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岩
梁衡结合自己作为一名成功记者的职业习惯,总结了记者职业具有多动思维的特点和要求,那就是机敏灵活,求灵求变求动——
记者的任务是向社会抓信息,但是社会上并没有为你准备好现成的信息,要靠你去找、去挖,就好像猜谜语,告诉你“打一什么”,到底具体是什么却不能告诉你。记者所面对的是一个茫然的目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大体会有,具体常无;一定会有,却不一定归你;有时踏破铁鞋无觅处,有时得来全不费功夫。一句话,它是一种不定态、大跨度、自然采集式的工作,随机性很强。
而且梁衡根据职业习惯不同,还把人的思维分为两种——
一种是迟钝型(这里毫无贬低之意,他在体力上可能是能吃苦和勤快的),另一种是灵敏型,记者就属于后一种。
那么,记者思维的机敏灵活到底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梁衡认为机敏灵活含义有二——
一是他始终处于一种警醒状态。嗅觉敏锐如猎犬,耳朵灵敏像天线,头脑就是一个全天候的雷达,随时捕捉机会。记者写稿一半是靠机遇,但另一半却靠你会不会捕捉。
梁衡用“全天候的雷达”来比喻记者的思维特质,形象而准确。在梁衡看来,记者如哨兵夜巡,火警值班,最起码的要求是不能漏报要闻,但是也不能错报新闻。他认为,记者思维机敏灵活的第二个含义是——
他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再好的记者成功率也不会是百分之百,出门采访,可能满载而归,也可能一无所获。采访不到东西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发现情况,修正目标,硬是要在黄土地里刨出一个金娃娃。聪明的记者是有信息就写,没有信息就走,价值大的就写。价值不大的就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端着碗,看着锅。
梁衡认为这种随机应变、把握战机、培育战机的做法,其实反映的就是记者思维的机敏灵活。只要有这种准备,总会有收获。江苏一位记者到江边码头去送人,发现江上大小船只异常拥堵,他便前去了解情况,才知道原来是一场鳗鱼苗争夺大战。这种野蛮捕捞将破坏水产资源,记者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采访回来他立即写成稿件,发表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中央还专门就此发了文件,为保护资源做出了贡献。
这种机敏灵活,贯穿在梁衡的记者生涯中。有一次他到新疆采访,十几天见不到该见的人。一看不妙,立即改变计划扎到基层,到农场,到研究所,甚至火车上,旅馆里,一路急抓,50天带回了14篇稿。就是那一次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当记者就要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
有一些迟钝一点的记者,给他碗里盛上什么就吃什么,桌上还有什么好菜都不会(或者不敢)去看一眼。所以没有灵气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叫灵气?就是灵活机动,不安现状,总想突破,寻求更好,就是肚子里满满地憋着一股灵秀之气,无论何时何地稍稍一点,或者遇有什么由头稍稍一碰,就会跑了出来。文人骚客都有灵气,他们常借一点由头就洋洋洒洒发挥为文。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就像上面那位记者扬子江头日送客),只听得一声琵琶便引出一首《琵琶行》;王勃赴宴,人家虚让了他一下便引出一篇《滕王阁序》,都成千古绝唱。
在梁衡看来,考验记者本事的大小,就是看他肚子里有没有东西,有没有本事找到发挥的由头。在家里等着材料上门是工商登记,不是记者的职业习惯;跑到一个地方去死守一个材料,是哨兵站岗,也不是记者的职业习惯;不能跳出现有的材料,是工人做工,这也不是记者的职业习惯。总之,记者的思维一定要能活动起来,就像大赛中的球类运动员,有球没球,总在时刻准备着随时出击。真正的记者,应当是一个全天候的雷达。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