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和攻邪学术思想研究

2009-04-23 10:04赵红霞贾海骅赵凯维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7期

赵红霞 贾海骅 孙 谊 赵凯维

[摘要] 本文探讨了张从正攻邪学术思想。其理论来源于《内经》,明确提出了天邪、地邪、人邪的概念,据此提出治病攻邪论。张从正祛邪理论有因邪致病、论病重邪、祛邪安正三个要点。创立了“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攻邪学说,治法以寒凉立论,提出阴阳损益并进的补益法则,体现出其以攻邪论为基础的补法特点。张从正根据病邪所在的处所,提出了汗、吐、下三法的具体运用,丰富和发展了《内经》的有关理论及方法。

[关键词]张从正;攻邪;思想研究

[中图分类号] R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a)-089-02

张从正(1150~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金睢州考城人。师承河间刘完素,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典籍,颇有研究。崇奉刘完素学说,认为“治病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因此,创立了“六门”、“三法”学说。主张邪气致病论,认为人之所患诸病,均非固有,皆系外来,俱属邪气,所以皆应攻治。在治法上则专主攻邪,并提出了汗、吐、下攻邪三法,如《儒门事亲·补论二十九》[1]所提:“至于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实而不满,可下而已;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满而不实,可吐而已;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邪从外入,可汗而已。然发表不远热,而无补之意。”认为此三法足以治疗各种病证。由于其在临床上常用泻下剂和催吐剂,尤其注意泻下法,故后世称之为“攻下派”。

1 治病力主攻邪

“正”、“邪”早期肇始于《内经》,表现出 “邪气”、“真气”实体性概念,如《素问·离合真邪论》从气候变化对经脉的影响、针刺补泻的方法与候气意义及真邪相合的诊察方法等,论述了真气与邪气的离、合同疾病的关系。对于邪气的分类,《内经》有明确地阐述,认为邪有天邪、水谷之邪、地邪之分。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曰:“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根据人体感邪部位不同,邪气亦有不同种类。《灵枢·五邪》[3]说,“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邪在肝,则两胁中痛”;“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邪在心,则病心痛,善悲,时眩仆”。

张从正祛邪理论取法于《内经》、《伤寒论》,在《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十三》[1]中提出:“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之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故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此为发病之三也。处之者三,出之者亦三也。诸风寒之邪,结搏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或发疼痛走注,麻痹不仁及四肢肿痒拘挛,可汗而出之。风痰宿食,在膈或上脘,可涌而出之。寒湿固冷,热客下焦,在下之病,可泄而出之。”明确提出了天邪、地邪、人邪的概念。认为人之发病,乃是邪气侵犯的结果,无论外感、内伤之邪气是病因,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侵犯人体有虚实两端。“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经实者,络必虚;络实者,经必虚,病之常也。”所谓实,即指邪实;所谓虚,即是正虚。可见病邪侵袭人身,必有正虚之处。但“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已,更甚则暴死。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而邪气已交驰横骛而不可制矣”。所以张从正治病,力主祛邪,提出“汗、吐、下三法,”认为“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可见张从正与《内经》中的病因发病理论是相一致的。

2 攻邪倡用寒凉

张从正治法以寒凉立论。他把疾病原因分为外来客邪所伤(外因)和五志所伤(内因)。他认为,不仅客邪所伤以“火热”独多,五志所伤更以心火为主。如他在《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二十六》[1]中说:“五志所发,皆从心造。故凡见喜、怒、悲、惊、思之证,皆以平心火为主。”又说:“劳者伤于动,动便属阳;惊者骇于心,心便属火,二者亦以平心火为主。”观张从正临床所用之方剂,多取自刘完素。如汗法用防风通圣散、益元散加姜、葱、豉合而为双解散;吐法用瓜蒂散、独圣散化裁为茶调散、三圣散;下法用舟车丸、神芎丸发展为浚川散、通经散、禹攻散等,都是在刘完素寒凉学说的基础上制定的。

3 祛邪具有扶正特点

张从正提出:“《内经》一书,惟以血气流通为贵。”认为人体之常血气本是流通的,邪气侵阻是影响血气流通的根本原因。故在治疗时以祛邪为首要,病邪如得祛除,可以达到恢复血气流通的目的。即其所谓的“陈去而肠胃洁,瘕尽而荣卫昌”。使上下无碍,气血宣通,并无壅滞。张从正把通畅气血作为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方法,体现了攻邪论的保健思想特色。

张从正以攻邪论为基础的补法特点,是根据证型的不同,区别应用补法。“若见证为阳有余而阴不足,热证迭见,当损阳而补阴,用寒凉之品,若见证为阳有余而阴不足,寒证从生,当损阴而补阳,用温热之药。”张从正所强调的阴虚补阴、阳虚补阳之补益大法,不仅批评了当时的温补之偏,其根据《内经》阴阳对立统一、消长平衡理论,基于阴阳不足与有余之相对关系,提出阴阳损益并进的补益法则,体现出张从正以攻邪论为基础的补法特点。

4提出“汗、吐、下三法”的具体运用

张从正认为,人体发病皆由邪气侵袭所致。邪气入侵,必然会出现虚实变化的病理规律。病程长短与病情轻重,皆与邪气有关。要治愈疾病,必须攻其邪气,邪气得以祛除,正气得以恢复,这是他病因发病学观点的基本内容。他认为邪气侵入人体有三个途径,分别来自于“天”、“地”、“人”,并称之为“天邪”、“地邪”、“人邪”。“故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因而提出“汗、吐、下三法”的具体运用。发汗、催吐、泻下是张从正攻邪去病的三个主要方法,并对三法的应用形式有所发挥。“所谓三法可以兼众法者,如引涎、漉涎、嚏气、追泪,凡上行者,皆吐法也。……然自胸以上,大满大实,病如胶粥,微丸微散,皆儿戏也。非吐,病安能出?”

张从正攻邪所用汗、吐、下三法,其实质是根据病邪所在的处所,因势利导,驱邪外出。“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他说:“处之者三,出之者亦三也。诸风寒之邪,结搏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或发疼痛走注,麻痹不仁及四肢肿痒拘挛,可汗而出之。风痰宿食,在膈或上脘,可涌而出之。寒湿固冷,热客下焦,在下之病,可泄而出之。”其理论根据亦源于《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说:“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熛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病因邪生、证由邪定、邪去正安是其病因发病学观点。

4.1凡在上者,皆可吐之

伤寒杂病凡邪气在上,皆宜吐之。张从正用吐法,方药众多。如瓜蒂散吐伤寒头痛;葱白豆豉汤,吐杂病头痛;瓜蒂加茶末少许吐痰滞宿食;瓜蒂加全蝎梢吐两胁肋刺痛,濯濯水声者。以药物而言,又有栀子、黄连、苦参、大黄、黄芩、郁金、常山、远志等三十六味,其中“惟常山、胆矾、瓜蒂有小毒,藜芦、芫花、轻粉、乌附尖有大毒,外二十六味,皆吐药之无毒者”,均可审证择用。吐前,彼此相信,不听浮言,标本相得,审明经络,脏腑气血,病邪体质,分清主次。

4.2 凡在表者,皆可汗之

张从正云:“诸风寒之邪,结搏于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或发疼痛走注,麻痹不仁及四肢肿痒拘挛,可汗而出之。”“风寒湿暑之气,入于皮肤之间而未深,欲速去之,莫如发汗。”还有飧泄不止,脉浮大而长,身表微热者,破伤风、惊风、狂、酒病、痹证等,皆可酌用汗法。论治方药,张从正亦不废通常所用的解表方法,以为外感风寒之邪非热不能解表,故解表常宜热。

4.3凡在下者,皆可下之

下法在胃肠之病用之最宜。其云:“《内经》曰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人之食饮酸咸甘苦百种之味,杂凑于此,壅而不行,荡其旧而新之,亦脾胃之所望也。”脾主运化,胃主消磨,总以通畅为贵。在积滞药的选用方面,寒药泻下首选调胃承气汤,称之为“泄热之上药”,以及大、小桃仁承气汤、陷胸汤、大柴胡汤。又如“八正散泄热兼利小溲,洗心散抽热兼治头目,黄连解毒散,治内外上下蓄热而不泄者”。

5 攻邪学说的理论依据及特点

张从正攻邪学说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二:一是人体之所以发病,乃因邪气入侵,邪犯人体,留则伤正,去则正安。若不迅速祛除病邪或病理产物,势必招致病邪蔓延,使疾病迁延难愈。所以,治病应首先攻邪[4-7]。二是人体血气以流通为贵。血气流行失畅可产生内生之邪,或招致外来之邪。邪既内踞,会加剧血气的壅滞,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故治病应以祛邪为要,借袪邪的手段,达到恢复人体血气流通的目的[5-7]。

此外,张从正攻邪还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攻中求巧,法中寓法,力求邪去而正不伤。其二,运用三法采用多种剂型,但以丸、散剂最多。其三,继承发挥河间学说,遣方用药忌投温燥,力主寒凉。其四,以刺为攻,通导祛邪。其五,不弃补法,知常达变。其六,倡“药邪致病”说,主张治病先祛其药邪。

6讨论

张从正祛邪理论有因邪致病、论病重邪、祛邪安正三个要点。创立了“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攻邪学说,独特运用了汗、吐、下三法,辨证地揭示了寓补于攻的道理,把祛邪与扶正置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力主攻邪,使“邪去而元气自复”,治病当以攻下逐邪为补,而养生当以饮食调养为补。在运用汗、吐、下三法攻邪时,又注意了防药邪致病,指出“药不能久服,中病即止,攻后调养,以复元气”,严格掌握忌宜。近年对通里攻下、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等治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更是支持和发展了张从正的攻邪理论。如许多急腹症、重证肝炎、肺心病、乙脑等采用通里攻下、活血化瘀等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神经、肿瘤等各科疾病。可见张从正的观点,是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的。

[参考文献]

[1]金·张从正.儒门事亲[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36.9,26,34.

[2]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46-47.

[3]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52.

[4]陆文彬.张戴人学术思想探讨[J].河南中医,1981,(3):15-17.

[5]刘树农.一正辟三邪[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7):18.

[6]陶志达.张子和学术思想探讨[J].新中医,1984,(8):1.

[7]程宝书.张从正对祖国医学的杰出贡献[J].河南中医,1984,(1):14-15.

(收稿日期:200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