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亚平
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力实施素质教育,我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我们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改革学生评价体系为突破口,以新课程建设为载体,以校本培训为抓手,强化教师专业成长,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凸显学校引领作用,努力构建与新课程建设相适应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公正、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
一、操作规程坚持多方位参与原则,在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中凸显学校引领作用
1、紧扣主体评价的五个环节,确保操作过程的规范性
2006年11月,我校结合多年学生评价工作经验,根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制订了《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把六大方面分成17个评价要素40个评价点,严格按照“个人自评一同学互评一教师参评一班级评定委员会认定一结果反馈”环节,实施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定。同时,我们在《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学分管理实施办法》中,根据各学科特点对各项评定指标赋予具体的权重,规范了学分认定的基本程序。学分认定以修习模块为评定单元,以过程评价与模块学习测试为主要依据,其中过程性评价项目有:修习课时、课堂表现、平时测验、完成作业、认知与情感态度。学生如对本人或他人的评价结果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向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申诉或举报。
2、提高学生“成长记录袋”使用率,确保体验活动的真实性
学校结合省教育厅下达的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及具体要求,编制了统一规范的成长材料收集细则和目录规范,从高一开始就指导和帮助学生平时养成将体现个人素质成长的附件材料收集起来的习惯。记录袋所放内容包括6份《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学期)和1份总评价表,这是硬性材料。同时,需有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突出表现的材料,这些材料具有印证性,属于附件材料;内容主要包含《学生模块学习过程评价表》《学分认定登记表》《军训学分认定表》《社区服务记录表》《社会实践学分认定表》《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表》《体质健康标准登记表》、参加各类活动获奖证书复印件、探究实践活动记载、各类作品记载、学生自评互评记载表等等。这一环节主要是重视事实和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素质发展过程的各种显性与物化材料,确保评价具有科学性。所有材料一般一学期统一添加两次,平时记录袋统一保管在学校档案室。
3、注重评价的多层次参与,确保评价结果的权威性
我们按上级要求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和组建班级评定委员会,要求各职能处室对省教育厅规定的评价内容结合校情作进行细化。例如,在评价内容细化处理中,就公民素养而言,包括参与社区活动情况、承担社会义务和公益责任、帮助孤寡老人或困难邻里、遵守公共秩序与维护社会安定等。校长室、校政教处、教学处不定期对各班级评定的结论进行抽样复核与审查,保证评价活动具有公开论证意义和科学衡量价值。
二、课程建设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为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打造多彩的实践平台
1、在开全开齐规定课程基础上。创新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我们先后开发了二十多种校本课程,供学生自主选修,打破常规班,组建选修课教学班。对《人口教育》传统项目予以完善,提高《每周一歌天天唱>和<课间音乐欣赏》的系列性,不断赋予“歌咏节、艺术节、体育节和科技节”时代特色,深化《海洋资源和海洋保护》课程的现实意义,弘扬《京剧艺术欣赏》、《楹联鉴赏》等课程的民族传统文化,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等知识。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在各年级开设选修内容,如文学创作与欣赏、常见应用文写作指导、中外名著欣赏、《红楼梦》赏析、同窗格言的撰写与赏析、数学奥林匹克、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活、唐诗鉴赏、宋词鉴赏等等。开齐开足艺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综合实践等学习领域的科目、模块,认真组织教学,确保学生修足课时,修满学分。
2、在落实“三维”目标基础上,拓展社会活动空间,满足学生认知情感的发展需求
采用假期社会调查和学期中“社会实践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社区服务卡制度,规范学生社区服务活动。每年秋季,30多辆大客车满载着如东中学高一高二师生,浩浩荡荡奔赴黄海汽配公司、通用机械公司、如东电信局、如东工商局、金太阳油脂公司、如东铁链厂、亚振家私公司、如东消防中队、巴大饲料公司、洋口港开发区、如东经济开发区、大豫镇、兵房镇、南通市珠算博物馆等十多处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回来后,学生们需要参加写论文、搞演讲、说感受、办影展、编报纸等多种竞赛活动,深化认知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3、在开设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课时计划,满足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发展需求
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运用,应该渗透在平时各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校要求每位教师每个学期拿出6-7个课时来进行“选题指导、中期汇报和成果展示”。“选题指导”安排在第一学期末,“中期汇报”安排在第二学期初,“结题展示”安排在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后。这样循环后,能确保学生在假期进行的社会调查访问、收集整理的资料乃至撰写的研究报告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展评。高一高二阶段,语、数、外学科各利用30个课时,促使每个学生通过各自学科两个课题的研究,拿到2个学分;其他学科各有一个专题类课题,各拿到1个学分。由此,使整个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的15个学分和288个课时得到有效落实。
4、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基础上,融合各类教育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需求
多年来,我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深受学生喜爱,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绿岸文学社、各类兴趣小组以及学生会、共青团等社团组织所开展的活动,与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与假期中的社区服务紧密结合。本学期我们以培养学生责任感、荣誉感为导向,以3月学雷锋日、三八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五一、五四、端午节、七一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以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等为教育阵地,以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为体验形式,开展各种主题鲜明,反映时代特点、学生特性、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成立于1985年在20世纪九十年代就被评为全国百家示范文学社团的绿岸文学社,在省级报刊累计发表作品3000余篇。这些活动促使同学们锻炼了才干、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也让他们在综合素质评价中拥有了许多生动而真实的个性化
材料。
三、校本培训强化教师专业成长,为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多元的智力保障
1、提高课程有效性
以抓实有效性课堂教学为基础,强化行政管理和教学研究紧密结合促使教师通过富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力保单位时间内学生素养在实施课程标准意义上获得发展与进步。
多年来一直坚持“夯实基础、凸显能力、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指导思想。克服集体备课中的形式主义,严格执行“四定”“六步”的规范要求。积极开展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各类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要求全体教师坚持“三个必讲三个不讲”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难点必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力求减少对学生学习的时空占用,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有效的思维时空。查常规,促常规,推广成功经验,引领教师聚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2、以科研促发展
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为抓手,构建以综合性为特征的规范化课堂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引导教师把课堂评价的注意力集中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上来,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力保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有效培养。
我校承担的江苏省重点课题《重点高中综合性课堂教学研究》和《运用电教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都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一核心,引领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题通过整合“知识、思维、能力、情感”等教学目标,融合“教材前后和课堂内外”等教学内容,聚合“探究、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引领教师探寻各学科的综合性课堂教学规律,变注入式教学为探索式教学,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突出培养学生能自主、善合作、会探究的综合性学习能力,构建以综合性为特征的规范化课堂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教学研究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素质评价标准的变化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以德育促成长
以创建生态型德育特色为重点,建构以“师生道德发展与整体生态环境互动生成”为特点的和谐教育模式,把学校教育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和作用摆放到头等重要位置,力保全体教师始终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和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发展观。
我们坚持不懈地探寻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规律和中学生成长规律,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为目标,以铸魂立根教育为主线,以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中学生态型德育的实践研究》为抓手,以活动作为师生体验德育和提升素质的载体,让师生在共建共享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德性、智慧和能力,不断地获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实施综合素质的评价过程中,我们努力实施好“三个教育”,营造出“四个环境”,始终做到“五个坚持”,努力建设生态花园、精心构筑和谐家园、着力营造志趣学园、全力打造多彩乐园,用创新的理念共建师生和谐发展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樊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