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江苏省通州市中医院二病区,江苏,通州,226300)
【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进行临床症状加胃镜下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症状和胃镜下疗效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优于雷尼替丁联合莫沙比利。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雷贝拉唑;莫沙比利
【中图分类号】 R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60-0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道以外的组织损坏。GERD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和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此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40岁到6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男女发病无差异。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发病率较低,但近些年发病率明显上升,故对GERD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我院2008年1~10月份确诊为RE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和莫沙比利联合治疗,并结合文献讨论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在本院门诊确诊为RE的患者(2008年1~11月)入选标准:①有明显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症状;②内镜下有食道粘膜糜烂溃疡等炎症病变,并排除恶性病变、胃手术史、消化性溃疡等;③年龄在40岁到70岁之间,病程≥3个月;④2个月内未服用任何益酸剂及改善胃肠功能的药物。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0.4±10.2岁;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2.3±10.3岁。两组RE患者内镜下分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用雷贝拉唑(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qd,莫沙比利(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mg、tid;对照组用雷尼替丁(中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50 mg、bid,莫沙比利(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mg、tid,疗程为8周分别与治疗前后观察胃镜下食道粘膜情况。
1.3观察指标胃镜检查:根据Savary-Miller分级法将RE分为4级:Ⅰ级为单个或者n个非融合性病变,表现为红斑或者浅表糜烂;Ⅱ级为融合性病变,但未弥漫或环周;Ⅲ级为病变弥漫环周,有糜烂但无狭窄;Ⅳ级呈慢性病变表现为溃疡、狭窄、食管缩短及 Barrett食管。
2结果
2.1疗效评价胃镜下食管炎变化:食管炎消失为痊愈,食管炎改善≥一个等级为有效,痊愈和有效计为有效;没有变化或者恶化为无效。前后胃镜检查由同一名医师操作并作记录。
2.2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见表1。两组对比,X2=5.46>X20.05=3.84,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GERD主要是一种动力异常型疾病,常合并食管炎,其特征为下食道括约肌的张力受损,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入食道,从而引起相关症状。在GERD患者中可以发生动力异常和上皮抵抗受损,但胃酸仍被认为是GERD患者中食道损伤和持续存在的最重要因素,是导致RE的一种独立的病理生理因素。在RE中对胃内24小时胃酸的抑制是关键因素,这对迅速改善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十分重要。雷贝拉唑是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能抑制H+K+ATP酶,从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通道。显著抑制乙酰胆碱,促胃液素和食物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它对基础和已知的所有刺激导致的胃酸分泌均有持续的抑制作用,能长期有效的将胃内pH值维持在4以上,降低酸的反流时间和反流次数,使酸对糜烂及溃疡刺激减少,溃疡得以迅速愈合。莫沙比利为新型胃肠动力药,是强效、选择性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胃肠肌间神经丛的5-HT4受体,使神经末梢的乙酰胆碱释放增加,从而促进胃排空,减少胃反流的可能。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GERD疗效明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552.
(收稿日期:200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