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光
摘要: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基本上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许多观点不一的国际化理论,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学派。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兴起,传统的理论体系受到了国际投资现实的严峻挑战。以价值链为视角,抽象出企业的一般属性,将企业微观层面与国际市场的宏观因素相结合,重新构建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增强对当代国际投资现实的解释力。
关键词:价值链;企业国际化;关系;形成机制
1问题提出
虽然国内对企业国际化的概念还没有统一,但对企业边界的突破作为企业国际化的基本内核,一直作为学术界研究的共同起点。从这一本质特征出发,本文认为,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通过输出产品、服务,或者对外投资等途径,广泛利用国内外资源,实现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组合,平衡市场风险,以获取最大的比较经济利益。它不仅包括营销的国际化,而且包括经营战略的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人才国际化、技术研发国际化和生产服务国际化等重要方面。企业边界突破一个国家(地区)的界限是企业国际化的隐性标志,也是企业价值链不断外延形成全球价值链的过程。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商品或服务价值的实现,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它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出售、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全球价值链是基于生产过程的片断化和空间重组的产业组织形式,改变了世界市场的竞争格局,由以往企业之间的“元素”式的竞争向全球价值链的“集合”式竞争转变,对世界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西方学者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许多观点不一的国际化理论。如20世纪60年代初Slephen H.Hymer等的垄断优势理论,20世纪60年代中RaymndVemong的产品周期理论,20世纪70年代中P·J·Buckley M.casson.A.M.等的内部化理论及J·H·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这些理论都是以发达国家为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经营方式和投资区位及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了理论解释。但是,这些理论存在的缺陷是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缺乏普遍性,而且对后发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没有针对性。
随着人们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的高度关注和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的深入探索,又开始出现了不同视角的关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理论,形成了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简述如下:
整合优势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跨国发展基础在于企业对资源、技术、市场的整合能力,整合优势使企业的跨国成长成为可能。该理论将整合优势界定为通过要素整合所形成的一种获得性优势或竞争优势。
关系网络理论认为,经验知识是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和进入过程的决定性因素 。同样企业从其国际关系网络中获取经验知识是关系网络影响企业国际化的核心机制。在关系网络中,企业通过网络成员的信任和互动能够获取企业国际化所需经验知识并且可能创造新的知识,通过这种知识创造企业将获取更多的企业国际化的获利机会。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要追求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个体的利益,企业的管理活动要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展开进行,只有兼顾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企业才能在长远的发展中获得个体的最大利益。
这些理论的共同点在于分析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的优势来源及其实现的途径,只是分析的结果不同罢了。但这些分析的理论体系不够完善,要从全球链的视角来丰富和完善企业国际化理论,必须解决三大关键性命题:一是要回答企业国际化与全球价值链之间的基本关系;二是用全球价值链的视角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的基本动机、经营方式、投资区位和发展模式;三是全球价值链的视野分析企业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试图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2企业国际化是企业价值链向全球价值链的延伸
20世纪80年代中期波特(Porter,1985)提出公司价值链理论,将公司的整体经营活动分解为一个个单独的、具体的活动,这些活动处于不同的生产环节,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因为每个活动都创造价值,所以波特把这些活动称为价值活动。价值活动又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具体包括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支持性活动包含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这些活动彼此联系,形成公司价值创造的过程。从这一理论出发,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就是将企业价值链的某些环节向国际延伸的过程,企业价值创造的活动环节的分离与空间的重组,为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提供了组织保障。
2.1企业的对外贸易阶段。作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企业主要是通过对外贸易活动的形式进入国际市场。企业仍未达到经济规模,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国内市场相对饱和,竞争激烈,而且企业的资本或技术等生产要素存量仍未超过企业达到规模经济的投入量,这时企业一般通过对外贸易的方式将产品输出到国际市场销售。这时,企业的营销环节突破国家边界,形成了营销环节的国际化。当然,企业的对外贸易活动还只是营销渠道的延伸,并没有明显的分离特征,但正是将企业的营销渠道向国外扩展,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嵌入了全球价值链的网络之中。营销渠道既是产品的出口通道,又是各种信息和知识资源传输的纽带。企业采取直接出口方式,有利于企业熟悉国际商务环境,积累国际经营的经验和知识,扩展企业的关系资源,为参与和推动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2.2企业的契约进入阶段。企业通过契约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是企业通过签订契约的方式向东道国企业提供技术、工艺、管理、销售渠道等。当企业在技术工艺、管理或销售渠道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企业的资本资源又相对不足,同类技术工艺在国内市场面临淘汰转产的情况下,企业有可能以契约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一般有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交钥匙”工程、管理合同和国际BOT等方式。企业采取契约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是将企业无形资产嫁接于国外企业的价值链之中,可以理解为企业的支持性活动向国外分离的过程。
2.3企业的对外投资阶段。一般而言,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才具有国际化的特征。当企业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密集,国内市场趋于饱和,企业一般通过对外投资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对外投资的方式既有独资的方式,也有合资的形式。如果企业的企业在东道国家具有鲜明的先进性,为防止技术的外溢,获取更多的垄断利润,企业一般采用独资的方式进行国际化经营。若企业的企业优势在东道国家并不十分明显,当务之急是要打通国际市场通道,或是获取东道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企业适合采取合资的形式开展国际化经营活动。
3价值链视角下企业国际化的基本范式
3.1分析框架的构建
美国哲学家库恩于1994年将“范式”的概念引入科学领域后,范式一词已被用来描述一种广义的模型、一种框架、一种思维方式或者一种理解现实的体系。用全球价值链来分析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必须构建合适的分析框架,以便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作系统分析。
基本假设。假设在自由贸易的环境下,各国之间不存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各国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法则自由进入世界市场。假设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只包括供应、生产、销售和服务四个价值链组成,分别表示为A1、A2、A3、A4。而且投入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四种生产要素,分别表示为B1、B2、B3、B4,值得强调的是,在这四种生产要素中,技术要素具有累积性,即技术的重复投入,并不减少其实际存量,甚至还有可能增加(如技术的反复应用,有利于改进和完善)。企业的每个价值链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同,所以形成了企业一定时期的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和既定的产出。由于生产要素的结合性与组合性,企业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可以导致企业不同的产出,所以通过调整和优化价值链与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导致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由于存在风险的差异性,企业在两个市场上经营的交易成本是不一样的,用C1、C2表示,一般情况下,在国际市场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要高于国内市场,所以C1<C2。
3.2模型分析
3.2.1企业出口的情况
当企业只有生产能力的过剩,仍未达到规模经济状态,企业内部各类生产要素按照原的比例配置,没有相对密集的生产要素。当国内市场高度饱和或是国外市场的同类产品的价格更高,因此,企业通过出口的方式成为提高企业利润的有效措施。但由于国际市场相对国内市场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当企业出口部分的收入大于因出口增加的交易成本,那么企业的出口仍然有利可图。
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经营的利润函数可以表示为R1=p1Q1-C1(p1为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Q1为在国内市场上的产量)
如果企业先将过剩的部分产品向海外出口,设国外的价格与国内销售的价格相同,那么利润函数为:
R=p1(Q1+△Q)-(C1+△C),△Q为出口的数量,△C为出口引起的交易费用。
经整理得R=p1Q1-C1+p1△Q-△C
只要(p1△Q-△C)>0,那么企业的出口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增加。也就是说当出口部分的收入大于因出口增加的交易费用,出口对企业有利。
3.2.2企业契约方式进入的情况
在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中,企业所投入的四种生产要素中,除技术要素外,其他三种要素基本上遵循“生产引致消耗”的原则,只有技术在质和量上呈不断优化的态势。随着企业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技术要素更加密集,使企业内部的生产要素越发呈现非均衡结构状态,其中,技术要素处在要素系统中的极端。在企业达到经济规模的条件下,处于顶极分布的技术资源存在着浪费,导致企业技术维持成本的上升,而且削弱了企业技术研发的积极性。这时,企业进行技术要素的再投入已成为充分利用技术要素的必然。由于技术的依附性(即技术总是依附于有形资产才能创造价值的特性),因此,在企业价值链中,技术含量大的价值环节进行空间分离已成为企业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最佳选择。价值环节的空间分离有两种路径:第一是在本土国家的投资;第二是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在本土投资是剩余技术要素的吸收利用,在国内市场潜力较大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考虑投资。但是在国内营销渠道畅通的情况下,国内投资应该说是一种外延式的扩大,它必然带动要素比例不变情况下的规模“复制”。企业在缺乏国际投资经验的情况下,国际市场的交易费用大幅提高,使企业通过契约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变得更加现实。以技术许可的方式就是典型的技术要素的空间分离的结果,企业会在技术许可中将技术要素的过剩加以充分利用,而获取规模经济之外的报酬。
3.2.3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当企业的资本、技术等要素均出现密集状态,在企业达到经济规模后,国内市场趋于饱和。资本和技术的双重浪费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因此,企业会将资本和技术两种过剩的生产要素向海外转移,并利用国外的优势资源,形成自身的相对优势。这种优势的源泉缘于企业价值链的重构,调整和优化了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和管理上创新,产生了一种更加高级的生产函数。当然,企业将价值链的部分环节向海外转移同样面临多种选择,本文重点讨论独资与合资两种形式。
在东道国家,如果资本要素相对于技术要素更加充裕,资本的价格(利息)相对偏宜,那么企业更倾向于独资。在这样的条件下,东道国家有两种特征会引起投资企业的关注:第一是东道国家的融资成本相对于技术成本低;第二是东道国家的技术资源稀缺,一旦通过合资的方式会导致技术外溢而使企业的垄断利润丧失。往往这样的东道国家的企业的技术实力普遍较弱,就是通过合资的方式也为投资企业带来新的技术支持。中东一些国家就属于这种类型的东道国。
另外,在东道国家如果技术要素比资本要素更加密集,技术的价格相对低廉,那么企业更倾向于合资。因为这样可以利用东道国家企业的原有资产与转移的生产要素相结合,减少企业融资的成本,缩短企业的建设周期,能使企业快速占领外国市场。同时,由于东道国家的技术环境良好,企业的技术水平整体较高,与该国的企业进行合资,可以实现技术的升级与改造。另外,企业通过海外购并的方式能够迅速打通世界市场的销售渠道,为企业在海外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快速升级提供了商业基础。例如,我国的万向集团于1998年以42万美元的低价收购了美国舍勒公司的品牌、专利技术、专用设备和市场网络,使万向继舍勒之后成为全球万向节专利最多的企业。
3.2.4国际市场特殊需求的例外情况
企业是基于需求而产生的,当国际市场上存在某些地域性资源性特产的强烈需求的情况下,会拉动具有本产品资源的国家或地区的产生。这些企业从产生之日起就面向国际市场。这种企业称为天生国际企业,即没有经历从国内发展成熟到向国外投资的渐进过程,而是跨越国际化发展的某些阶段甚至建立之初面向国际市场的企业。供应条件而供应商为数不多某些企业自组建之日起,就专门针对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特殊需求而进行国际化经营。这种情况一般缘于各国的自然资源的禀赋差异和需求的差异性,虽然比较少见,但确实存在,比如在新西兰海鲜行业中也存在天生国际企业,虽然海鲜行业通常被认为是传统行业。
4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内部机制
4.1技术要素的极化增长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力条件。通过上文的分析,企业国际化是建立在内部生产要素的非均衡结构的基础上。在企业达到规模经济后,这种生产要素的非均衡分布对于企业而言是生产要素的浪费。由于技术要素的特殊性,在一般企业中,当达到经济规模以后,由于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技术要素的浪费成为大多企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因此,企业内部价值链中技术最密集的环节率先具备了向外分离的机制和条件。
4.2技术要素的先进性是国际化经营企业具有的优势来源。由于技术的依附性决定了企业向外投资还必需与其他有形资产相结合,那么有形资产的来源问题成为决定企业向外扩张的现实因素。同时,技术的稀缺性和垄断性,自身对其他有形资产产生一定力度的吸引。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于技术的先进性和新颖性的程度,它们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企业拥有的技术越先进,对外部的有形资产的吸附力越强,一旦企业向外投资所需的其他资源变成易得状态,那么企业向海外扩张的条件相对成熟。所以高新技术企业向外投资的动机比其他企业更强烈。
4.3国际化经营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成为决定国际化渐进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国际市场相对的风险和交易成本更高,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向外分离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制约,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的变化而导致企业“水土不服”。尤其是东道国家的文化差异为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造成重大威胁。因此,企业拥有技术的先进性和国际经营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成为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决定了企业国际化一般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即企业一般先采取对外贸易的方式,接触和熟悉国际市场;然后可以通过契约等松散形式进入国际市场,当国际经营的知识和经验日益成熟,企业开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全面融入国际市场。
4.4技术的极化程度或国际市场的特殊需求是天生国际企业形成的必要条件。对于某些特殊性的资源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存在需求,而由于各国的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需求国家没有相关产品的供应,于是促使某些企业专门为了国际市场的需求而存在的,所以天生国际企业大多产生于高新技术行业和一些特殊的传统行业。
参考文献:
[1]欧阳.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6(2).
[2]冯奎,莫郁.全球价值链与企业的国际化战略[J].生产力研究,2008(5).
[3]易志高.中国企业国际化的M-I-V战略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7).
[4]王莉.基于整合优势的中国企业国际化分析框架[J].商业时代,2008(22).
[5]郑准,王国顺.基于关系网络视角的企业国际化成长模型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4).
[6]李卫宁,冯社浩,尚航标.天生国际企业定义及形成动因[J].企业经济,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