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宇
16岁之前,我还对自己的身世抱有幻想:我希望自己不是妈妈亲生的。那时候,电视里正在热播韩剧《蓝色生死恋》,我便幻想自己能像恩熙一样,有个既高雅又温柔的妈妈——她会叫我羽儿,而不是死丫头;睡觉前。她给我讲故事,而不是粗暴地说滚回去睡觉;她会优雅地弹钢琴,而不是头发蓬乱地做饭;她的出现会让我的同学们惊艳羡慕。而不是在背后指指点点。
我想,如果我有那样的妈妈,我也会像恩熙一样依偎在妈妈身边撒娇,做个乖巧的好女儿。于是,我一并幻想着,有一天我的亲生父母会来找我,他们该是有着显赫身份和地位、衣着考究、举止高雅的人,他们告诉我。他们年轻的时候因为不得已的原因才将我寄养在别人家。然后在我成年之前找到我,让灰姑娘变成公主。
一直到16岁,看到镜子里自己和妈妈越来越像的面容,我才对那些不切实际的身世幻想彻底死心,且深深地遗憾。
妈妈在闹哄哄的批发市场经营着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服装店。专卖年轻女孩子穿的衣服。每天她都扯着嗓门和顾客谈价钱,从喊价时的三四百元,到成交时的三四十元。同学们一提到那个批发市场,总会露出鄙夷的神情,她们穿的都是从大商场里精挑细选出来的“淑女屋”“依恋”等品牌。而我身上穿的永远是妈妈从店里拿回来的翻版货,让同学们一眼就可以认出来。
高三时。我喜欢上隔壁班的一个男生,他会站在中线上投超远距离的三分球,他会在辩论赛上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他会在路过我们班时对坐在窗户边的我微笑。看见他,我就会想起一个句子:春风再美,也比不过你的微笑。于是,我的心事就像杯里的水,一点一点地要溢出来。
收到这个男生的情书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在信的末尾说:晚自习,操场见。我的心怦怦地跳,晚上吃饭时也有些心不在焉,妈妈敲着碗问我是不是病了,或者有什么事。我嗯嗯地敷衍着,心里却鄙夷地想:除了会卖衣服,你懂什么是青春期女孩子的心事吗?
晚自习的时候,我去赴约了,却没有看到那个男生。回到教室,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在捂着嘴笑。原来。那只不过是男生测试自己魅力的一场游戏,他的笑,也只是展示自己魅力的招牌动作。他的玩世不恭,却让我不顾女孩子的羞涩和尊严,把心事掏出来,给所有的人品头论足。
我在难堪中冲出教室,围着操场一圈一圈地跑,伤心又绝望。我简直不敢想象,自己该用怎样的眼泪和勇气来面对全校师生随之而来的嘲笑。
妈妈闻讯而来,什么也没说,昂着头把哭泣的我带出教室。我听见她对脸色阴沉的班主任说:请相信我女儿是个好孩子。同学们都有些发愣,怔怔地看着我们。那一瞬间,我心里充满了感激。妈妈就像圣女贞德,英雄般守卫着她的家园、保护着她的小兵。妈妈目不斜视、气宇轩昂,和平时的她完全不同。
回到家,妈妈开始给我做白菜肉片汤。厨房里一片叮叮当当的声响。吃饭的时候,所有的委屈和尴尬一下子袭上心头。我埋着头,一颗一颗地往嘴里送米饭,眼泪扑簌簌地往碗里掉。她见了,用筷子敲着碗说:不就是被同学耍了吗,有什么好伤心的,你对我的那股犟劲儿都到哪儿去了?
我终于哭出声来,扔下碗筷跑回房间。
我昏昏沉沉地睡到第二天中午,起床时,她已经到店里去了。枕头上放着一摞新衣,是“依恋”衬衣和裙子。穿上它们,镜子里出现一个清新靓丽的女孩子。我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翻看价格牌,竟然要600多元。
我想起,很多次,妈妈刚进了新货时都会兴高采烈地给我拿回一些她认为好看的衣服。我却总是满脸不屑:很多次,路过大商场时,看着那些精致却又价格不菲的衣服,我艳羡得不想挪步;很多次,面对妈妈,我直接流露出对生活的不满。妈妈不知道下了怎样的决心,才舍得把一个月的生活费。拿来给我买这么贵的衣服……
枕头边有一张小字条,上面是妈妈不太好看的钢笔字:饭在电饭煲里,热一热再吃。我安静地吃着饭,心里有一股暖意在流淌。
上学的路上,我偷偷地去了妈妈的店铺。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妈妈才开始吃午饭,是批发市场里的盒饭,2块钱一份,只有一点简单的素菜。妈妈一边往嘴里扒饭,一边和客人大声地谈价,完全没有注意到角落里的我。但是晚上她回到家,一定会看到枕边有她女儿留下的字条。那上面写着我很想说却羞于出口的话:妈妈,我爱你。
就在那个温暖的下午,我知道。我将彻底告别青春叛逆期。因为我在妈妈简单而温暖的爱里,突然明白,女儿离不开妈妈,就像豌豆离不开温暖的豆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