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09-04-26 05:29王元霜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题目创新能力校园

王元霜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占语文总课时量的1/6。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每年中考、高考。人们对语文学科的作文题目都十分关注。作文如此受到人们“关爱”,可见其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我们乐观。当前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作文教学任务,作为语文教师更应不断地去探索、实践,研究开拓写作教学的新路。以下是笔者在创新作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在作文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从训练时间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上走向课下。克服为文而文的倾向。学生的习作是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自然产物,它有着鲜明的个性,它没有时间限制。学生写作的冲动不会只等到作文课上才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作文时间放在平时,让学生把感触及时记下来,作文课上加工提炼。从而逐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从训练的空间上,教师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宽练习的渠道。

(1)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文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

A、情节扩写。例如教学《卖炭翁》一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语句、情景等展开丰富想象。把这首叙事诗扩写成一篇文情并茂的记叙文。

B、文尾续写。例如:根据《故乡》一文中的结尾,续写50年后的闰土后代的生活情况;根据《小橘灯》一文的结尾,续写解放后小姑娘一家的幸福生活。

C、多向改写。根据课文内容,有的可以改变人物,有的可改变叙述顺序,还有的可以改变体裁。如:《蜘蛛》一文改用第一人物自述形式改写;《驿络梨花》一文按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改写等。

(2)开掘学生的多种器官的作用,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A、表演。利用表演这一形式,把教材中故事和形象性很强的课文编排后表演,学生表演的过程。也是对教材语言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在表演中提高创新能力,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表演后的感受和表现写下来。

B、实验。教师先布置,学生运用课内或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某一科学知识自己做一下小实验,然后鼓励其将实验过程记述下来。

二、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发展其创新思维

(1)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冲破思维定式。例如进行系列作文教学,对同一题目采取多角度选材的方法。如《我的_________》不只写人物怎样关心自己。也可以从人物的性格、脾气、爱好、品行、才能、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作用等方面来写,这样就拓宽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也可采用启发相关联想的方式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如“我”的系列作文,可采用相关联想的方式,完成《我的童年》、《我的秘密》、《我的烦恼》、《我的性格》等,通过相关联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以多样化的作文技法促学生其创新思维发展。教师确定一个题目,学生写一篇作文,是最常见的训练形式,但如果组织对同一主题或题目写多篇文章(一题多作)却能使学生体会作文的灵活性,领会多种不同写法的特点,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A、可变换题目写。对同一件事。学生可从不同角度拟不同题目进行写作,如《登山》可按中心、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受等方面进行写作。

B、从不同角度写。从多角度认识和表达,如《校园》,可以写校园的景色宜人,写过去的校园、未来的校园、校园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写教师的辛勤劳动等等。

C、运用不同的技巧写。可按顺序写,也可以用倒叙写;可先总后分写,也可先分后总写;可开篇点题。首尾呼应。也可由诗句引出活动等等。

三、以民主的指导方式,激发新的创新动机。构建评赏性的评改方法。为写作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保证

教师担任指导协助的角色,使学生理解题目,确定思维方向,减少对学生的约束。教师不要为学生列作文提纲,向学生传递自己心目中的“好”文章。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以减少压力,促进学生大胆地准确表达,写其想写,写其能写,激发写作的创新动机。

教师的评语要具体。有鼓励性、建议性。这样,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怎样修改。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评赏。尽可能多地吸收学生的意见。要重在鼓励。使优生增强信心。差生知道怎样写。要采用张贴佳作、评奖激励、作文发表等方式,进一步推进学生的创新写作。体会成功的感受。

四、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技术加强作文的创新教学

多媒体技术使作文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将写作的内容形象、生动、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对事物进行有序的观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这真切的情境中边说边写。再也不会“没有东西可写了”。丰富了学生的习作内容,降低作文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使作文课充满情趣和乐趣。

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还有待于我们共同去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题目创新能力校园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