制,但副总裁一级没有限制,不过副总也会自动愿意以董事长、总裁标准要求自己,当然也可能是总裁被限制了,他也不得不限。随着经济的好坏,上海市会适当调节下限制薪水的上限,一般在250万元,这个数字与最近讨论的规范国有企业高层薪水文件所说的280万元相近。至于上海如何调节薪水的上限,都是内部掌握的。”
“08年我们的薪酬水平将会大幅下降,有关方面的意思是高管薪酬同比要下降至少20%,亏的绝不能拿奖励。”上海一位金融企业高管说。
一位券商老总则表示,上海有关方面要求一家银行带头降薪酬,他们表率了,所以他们券商也不得不跟。
“干部市场化了,但现在薪酬如何定还不知道。”上述高管说,他认为薪酬改革应与干部体制改革同步,符合公司治理的原则,走向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