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中,演员葛优与形形色色的女子相亲后。最终碰到了舒淇。而现实生活中,相亲这种婚恋方式似乎也成了许多年轻人寻找“另一半”的主要手段,很多人就奔波在相亲这条路上。
一对一相亲:相了120多个姑娘还是白搭
陈剑(化名)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两年多时间内他分别与120多位年轻女子相见,但至今仍孑然一身。以一般人的眼光来看,陈剑的条件很不错:80后、公务员、外表阳光、家境也不差,他有这样的经历似乎不可思议。
“一开始还会对此有点不适应,相亲的频率也不是太高,后来见的人多了,也就有点麻木了,现在基本上每周见3~5个吧。”陈剑说,他最“忙”的时候,甚至一晚上见过两个相亲对象。
见了那么多姑娘,就没有一个合适的?陈剑觉得,还是缘分没到。“总是碰到这样的情况:喜欢我的,我不喜欢;我看得上眼的,人家瞧不上我。”陈剑说,他曾对三个相亲对象有过怦然心动的感觉,但最终没成功。“第一个女孩子也喜欢我,但更多地考虑到现实问题,总觉得自己可以嫁得更好,最终两人分手了。第二个姑娘是因为忘不了过去。而第三个则是因为她爸爸坚决反对,所以最终两人没走到一起。”
每一次失败,都让陈剑觉得,他离幸福很近,就差了一点缘分。“每次快绝望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一个人,让我觉得相亲还是有希望的,还是能碰到喜欢的人。”
相亲大会:当时热闹过后冷清
的确,传统的相亲方式再次成为解决终身大事的途径之一。眼下正是春意盎然,各种名目的相亲大会也是一阵热过一阵。遗憾的是。这种赶集式的相亲活动总体上成功率较低。
目前,记者参与了一个200人左右的相亲大会,参与者年纪从18~40岁不等。在主持人的挑动下,现场气氛还不错,不过每次发起游戏,参与者都只有20来岁的年轻人,嘴巴传物、拥抱夹气球……大玩贴身游戏都毫不抗拒。而眼巴巴看人家玩游戏、赢奖品的都是30多岁的“剩男”、“剩女”,在别人玩的时候,他们有的心不在焉左右顾盼,有的则跟同性坐在一起聊天,有的“相”不下去,干脆提早离场。
为什么会这样呢?任职某国营企业工会的欧大姐给我们分析了一通。由于企业里未婚男女的队伍越来越大,企业领导对此重视起来,让工会定期组织相亲大会,联系其他国企或者大型企业的单身男女来联谊。开始大家都踊跃参与,后来去联谊的人越来越少,最大的原因是“相不到一起去”。
欧大姐说:“20至25岁的年轻人刚毕业,对婚恋事宜还不着急,他们来参加都是抱着玩的心态,‘奔三的人参加的目标很明确,他们是想找对象的,但是心态上又放不开,即便到场,游戏不敢玩,常常也是跟自己的朋友抱团,能有什么结果呢?”
另外,年纪不一样,大家择偶的条件也不一样。“20来岁的单身男女,自然看不上40岁的,但40岁的又想找20来岁的,结果30岁左右的备受冷落。”不同年龄的未婚男女,相亲条件的差异也是让欧大姐甚为头痛的事情。
网络相亲:虚拟世界寻找真诚
据中国红娘网统计,2008年通过互联网寻求婚恋对象的白领人数已超过3千万人。浙江红娘的网上注册会员也有8万多人。很多70后的剩男、剩女,80后的大学生,甚至90后都在婚恋网站、贴吧、QQ群中发布征发相亲信息,“网上网恋+网下约会”已成为时尚的交友方式。
“中国红娘”网发布的《2008中国相亲征婚现象解读报告》认为,“剩男”“剩女”中现代“白骨精”人数最多,另外一些置身特殊行业的女性,如咨询公司、会计事务、广告公司、律师事务所、网站、编辑、记者等,因为特殊的工作性质,也面临婚恋难的问题。
报告还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这使不少女大学生也加入了网上相亲的队伍。成为先结婚、后就业的“毕婚族”。
而网络自身独特的优势也吸引了追求个性、讲求效率的年轻人,中国红娘相关负责人曹先生介绍,网络交友具有开放性,便捷性,效率较高。网上海量的征婚信息正好给难于结交异性的职业人士和一些急于结婚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随意打开一个婚恋网站,无数征友人的照片就会出现在你眼前,点击姓名,就可以了解到会员的资料,你也可以输入自己的要求,借助搜索引擎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一位姓谭的小伙子说,像他这种喜欢呆在家里的“宅男”“宅女”很喜欢用这种方式交友。从事通讯设备的李先生说:“这种交友的方式不会让我有什么心理压力,与传统的相亲方式相比倒不会那么不好意思。”
网络相亲成功的几率究竟有多大,还没有权威数字来说明。但网络相亲,却不乏成功案例。但也有人并不认同这种交友方式,认为网络虚拟,不太真实。从事外贸行业的周先生就坦言,自己不喜欢网络相亲,这样交友不知道人家底细,不如朋友或家人介绍的可靠。网络虽虚拟,但如果能和真诚的网下交流相结合,点点滴滴的积累情感,相信也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