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环境中的景观设计

2009-04-28 07:48
科技经济市场 2009年3期

孙 娟

摘要:园林是自然的一个空间境域,通过园林形象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陶渊明用“采菊东篱下,悠然间南山”来体现景致的恬淡意境,所谓“景”体现了造园的艺术与构思。园林环境之中的景观是构成整体环境的一条纽带,优美的景观设计给予人们赏心悦目的享受。本文从更进一步的角度,探寻园林景观的艺术手法及形式内容,并随着现代景观发展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造景环境;公共空间要素;共享景观;辅助元素

园林景观是一种物质财富,把山、水、植物和建筑等组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创造丰富多彩的景观,造景是园林景观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在园林中造景狭义上可以理解为景观设计,其包括园林之中所有构成部分,最终形成共享景观。造景就是通过人工的手段,利用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种要素造作所需要的景观。“景”是园林的主体,所欣赏的对象。自然造化的天然景是没有经过人力加工。像大地上的江河、湖沼、瀑布林泉、古树奇木、斜阳残月、花鸟虫鱼等,都是天然景,却都是园林造景时可以充分利用的直接条件,善于利用这种环境条件,更好的创造优质景观和改造我们的生活居住空间。

园林的造景方法多种多样,都是构成景的空间要素。中国自南北朝以来,发展了自然山水园,园林造景常以模山范水为基础,“得景随形”、“有自然之景,得自然之趣”、“虽有人作,宛自天开”。造景的方法大体有以下九种:

(1)挖湖堆山,塑造地形,布置江河湖沼,僻经筑路,造山水景;

(2)构筑楼、台、亭、阁、堂、馆、轩、榭、廊、桥、舫、照壁、墙垣、梯级、磴道、景门等建筑设施,造建筑景;

(3)用石块砌叠做山、奇峰、洞壑、危崖,造假山景;

(4)布置山谷、溪涧、乱石、湍流,造溪涧景;

(5)堆砌巨石断崖、引水倾泻而下,造瀑布景;

(6)按地形设浅水小池、筑山石喷泉、放养观赏鱼类,栽植荷莲、花草,造水石景;

(7)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布置群落以体现林际线和季相变化或突出孤立树的姿态,或者修剪树木,使之具有各种形态,造花木景;

(8)在园林中布置各种雕塑或与地形水域结合,或单独竖立,成为构图中心,以雕塑为主体,造塑景;

(9)在园林中布置各种建筑小品性设置,使其与园林景观相结合,在园林中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为游人提供文化休闲和公共活动的方便,以建筑小品为园林环境的点缀和装饰,造饰景。

所有的造景手法从现代的园林设计中可以理解为“公共空间要素”。正如提及的园林环境建筑小品性设置,园林小品是指园林中体量小巧、功能简单、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造址恰当的精美构造物。例如一樘通透的花窗,一组精美的隔断,一块新颖的展示牌,一盏灵巧的园灯,一件构思独特、功能齐全的小憩座椅,湖边的汀步等,这些小品一般都具有简单的实用功能,又具有装饰性的造型艺术特点,在园林中含有空间组合上的美感要求,与整体园林环境协调一致。

借景是中国园林景观艺术的另一个传统手法,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之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这种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中国古代早就运用借景的手法了。计成在“兴造论”里提出了“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等基本原则。岳阳楼近借洞庭湖水,远借君山,构成气象万千的山水画面;杭州西湖,在“明湖一碧,青山四周,六桥锁烟水”的较大境域中,“西湖十景”互借,各个“景”又自成一体,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等。古往今来,借景言志的手法随处可见,成为我们在园林设计中最要学习的典范,巧妙利用自然的或相互存在的环境,在造景中使景点可以相互联系,脉脉相通,创造情景交融的园林景观。

借景艺术手法的运用,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近借,在园中欣赏园外近处的景物;

(2)远借,在不封闭的园林中看远处的景物,例如靠水的园林,在水水边眺望开阔的水面和远处的岛屿;

(3)邻借,在园中欣赏相邻园林的景物;

(4)互借,两座园林或景点之间彼此借资对方的景物;

(5)仰借,在园中仰视园外的峰峦、峭壁或邻寺的高塔;

(6)俯借,在园中的高视点,俯瞰园外的景物;

(7)应时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节或一天中某一时刻的景物,像借气象景观、植物季相变化等动态景观。

这些借景的手法或类型,丰富了园林设计的内容,是园林造景的辅助元素,但不可缺少,其延伸和增添了景色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随着园林环境中的景观设计手法或形式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无论是运用造景或是借景方法林进行的创作,即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创造一个使人们生活、居住空间更人性化的社会。体现在现代的园林景观环境之中,成为现代园林发展趋势,形成一种“共享景观”现实观念。这也是中国古典景观园林向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和创新,园林景观更面向群体化,成为全社会共享的精神文化,满足了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社会交流的心理需要,在大空间里围成使人亲切安宁的小环境,在自然的风光景色中为人们提供高度现代化的生活、休闲、观赏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园林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