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
金融危机发生后,无论是美国联邦政府还是州政府,都放松了对外资的限制。此时投资美国,不一定是跨国公司才能做的事情,中国民营企业也许有更多机会
2009年6月10日,由美国各州驻华协会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投资美国说明会”在宁波举行。会议邀请了美国各州驻华机构负责人、世界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参加。说明会上,邀请嘉宾就美国目前的投资环境、中国企业投资美国需要注意的并购风险及法律风险等,与参会的企业进行了交流。会后,《新财经》记者专访了美国各州驻华协会会长史文生先生,就中国企业投资美国的机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投资美国的方式在变化
《新财经》:“投资美国说明会”为什么选在宁波召开?
史文生:从2003年开始,美国各州政府就来参加浙江省投资贸易洽谈会,因为这边有很多民营企业,我们是想通过与这些民营企业的接触,来探讨他们去美国的投资计划。2008年我们也办了一个类似的活动,但影响不是很大。通过那次活动,我们也了解到,很多民营企业老板希望了解去美国投资的风险,有哪些障碍,投资成本是多少,以什么方式去美国投资等一些具体的问题。
所以,这次的“投资美国说明会”我们邀请了很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的顾问,请他们告诉这些企业如何避免投资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其他风险。另外,这次美国各州驻华代表也都过来了,他们可以介绍各个州的一些情况,还会提供一些信息,比如关于房地产的价格、员工工资、州政府的税率等。
《新财经》: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源地是美国,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很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去美国投资,风险是不是也很大?
史文生:“危机”这个词应该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危险,一方面是机会。所以,我们看到金融危机发生后,市场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中国企业去美国是独立投资,不是以合作伙伴的关系。金融危机发生后,美中合资的公司多了起来。这些中国公司不是去美国独立收购一家企业,而是以合资的方式投资,美国公司会拿一点股份。这样的话,很多中国的产品就可以直销到美国去,不用通过很多代理商,使企业的成本大大降低。另外,这种合资公司的风险是美中双方共同承担的。作为合资双方,美国公司及管理层也要力争把公司做好。现在,中国有很多做家具和做小商品的企业去美国投资,他们买下了美国公司的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不用直接在美国设立很多服务站,给中国企业在美国的运作提供了很多便利。
投资汽车、房产各有利弊
《新财经》:最近,美国的汽车业受到了重创。中国企业也想借这次机会,在整个世界汽车业占有一定的位置,您认为中国汽车企业有这个机会吗?
史文生:中国汽车企业要想进入美国,拿到安全证是比较难的,一般要与美国的企业联合起来才能获得成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无法生产节能汽车,以前,欧洲的汽车生产商很少进入美国设厂,但现在也可以进了。从现在的形势来看,中国汽车企业中,在环保方面比较强的公司,如比亚迪,可能有机会进入美国市场。
《新财经》:采取什么方式会加快进入?
史文生:方式很多。美国方面有很多合作模式可以采用。美国有一些公司现在资金上出了问题,中国公司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去收购一个美国公司。现在,美国有很多工厂都是空的,中国企业可以去美国成立一家公司来生产汽车,特别是在美国东南部地区,收购价格会便宜些。像日产、丰田这些工厂都设在美国东南部,那边的土地价格、人工费都很便宜。现在美国政府也很支持环保车型,州政府也会给予非常好的政策。
《新财经》:从今年年初开始,中国组织了很多购房团去美国,想投资美国的房地产,但大多数人都是空手而归。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不是中国人不适合去投资美国的房地产?
史文生:目前,美国的房价是比较低的,但由于美国人一般不租房子,都是买房子。所以,美国的房子租赁市场不是很好,除了在华盛顿或纽约这种地方可能有人会租房子,其他地区就很少。中国人也应该看到了这种情况,感觉投资回报不太高。
另外,如果在美国买房子,每年都要付房地产税,还有很多别的费用。在美国,特别是单独的别墅,需要请管理公司来帮你打理,养一个管理员就是一笔很大的费用。这与中国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我觉得,投资美国的房地产不是一个最好的投资方式。
移民美国也是一种投资方式
《新财经》:这次的会议叫“投资美国说明会”,那么,近期美国在吸引外资方面有没有一些新的举措?比如优惠条件之类的措施?
史文生:奥巴马政府制定的新计划中就有投资美国,但还没有像中国一样出台具体的鼓励政策。不过,至少说明联邦政府已经开始支持投资美国了。从州政府的角度,应该说非常关注中国市场,很支持中国企业去美国投资。前几年,中国企业去美国投资的时候,州政府还会给这些企业开会,谈一些条件。但现在看来,很多中国企业已经有能力去美国投资了,州政府也非常欢迎中国企业过去。这样也会给当地创造一些就业机会。
《新财经》:金融危机发生后,我们发现有很多中国的有钱人移民美国。但事实上,美国现在的失业率很高,他们移民过去会有更多的创业机会吗?
史文生:这些人移民美国其实看重的是美国市场,他们移民过去一般不拿美国护照,是拿美国绿卡,因为这样在两个国家之间进进出出会比较方便,不用每次都去申请签证。之前,美国的签证一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障碍。
另外,也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去美国留学方便。美国所有州大学的学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本州的学生,另一部分是外来的学生,包括其他州的学生和外国留学生。一般来说,在美国州里大学的学生学费是一学期6000多美元,但外面的学费是一学期10000多美元。所以,移民到美国某个州后,孩子在本州上学的学费也会很便宜,而且拿奖学金的机会也会更多。从这一点来看,移民美国也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一种投资方式。
《新财经》:我们知道,美国的教育是世界领先的,在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去美国投资教育有没有机会?
史文生:在投资教育方面应该有一些好的机会。最近刚刚有一家中国企业在美国麻省那边买了一所私立学校,他们在那里教中文,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学生。这样的机会应该很多,但是,对于大学的投资机会可能不多。不过,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合作,就是选择大学下面的研究所,一起搞一些合作研发项目。对中国公司来说,这样的方式还可以在美国开发一些新产品出来。
金融危机下美国消费者更依赖“中国制造”
金融海啸袭来,全球消费者都捂紧了钱包,正在遭受金融危机严重打击的美国更不例外。尽管有人惊呼“中国制造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但此时对于“中国制造”来说,其实正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现在,美国的普通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欢迎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
对于珠三角做出口外贸的企业来说,要想熬过这轮冬天,就必须寻找“蓝海”才有出路。这些中国企业必须向价值链的上游挺进,从而改变自己在国际商业体系中给跨国公司扮演“打工仔的角色”。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本土企业的老板应该有“当老板”的意识,比如去美国开分公司、通过在北美市场上自建营销渠道并直接在当地市场销售自己的产品,从而避开中间环节来获得更高的利润,这是众多出口导向型企业摆脱困境的一条可行途径。
事实上,去美国当老板,在美国人的家门口销售“中国制造”,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难。比如,中国内地的企业主只要办理美国移民局专门签发给跨国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的L-1签证,不但可以不受配额限制,全家人直接移民美国,更重要的是可以非常便利地在美国设立自己的分公司,直接在美国市场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并通过美国这个桥头堡来辐射加拿大、墨西哥和拉美市场。
去美国开分公司是中国企业向产业价值链上游挺进的一种可行路径,也是很多中国企业迟早要走的一步。通过在美国开分公司直接进入美国市场,让自己从国际商业体系价值链条中的“打工仔”变成真正的“老板”,这对正在遭遇困境的中国出口和外贸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片广阔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