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y
爱情和命运都是俗套的话题,却又都是长久不衰的话题。尽管可能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不桐信还有真正的爱情或者“命中注定”存在,但这并不能阻挡人类对爱情和美好命运的向往和憧憬。爱情究竟可以给人多大的力量?以前就曾经有人告诉过你答案,现在仍然不停有人做解答,相信将来还会有人寻觅新的答复。而今天,我们则可以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经历一次命中注定的爱情之旅,让我们在异国情调下再次见证爱情的伟大力量。
杰玛和沙里姆是一对贫民窟长大的儿弟,他们在贫民窟的垃圾堆里长大,他们的妈妈在一次宗教纷争中丧命。他们成了流浪儿,同时又收留了同病相怜的拉提卡,展开了三人悲欢离合的故事。放事的最后是杰玛为了寻找拉提卡而参加“准想成为百万富翁”的节目,通过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奇迹般得答出了道又一道的难题,最后也和拉提卡终成眷属。我不得不说,故事情节不但比较老套,过程也看似荒诞不经。值得一提的足,我一开始对这类故事情节并不是很感兴趣,而是冲着“金球奖”最佳剧情片的名气和IMDB的高分才看的。但实际情况是:影片开始的10分钟已经把我牢牢地按在沙发上了,这是我猝不及防的,也是意想不到的。
影片一开始的交叉剪辑就显现出巨人的戏剧张力,一边是杰玛参加答题节目,一边则是他被警察严刑拷问,随后通过一个个问题杰玛开始了他“辛酸史”的回顾。第一段被警察追的镜头宛似一幅孟买贫民窟的“清明上河图”,寥寥几个快速剪接的镜头就能让观众大致了解贫民窟的情形,表现手法上则让人不能不想起巴西影片《上帝之城》开幕的“追鸡战”。但不同的是,《上帝之城》是导演冷静到极致的客观呈现,《贫民富翁》则是浪漫主义的感性勾画。
从节目中给杰玛出的种种问题给他带来的回忆可以看出来很多东西。比如1973年的动作片《囚禁》的主演阿米达·巴彻的直升机降落在贫民窟,沙里姆恶作剧把杰玛关进茅房,杰玛为了一睹自己偶像的风采,不惜跳进粪坑逃出去。杰玛不顾一切追求理想的性格在此已经初显端倪,而后来沙里姆将巴彻签名的照片以“高价”卖出去的剧情则已经暴露出他骨子里是十分追求金钱地位的。印度教徒袭击穆斯林贫民窟后,两兄弟邂逅了拉提卡,沙里姆不同意收留她,认为会拖累他们,但重感情的杰玛最终接纳了这个可怜的小姑娘。再次强化了两兄弟性格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会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不断加大。尽管他们身陷“丐帮”的时候沙里姆经受住了考验,拯救了自己和弟弟,但数年后他们再次与拉提卡重逢时沙里姆毫不犹豫得开枪打死“丐帮”头目,加入帮派组织,将拉提卡据为己有,这一切都完美印证了沙罩姆从小到火的性格发展取向。不过丹尼·博伊尔控制得非常好,他让沙里姆从天真的孩子到收利益诱惑开始动摇直到堕落之间的发展有条不紊,看似突然实则必然。沙里姆最后变好了,虽然有些庸突,但还是没落得好下场。他给自己安排死在钱堆里,这证明直到死去他仍然是金钱的奴隶,正所谓“死得其所”。
看到影片的后半部我才渐渐意识到这是一部爱情片,杰玛和拉提卡从小患难与共,他们分分合合,生活对他们的考验似乎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先后有无数的艰难和障碍考验他们,人贩予、沙里姆、黑帮头目,面对一个比一个强大的对手,杰玛那与生俱来的倔脾气注定他是个为幸福狂奔一生的人。对他而言拉提卡就是世界的全部,尽管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遇到的丑恶与残忍的事数不胜数,但他对拉提卡的爱情就像童话般纯洁美好,就像在暗夜中绽放的一朵光明之花,照亮了这部整体格调暗淡的影片。
这部电影有一点很有趣,观众知道杰玛答出了很多“知识分子”都没能答出来的难题,但他居然连印度国徽上的文字都不知道(连身为外国人的我们都可以从四个选项中蒙对),这是导演故意设置的,告诉观众杰玛只是一个文盲。那么他到底为什么能够答出所有的难题?影片的过程中看似给我们了答案,但如果冷静下来想想,其中有很多牵强之处。比如有一首他在“孤儿院”学到的歌曲,他再熟悉这首歌也应该不会牢牢记住作词人的姓名,我坚信人贩子是不会教到这么细致的程度的;另外左轮手枪是沙里姆的常用枪,可是就凭这个就能够解释杰玛为什么会知道左轮制造者的姓名吗?不过,这也是这部影片最关键的地方,导演博伊尔在拍摄这部影片时大量学习印度文化。印度文化中“宿命论”地位比较高,人们都相信命运。影片开头就提问:杰玛·马里克为什么能够答出所有问题赢得两千万奖金?A他作弊。B他运气好。C他是天才。D命中注定。影片结尾告诉你答案:D命中注定。这是个很有趣的时刻,映照了“宿命论”,也增强了影片的童话感,使得影片在最后一刻彻底脱离了现实主义题材而进入浪漫感性的爱情片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