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国令
历史是由活生生的人塑造的,人的性格与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综观中国历史上众多的人物形象,千变万化,各具特色。皇帝的开明、残暴、昏庸,历史名人的聪明睿智、博学多才,反面人物的阴险奸诈、反复无常,一般人物的多才多艺、性格奇特,等等,构成一个个复杂的历史画面,也给学习、探析历史人物蒙上一层朦胧的面纱。
暴君秦始皇、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秦始皇奉行专制统治,焚书坑儒、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利用残酷的法律统治人民。隋炀帝骄奢淫逸、滥用民力、开凿大运河、巡游江都、发动战争,扰得天下骚动,民不聊生。有学生发表观点:“虽然他们的暴行确实导致了农民起义,造成了亡国的悲剧,但是用历史的眼光看,他们也有其历史的伟大功绩。秦始皇顺应历史与人民的愿望,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国;创立了皇帝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他在位期间,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等方面的措施,整顿了战国时期各国混战留下的混乱局面,治愈了战争创伤,发展了当时的文化与经济;修筑了‘万里长城以抵御匈奴的骚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商业城镇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巩固了国家统一。他们的功绩也将永载史策,而我们习惯上被他们的残暴遮住眼睛,看不到他们的历史功绩,这是历史学习中的一个大忌。”
明君在众多的帝王之中,比较开明的当数汉武帝、唐太宗。汉武帝在位时期,发动了3次反击匈奴的战争,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稳定了边境;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改革货币制度,大规模兴修水利,发展了经济;重视教育,发展儒学,奠定了儒学思想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基础。他的奋发有为,积极开拓,促成秦亡以来“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唐太宗居安思危,吸取隋朝短暂而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招览了无数治国人才;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开放对外交流,促成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国力强盛的“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他们的这些开明措施,确实被后人所称赞与借鉴。可是,透过他们功绩也不难发现其重大过失的存在:汉武帝连年征战,大规模兴建水利工程,给人民造成沉重的负担;大兴土木,迷信鬼神,滥用酷吏,耗尽文景以来的积蓄,激起多处农民起义。只不过在他晚年认识到错误,及时悬崖勒马,才避免了“秦亡”的过失。唐太宗晚年也逐渐抛弃以前的优良传统,意骄志满,“不悦人言”,言行不一;开始大规模兴建宫室,连年用兵,赋税增多,使老百姓的负担日益沉重,社会矛盾开始加剧。这些过失,学生往往难以发现,教师应注意指导,全面地进行评价。
昏君在人们的思维中,帝王的“昏庸”既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又是吃喝玩乐的象征,是亡国的重要原因。可是,许多帝王虽是政治领域的庸主,却又是文学领域的奇才。南唐后主李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庸之君,不懂政治,不会用人,以至亡国。但他在文学艺术领域却是个天才,精通六经,文章有汉魏风格;洞晓音律,精别雅郑;工书、善画、精鉴赏。他的词个性鲜明,神情生动,王国维以“神秀”给与高度评价。例如《相见欢》中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句子,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
名臣将相岳飞是最受世人关注的历史人物之一,关注的焦点是应该怎样评价他。一种意见认为,他代表当时反抗女真贵族暴政的南宋人民的利益进行抗金活动,阻止了金兵的南侵,形成宋金南北对峙的政治格局,并使南方保持相对安定的环境,促进了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因此,他是一名千百年来受人民尊敬和爱戴的抗金英雄;另一种意见认为,作为抗金名将,他被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形成一个历史悲剧,体现出他具有对皇帝愚忠、不明智的消极思想;而且还曾率军镇压农民起义,是人民的敌人,所以不能崇敬他。
普通人物唐朝著名的“诗仙”李白是学生所熟悉的历史人物。他不畏权贵,傲岸不驯,以豪迈奔放、清新飘逸的诗篇著称于世,受到人们的喜爱。有一位喜欢阅读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我在一本书上读到李白虽然文才很高,但却有一个怪僻:喜欢喝酒。虽然酒后他也能写出佳作,但是却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在生理上影响了他的后代,据说他的儿子还有智力障碍呢。因此应该批判他的这种习惯。”丰富的学识,赢得同学的掌声。
(作者单位:山东省章丘市垛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