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朗读的现状及对策

2009-04-27 10:03廖华锋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4期
关键词:品味语感境界

黄 萍 廖华锋

所谓“语感”,就是指对语文的感受、认识和把握能力,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是培养语感最常见的训练方式。如何加强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形成学生的语感,笔者在此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语文课堂的朗读现状

(一)朗读的时间不充分。传统的"讲问教学"充斥于语文课堂,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

(二)朗读的目的不够明确。读前没有作要求,读中没有作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去读,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缺乏目的性。

(三)朗读指导匮乏。在朗读教学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常见教师在分析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某某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熔“导”、“练”于一炉,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

那么,教师要掌握怎样的教学技巧才能把学生引入最优的朗读情境,进而形成语感,让语文教学重新焕发出它应有的风采呢?

二、具体的对策

(一)着眼于语言感悟,读中带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叶圣陶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朗读是学生走进文学殿堂第一步,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和语感形成的规律。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读的情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读,在读中不断感悟。但现实中,很多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教学,常常是还没让学生来得及进行语言朗读,就直奔教学主题了,没有起码的语言直觉感受,学生的语感如何培养?因此,必须让我们的学生放声朗读,感受言中之情,领悟弦外之音。比如诗歌类教学:阅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舒婷的《致橡树》,可让学生先听读(录音朗读或范读),再细读品味,其柔美与含蓄的风格与文气就可感,感情蕴藉而略带哀愁与委婉刚劲的形象与情怀就可鉴。

又如散文类教学:阅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对于槐树的一段描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学生的感情定会丰富起来,脑海中自会浮现出秋的意味,秋的情调,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也会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朗读中,深刻的内涵,美好的憧憬流入学生心田,而语言上的美感也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之中。

又如:对《沁园春·长沙》的朗读指导,首先告诉学生这首词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写成的,文章在歌颂秋景的同时,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笔者又把诗中的重点句段做了进一步指导后,让学生在感受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境中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例如: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几句的教学时,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高山之顶望湘江的情境,让学生在读中充分体会这种情感。

(二)立足于教学设计,引中促感

培养语感,还必须把语言感知融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笔者曾就《孔雀东南飞》后六节的朗读环节的不同设计情景进行比较:是先让学生默读课文一遍后提问:“这部分表现了焦仲卿怎样的性格?”还是通过朗读,品味感受:“如果你是焦仲卿的话,你会怎样做?及如果你是刘兰芝,你会怎么做?”效果很明显,后一种设计有利于课堂教学纵深推进,有利于学生的语感培育与语感审读所带来的愉悦感,更容易促进学生领悟课文和深刻地感受人物的情怀,继而对作者要抒发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前一种设计,由于跳过语感的审读,直接进入思维的分析,就忽略了语感的培育。因此,语言感悟必须走“先感受、再分析、后领悟;再积累、后运用”的教学之路,树立“语感、文感、象感、意感、情感”的意识。

(三)得益于学生品味,品中拓感

在课堂上立足于语言感知,通过多角度、不同程度的语言揣摩,以言语作为手段去品读文学作品,品中带思,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与直觉思维力。如鉴赏诗句“感时花溅泪”、“百年多病独登台”,通过品读,感悟其“溅”之境界、“独”之精妙。在实际教学中,就比较容易进入文学作品的内在蕴涵与情感境界,从而拓展了学生的言语境界。

如余光中《乡愁》一课,首先让学生对美丽的家乡进行充分的回忆,文章描述的境界,和学生的感情有某种相似或一致,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当有了活生生的感情和行为,就会令人品味无穷,然后再来读课文,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黄萍,廖华锋,教师,现居广西南宁。

猜你喜欢
品味语感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品味桂峰
品味四季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