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涛 孙明贵
文章讨论了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多种方法,得出客观评价方法是进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方法。
This article has introduced some evaluation methods for enterprise technic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impersonal evaluation method is the essential manner.
目前,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许多企业试图通过收购国外企业的技术以快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但是众多的失败案例证明,简单地吸收别人的技术不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好方法,努力从企业内部角度提高创新能力才是关键。
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所具有的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各种“才能”、“技能”和知识的综合,其具有隐含性、系统性与相对性的特征。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本身就存在着不可外显的特性,称为隐含性。主要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能以非常明确的形式完全表达出来,这是作为企业能力资产最难以处理也是难以模仿的地方,鉴于此,评价的难度加大。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研发、管理、生产、工艺、市场等多方面相关能力的一种综合,需要各个方面的相互配合才能发挥高效效果、达到期望的目标,这就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性。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否先进、是否具有竞争力,它总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同行、相对于市场的创新能力,而不是无限制、无目标地发挥创新能力,因此相对性是创新的一个重要特性。
2各种评价方法
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凝聚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智慧,形成了不断更新的方法和思路。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和公认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2.1层次分析法
又称AHP法,它是由美国运筹学家沙旦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将评价体系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并在各个指标上设置不同的权重,最后形成综合评分。这种评价思路奠定了当代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逻辑和路径,融合到了多种方法中。
2.2模糊分析方法
模糊数学是根据人类思考的模糊性而创造出来的,其在人类进行主观评判的领域中解决人类主观评判中的模糊性的应用也是必然的。例如,吴永林等人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
2.3灰色综合分析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际评价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主观判断的现象,于是带来了评价的两个特性:一是评价的模糊性,二是评价的灰度,前者已经成为一种重要方法,而后者 —灰色综合评价方法也已经被学者们演绎出来了。灰色综合分析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确定评估灰类,将分散的专家评价信息描述成属于不同评价灰类的向量,最后对向量进行单值化处理。
2.4熵值法确定权重的客观赋权 法
熵值法是根据来源于客观体系的信息,通过分析各指标间的联系程度及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来客观地决定指标的权重,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
2.5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其目的是浓缩数据。主要应用于寻求基本结构、数据化简。杨宏进运用了“相关分析”方法;而李宗璋、林学军应用了因子分析法对不同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因子分析的关键点是利用客观数据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获取客观结果。
2.6综合评价方法及其他
在评价方法的具体应用上,不同的专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或者创造了多种不同方法综合使用的方法来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例如,毕建国等运用了集合、权重和模糊数学方法;曲国禹等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对他们设置的 3 类指标进行量化评价;郑春东等采用了综合指数法;马宁等提出了以打分卡为形式的技术创新能力审计基准;康凯等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多层次的分解评价模型;卢怀宝等提出了测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二次相对评价法;白彦壮等将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和模糊综合评价整合为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陆菊春等使用了密切法;梅小安等运用了弱势指标倍数法;赵林峰等则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应用到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中。
3各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评价方法是多样的,而且各有优势,实际上由于方法本身的难以比较和评价目的之间的差异,对于评价方法的好坏评判和取舍是相当艰难的事情,而这也正是目前出现众多评价方法的原因。不过有一个基本的趋势是: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进行评价,以弥补不同方法的缺陷,扬长避短。表 1 说明了部分评价方法之间的简单比较。
另外,有研究者就多种综合评价方法之间的优劣比较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选择综合评价方法的“保类、保序、保距性三原则”。他们通过运用序号总和理论、众数理论和加权平均理论等提出了层层排序的方法。所谓“序号总和理论”是指把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下的排序序号相加, 得到序号总和,按序号总和从小到大的排序即为最优排序,当序号总和相等而无法排序时,可按众数理论确定其位序。
也有研究者利用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的实证数据对因子分析法、熵值法、AHP法、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等4种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客观赋权综合评价法优于主观赋权综合评价法;客观赋权法中的因子分析法(数据标准化)优于熵值法、AHP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
同样,还有研究者也利用上市公司的业绩数据对多种综合评价方法即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AHP、TOPSIS、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了实证比较,表明因子分析方法作为客观赋权法再次验证了其优良的客观特性,是适合对上市公司业绩进行评价的优良方法。
4结论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所依据的理论体系是由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和综合评价研究的特点、规律和原则等多种理论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评价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体系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这些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客观、超前和相关四大原则组成。
从实际评价的分析来看,评价方法的差异就在于评价过程中基于主观还是基于客观的差异:客观评价方法对于客观数据具有天然的优势,而主观评价法则适用于那些需要加入人们的主观要求的评价内容。
不同的评价方法的差异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也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从实践角度来讲,具有客观数据的情况下,采用客观评价方法更具有贴近现实的意义,也更能体现实际情况,更能够提炼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本质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吴永林.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4(3):19 – 21.
[2] 白彦壮,赵广杰,王波,等.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灰色综合评价[J]. 天津大学学报,2006(6):288 – 292.
[3] 杨宏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J]. 统计研究,1998(1):53 – 58.
[4] 李宗璋,林学军. 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 科学管理研究. 2002(5):8 – 11.
[5] 毕建国. 试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J]. 机械管理开发,2000(2):49 – 51.
[6] 胡恩华.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J]. 科研管理,2001(7):79 – 84.
[7] 郑春东,等.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中国软科学,1999(10):108 – 110.
[8] 马宁,官建成.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审计内容和审计标准[J]. 中国软科学,2000(5):80 – 85.
[9] 康凯,邢静,张会云,等.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1(1):30 – 35.
[10] 陆菊春,韩国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密切值法模型[J]. 科研管理,2002(1):54 – 57.
[11] 赵林峰,周翔,杜宇,等.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DEA综合评价[J]. 中国科技论坛,2007(6):49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