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红艳
【摘 要】应收账款是企业因赊销产品而产生的短期债权,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预防和解决。
【关键词】应收账款 风险 防范
应收账款的风险与应收账款的规模成同比例增长,企业利用商业信用实现的销售额越大,承受的应收账款风险就越高。
一、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具体表现
1.应收账款占有流动资金数额大,加剧了企业周转资金不足的困难
企业在赊销产品时,发出存货,货款却不能同时收回,而企业对逾期不还款的客户不能采取相应措施,致使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使企业货币资金短缺,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开支和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不断增加,一方面使流动资金出现短缺;另一方面又迫使企业不得不举债经营。为了维持经营,企业在高负债率经营的情况下,以大量举债为生。此举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致使经济效益下降,而且也使企业迈向了资不抵债的边缘。
2.应收账款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使企业存在着潜亏或损失
目前,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在销售收入确认但属赊销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主营业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因此,企业本期利润的增加并不能表示本期实现的现金收入。如果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存在,存在坏账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即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远远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这样,等于夸大了企业的资产和利润,造成企业资产不实,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3.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资金机会成本损失
首先,被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客观上要求在经营中加速周转,得到回报,但由于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特别是逾期应收账款的比例在不断上升(目前,我国逾期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的比例高达60%以上,而西方国家不到10%),导致被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丧失了其时间价值。其次,因应收账款而引起在催收过程中,迫使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了催收成本;同时,因大量资金被沉淀,借款时间被延长,增加了利息费用。由于各种成本费用加大,使得资金丧失了盈利机会,增加了资金的机会成本。
二、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1.企业追求片面的竞争,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对于同等的产品价格、类似的质量水平、一样的售后服务,实行赊销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额将大于现金销售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额。这是因为顾客将从赊销中得到好处。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企业不得不以赊销的方式招揽顾客,有时为了扩销,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只重视账面的高利润,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从而成为应收账款风险加大的主要原因。
2.企业内部控制不严
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或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一些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催收、清理不及时,账龄老化,却任其发展,存在应收账款长期挂账现象。
3.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某些企业中,为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未采取有效措施要求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4.信用管理不健全因素
客户的信用风险是客户不良的信用对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目前企业授予客户的信用是在主观决策控制下运作的,缺乏有效的信用决策系统;企业没有统一的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和客户授信制度,企业对客户的信用档案不完整,信用决策和信用控制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由于
企业盲目地提供信用政策,从而导致应收账款风险的产生。
三、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应收账款赊销的效果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是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和控制的基本策略与措施。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间和现金折扣政策三方面。
(1)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指顾客获得企业的交易信用所应具备的条件。如果顾客达不到信用标准,便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
(2)信用期间。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企业给予顾客的付款期间。信用期过短,不足以吸引顾客,信用期过长,对销售额增加固然有利,但只顾及销售额而盲目放宽信用期,所得收益有时会被增长的费用抵销,甚至造成利润减少,因此,企业必须慎重研究,确定出恰当的信用期。
(3)现金折扣政策。现金折扣是企业对顾客在商品价格上所做的扣减,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企业的平均应收账款。另外也会借此扩大销售量。
2.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须由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来完成,而以往由财务部门担当信用管理的主要角色已不能适应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应设置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同时配备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确保信用管理职能的实现。信用管理部门一般由财务总监领导,是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桥梁,信用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包括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客户信用、进行信用风险分析、科学制定客户的信用额度、执行应收账款监督等。
3.做好客户的信用调查和信用评估
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价是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正确地评价顾客的信用状况,才能合理地执行企业的信用政策。企业在作出是否对客户提供商业信用以及对哪些客户提供、赊销的额度多少等决定之前,首先要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调查,方法有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整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彼知己,防患于未然。企业应广泛收集有关客户信用状况的资料,并据此采用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的方法评估客户的信用品质。
4.加强应收账款收账制度的建立
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应采取各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否则会因拖欠时间过长而发生坏账,使企业遭受损失。这些措施包括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监督、对坏账损失的事先准备和制定适当的收账政策。
由于收取应收账款的各个步骤都要发生费用,因而收账政策还要在收账费用和所减少的坏账损失之间做出权衡,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企业管理人员的经验,也可根据应收账款总成本最小化的原理,通过各收账方案成本大小的比较,确定收账方式。总之,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析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收账政策,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则应提前做出准备,充分估计这一因素对损益的影响。
综上所述,应收账款的风险无处不在,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管理,合理有效地防范与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应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