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09-04-28 09:55陈雅蓉
中小学校长 2009年4期
关键词:情境思维设计

陈雅蓉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的诱导语言,是传授知识的媒介物。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还能促使教师了解学生。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一、课堂提问现状中的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但静观课堂的这些变化,师生互动更多地有其形式而无实质。其中,教师课堂无效提问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浅显琐碎问题过多,没有方向性:二是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三是提出的问题不科学,或太浅或太难,或可有或可无,无层次无坡度;四是候答时间过短,学生无法充分思维;五是教师评价枯燥,给予学生的反馈缺乏针对性。

二、什么是有效性提问

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提出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使问题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搭建课堂教学活动的脚手架。

三、优化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1、读透教材,巧设问题

教师在设计问题前,首先要深入思考教学内容,透彻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基础,以教材为基础设计问题。具体来说,问题设计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二是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三是用问题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

2、优化问题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好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助燃剂”。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设计符合本堂课的问题,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问题的“六性”,即趣味性、启发性、层次性、整体性、深刻性和开放性。

(1)创设趣味性问题,激发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问题情境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只有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才能引导学生在拟人化的世界或者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知识、实践操作,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2)设计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因此,教师所设计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教师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猜测: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它?可以观察这个平行四边形,也可利用你手中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教师通过这些有序的启发提问,给学生提出了探索的方向,使课堂教学更加顺利,更有成效。

(3)设置层次清晰又具整体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当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教师应当降低思维的难度,即铺设阶梯,逐步深入,围绕某“总问题”设计一些“子问题”作铺垫。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精心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层层递进、有层次、有节奏、前后衔接、相互呼应和逐步深化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学生围绕“总问题”,逐步深入地开展探究活动。

(4)设计深刻性问题,促进思维拓展。学生中不良习惯的表征之一是眼高手低。尤其是在数学课上,他们往往热衷于大题、难题,忽视对小题的思考与研究。为此,教师要适时地从小题研究入手,并进行拓展性的“问题”设计,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取得“小中见大,揭示规律”的教育效果,这就是“问题”设计的深刻性。这样的素材其实很多,如在一条线段上取两个点,可以得到几条线段?取n个点呢?如果把线段换成角呢?又如三条两两相交的公路,要建一个加油站,使加油站与三条公路距离相等,请你选点,有几种选法?

(5)设计开放性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开放性问题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认识结构的推动力,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例如,六年级“数的整除”的复习课“在2、4、5、8、12中,你认为哪个数与众不同”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动脑思考,检索已有知识,为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实现“再创造”做好了充分准备。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调动起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活起来了,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合理运用等待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学会使用等待这种技巧。一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时间;二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应该等待足够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路。

研究表明,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如果只给学生一、二秒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并在学生还没有想好时就重复问题或请另外的学生回答,其结果是使学生对回答问题失去了信心,弱化了学生的思维,从而达不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相反,如果教师使用了等待这种技巧,学生在答问中就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一是学生会做出更长的回答,他们的答案容量会随着回答问题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二是会有更多的学生自愿回答问题,一些后进生参与回答问题的次数会增加:三是学生的回答会更具有分析性、创造性和评价性,并且学生还会出示更多的论据,在提出论据之前或之后也都会对推理过程进行说明;四是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现象有所减少;五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就感明显增强。总之,合理的等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并且会激发更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

四、合理反馈激励,促进提问升华

1、加强引导技巧,提高提问实效

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设计得十分巧妙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却“启而不发”,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问题提出之后,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或进行了引导,但“启而不当”、“启不得法”。只有“启而得当”、“启而得法”,课堂提问才不流于形式,才能落到实处。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方式优化提问:

(1)铺路架桥。当学生思维暂时受阻,无法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时,教师应及时铺路架桥予以疏导。当有些问题因为难度太大,学生一时无法讲清时,教师要适时架梯子,在终结性问题的前面,补充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

(2)指点迷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时会出现“东拉葫芦西扯瓢”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适时地给予学生引导,为其指点迷津,使其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2、合理激励,提高积极性

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提问的实效性,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1)要信任、尊重学生,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2)要赏识激励每个学生。人需要赏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不例外。学生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从而自身产生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其闪光点,对于正确的答案或想法要大加赞赏,对于错误的回答,也不要一棒子打死,全盘否定,也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给予积极的肯定,并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认识并纠正错误,只要纠正对了就要赞赏,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以利再学。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动态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灵敏性。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在课堂提问中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适当的提问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导向性,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脚手架。

责任编辑:杨雪翠

猜你喜欢
情境思维设计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BUBA台灯设计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有种设计叫而专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