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艳丽
【摘 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乡镇负债大量产生,并且急剧膨胀,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独特现象。目前,乡镇负债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解决乡镇负债问题事关我国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及社会稳定,是进一步化解“三农”难题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乡镇负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乡镇政府
一、乡镇债务的规模、结构及发展现状
(一)乡镇政府负债总量巨大,覆盖面广
我国的乡镇债务到底有多少?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乡镇将近5万个,平均每个乡镇负债400余万元,计2200亿元左右。事实上,现在乡镇到底有多少债务,连乡镇领导自己都说不清,原因主要是债务是在长期的过程中形成的,领导人已经换了几届,现任的领导不热心去还债,也不关心到底有多少债务;另外一方面,就债务本身而言,也确实难以搞清楚。有些是原来办企业时借的,有些是部门借的,有些可能是投资款,有些也可能是个人借的,要认定有一定的难度。
(二)乡镇债务结构
乡镇债务主要包括金融机构、上级财政、承包商、行政事业单位和私人等。金融机构包括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会等。由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兴建乡镇企业,由乡镇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借贷;由于国家后来强制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导致了大量的债务,金融机构是主要的债权人构成;再如,由于乡镇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兴办乡镇企业、教育“普九”达标中,不同程度欠承包商工程款,承包商也是债权人之一。在乡镇借款来源上,乡镇政府借贷渠道多元化,债务结构也是多元化。
二、乡镇债务形成的原因
(一)财税体制缺陷使乡镇财政处于困境
首先,收入向上逐级集中,职能和责任不断下放,导致乡镇财政责权利不对称。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县乡财政赤字增加,地方财力明显向省、市集中。在财力向省、市集中的同时,许多本不应由乡镇承担的事权却继续存在甚至不断下移,这直接导致了乡镇财政困难,严重制约了基层财政功能的发挥。其次,缺乏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目前,我国各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正在探索和建设之中,对乡镇财政来说,大多还缺乏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办法,相当一部分转移支付是通过专项补助形式进行的,而补助的多少没有明确和严格的事权依据,难以排除拨款的随意性。最后,税收管理体制的缺陷加重了乡镇财政困难。另外,税收立法权的高度集中统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组织收入的能力。地方税的立法权在中央,使地方政府无法根据本地的特殊情况对税目和税率进行调整,更无权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开征新的税种,使一些地方税收随经济增长的弹性受到一定影响。
(二)政府职能转轨不到位,乡镇财政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首先,乡镇政府包揽过多经济管理职能。许多乡镇政府债务成因于乡镇企业亏损和破产遗留下来的“包袱”。这些乡镇出于发展经济、壮大财力的良好愿望,以政府直接投资办企业的思路,盲目举债上项目,兴办各种乡镇企业,忽略人才、信息、技术、管理、市场行情等因素,致使徒劳无功,债台高筑。其次,乡镇政府不顾本地条件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现行的干部考核制度过分注重干部的政绩,却忽视了离任审计的制约,因此乡镇干部考虑问题往往从政绩出发,不顾本地财政条件,搞一些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致债台高筑。同时,国家对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一般都要求当地财政按一定比例配套,项目争取得越多,匹配的资金也越多。但乡镇政府几乎不考虑本地的配套能力,建设项目多多益善,财政无力承担时,就向农民集资或利用其它借款,财政负担转变成了农民负担或直接累积为负债。
此外,乡镇政府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口失控以及乡镇财务管理混乱,缺乏监督机制,也是乡镇负债的重要原因。
三、化解乡镇负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建立乡镇消赤化债责任制
乡镇负债和赤字化解难,很大程度取决于思想认识。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提高对消负减赤工作的认识,要制定减负消赤规划,建立乡镇债务行政首长责任制,按照“谁举债、谁偿还”以及有错无为问责制的原则,使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干部成为消化乡镇债务的主要责任人,把消负减赤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能力和政绩的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市对下级政府年度综合考评,既考核县乡经济发展,又考核县乡财政风险,树立“减债也是政绩”的新观念,树立消负减赤的决心和信心。
(二)采取多种措施内在地防止乡镇产生新的赤字和债务
首先,大力转换政府职能,推行综合预算。根据实际情况,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压缩财政供养人口,减轻财政负担。同时,把乡镇的各项预算收入、各部门收取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乡镇收取的各项管理费、乡镇政府的自筹资金和统筹资金以及其它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统一纳入乡镇综合财政预算管理范围,采取统一支出标准、统一核算口径、统一安排资金的办法,管好预算内外资金。其次,强化收入征管,严格支出管理。乡镇政府和财税部门要全面掌握本乡镇的税源情况,将税源的阶段性普查与经常性调查形成制度,增加工作的主动性,逐步降低税收成本;建立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落实组织收入目标责任制,确保财政收入全面完成和及时入库;同时,乡镇财政要严格支出管理,确保重点支出;合理界定支出范围,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
(三)从财政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偿还乡镇负债基金,存入同级财政偿还乡镇负债专用账户
要以辖区内有无乡镇负债作为从本级财政收入中提取偿还乡镇负债基金的取舍标准。基于此,鉴于全国各省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乡镇负债(尤其以中西部地区为甚),所以要从中央财政收入和各省级财政收入中提取偿还乡镇负债基金。提取偿还乡镇负债基金的数量应考虑的因素是乡镇负债总量、乡镇债权状况和财政收入等。
(四)盘活集体资产,激活土地,加快县域和乡镇经济发展,壮大乡镇财力
一方面把乡村集体的闲置资产进行拍买,增加收入;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大乡镇工业的发展力度,重点面向农副产品的加工,带动农产品主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第三,进一步放宽农业人口进入城镇的相关政策,促使集镇的快速形成,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建设分类市场和服务体系,促进商贸发展和流通,稳步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以上措施拓展财源,为尽快消化不良债务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黄明,祝捷.四川省乡镇负债的制度成因与解决思路[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12).
[2]程刚.国家打算花多少钱建设新农村[N].中国青年报,2006.
[3]张金艳.委托代理关系、政府层级与农民负担[J].经济体制改革,2005,(3).
(作者单位:山东省汶上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