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2009-04-29 15:20董德华
医药与保健 2009年6期
关键词:瞳孔急性期体位

董德华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06-092-02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大量出血。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其病死率、致残率高,是严重危害广大群众健康、威胁生命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这类患者病情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瘫痪,因此,在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1]。我科2006-2008年收治脑出血患者7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06-2008年共收治脑出血患者73例,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男60例,女13例,年龄最小的36岁,最大的73岁,平均年龄58岁。死亡14例,占19.1%;致残43例,占58.9%;基本恢复工作能力16例,占22%。

2护理

2.1认真做好病情观察

2.1.1意识:意识的变化往往能提示病情的轻重,应了解发病时的意识状态、昏迷程度,通过对话,判断意识的好转或加重。

2.1.2 瞳孔: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在。如出现一侧瞳孔散大,说明颅内压增高,如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为桥脑出血的特征。

2.1.3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的观察:①血压可反映颅内情况的变化。颅内压增高时可引起血压升高,血压过高时可引起再次出血。血压过低时会引起脑供血不足。②脉搏缓慢时,说明有颅内压升高,脉搏弱时提示可能有循环衰竭现象。③体温升高的原因有中枢性、感染性高热和血性脑脊液刺激脑室壁所致高热。如体温低,说明有休克的可能。④呼吸的深浅及是否规律,注意有无鼾声、叹息样和抽泣样的呼吸。呼吸变慢可谓颅内压增高,呼吸不规则说明病情严重。

2.1.4 观察肢体瘫痪的情况:观察瘫痪的部位、程度和肌力的改变。

2.1.5 观察有无抽搐发作:包括发作部位、持续时间、间隔时间、次数,发作时瞳孔对光反射是否存在,是否有大、小便失禁等。

2.2急性期的护理

2.2.1 脑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刺激,将床头抬高15°-20°以减少脑局部血流的压力,头部置冰袋或冷水袋以降低脑代谢,减少脑需氧量。

2.2.2 保持呼吸道畅通:临床上一直沿用的方法是翻身、叩背、点药、吸痰、喷雾,对于预防吸入性肺炎,保持呼吸道畅通有很大的帮助。

2.2.3 控制体温在37-38℃之间。体温在39℃以上时,要给予冰枕,也可用30%-50%酒精浴或温水浴,观察降温效果。持续高温者应给予吸氧,在应用解热镇痛药时,应增加入液量以利蒸发散热和预防脱水。

2.2.4 观察皮肤颜色,及时发现有无高热、脱水、缺氧等表现。保持口腔卫生,对昏迷期眼睑闭合不全,双眼敷盖湿纱布或涂眼药膏以保护角膜。

2.2.5 密切观察输液治疗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毒副作用、输液反应的发生。该病多发于老年人,全身多脏器发生退行性变,对药物的解毒、排泄功能低下,易发生不良反应。对有潜在心功能不全的病人,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尤其是有扩容作用的药物,以免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甘露醇用量大或疗程长者、老年人、伴有高血压者容易发生肾损害。

2.3预防合并症的护理

2.3.1 由于昏迷易伴发肺炎及褥疮,为此要定时更换体位。一般为2小时一次,重症可隔3小时更换体位,而且肢体应置于功能位,尤其是老年、消瘦的患者,更换体位加之叩背、按摩,可以预防畸形、足下垂、肌肉劳损的发生,也减少了坠积性肺炎和舌后坠而阻塞呼吸道发生的可能,起到了体位排痰的作用。

2.3.2经常保持皮肤干燥,床单整洁平坦。尿潴留者应给予热敷、针灸或按摩下腹部排尿。对脑出血急性期及恢复期伴有尿潴留的患者,用白胡椒15粒,葱白7寸,捣烂并用食醋调匀,敷于脐与耻骨联合的中段,对解除尿潴留有明显的疗效,避免了反复、长期插导尿管。在应用脱水剂时,应每隔4小时按摩排尿一次,防止膀胱过度充盈时按压发生膀胱破裂。如果此种方法效果不好,可采用留置导尿。大便秘结时,可给番泻叶5-10g煎水服或用开塞露注肛,切忌灌肠。

2.3.3 补充营养:昏迷病人一般在24-48小时内禁食,最迟3日后进食,起初进以流食,注意防止呛咳。

2.4心理护理

该病虽属器质性疾病,由于病后均有心理状态的改变,针对其心理特点,在护理上采用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科学、系统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满足患者身心需要,以高度的责任心,精心照料,对患者多接近、多询问、多鼓励,耐心细致为患者整理生活,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增进患者躯体内环境的稳定。

2.5康复治疗

脑出血致残率很高,其急性期和康复治疗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主张早期进行康复医疗。

2.5.1早期康复:早期康复包括两部分,即急性期康复和机能锻炼。急性期的康复主要是预防感染和肢体挛缩,保持关节良好的功能位置,应在发病后立即进行,用力学辅助,如脚踏板、沙袋等各种造型用具摆出适当位置,防止足垂、腕垂、爪手和其他畸形。机能训练应重视早期,一般认为脑出血需于3周后方可进行,笔者体会可于病情稳定3-5天进行。

2.5.2 脑出血患者的偏瘫步行锻炼:步行前应做的准备锻炼,包括心理准备以解除顾虑,防止意外损伤发生。方法:躯干肌肉锻炼和腰背肌及腹肌锻炼;下肢关节活动和平衡训练;最后进行步行训练。

2.5.3 语言障碍的恢复脑出血患者可引起各种类型的语言障碍,有材料认为:脑出血患者发生语言障碍占34.2%。其中失语症16.6%,音韵障碍9.7%,构音不全7.9%。语言康复是脑出血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3小结

通过对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细心观察,可以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提供临床资料。患者急性期的护理甚为重要,对降低死亡率、减轻致残程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注重康复治疗,尤其是早期康复治疗,对防止腕下垂等畸形的发生、恢复或部分恢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是非常有效的[2]。

参考文献:

[1] 青岛医学院.内科危重症抢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241.

[2] 曹改芳.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7,15(3):85.

(收稿日期2009-05-06)

猜你喜欢
瞳孔急性期体位
“天眼”的“瞳孔保健师”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瞳孔里的太阳
瞳孔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瞳孔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