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的达成策略

2009-04-23 08:12杨学军
教师·上 2009年3期
关键词:态度价值观情境

杨学军

德育课程标准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并且将其列为了首要的、突出的目标。课程目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应成为德育课程教学的一项首要的、重要的任务。中小学德育课怎样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改进教学——有机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学科标准中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了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教师都关注它,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一般说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能是没法“教”的。这就要求我们寻找途径,有机、有效地去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挖掘载体。德育课教学中要真正有效地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努力挖掘那些有助于“情感”教学的材料,以“情感”为切入口,来引导德育课程的教学,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向“人的发展”转变,强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意识,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德育课程中材料背后的“价值因素”,寻找“启情点”,找准切入口。其实,德育课教材(包括课本与课外)中含有“情感”或“价值”因素的载体是很多的,教师只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就能在德育课教材中找到合适的“启情点”。如教学《亲子之间》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利用“父母为我们做过什么”这样一个话题展开讨论,通过教者列举典型事例的引发、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历程,学生对父母的思想感情就会油然而生,从而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孝敬父母”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参与。在德育课教学中,学生是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建构和应用知识、接受、内化道德、审美观念和价值,掌握思想方法,提高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自身的发展的。假如没有学生的个体积极参与,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和内省,那么,道德观念的内化、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将是一句空话。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教师在教学前要精心设计好富有参与气息的课堂教案,教学时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营造学生“参与”教学的氛围,指导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讨、发现、运用的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发地而不是教师强加地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而要学生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可想象的。

激励体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凯洛夫指出:“感情有着极大的鼓励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情感,他就不具有强烈的志向。”情感体验对思想品德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能给学生以切身的感受,并促使学生情感升华,促进学生品德、性格、情感和认识的发展。激励体验的策略较为普遍的方法有“角色表演法”、“换位思考法”等,即将学生带入情境,使他们进入角色“设身处地”地体验,还可以引导学生跳出自我,进行多角度的换位思考,这样,学生就获得了丰富的角色情感。如在学习《师生之间》这一节内容时,可设置“假如你是老师,会怎么办”的讨论题,从而让学生懂得理解老师,增强他们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又如在学习《关心残疾人》一课时,可组织学生开展“瞎子找东西”、“独臂人穿衣”等“角色表演”,体验残疾人的苦楚生活,这样,学生就能从内心深处明白歧视残疾人的错误所在,从而激发他们关爱残疾人的思想感情。

指导实践。教师要通过组织多种情感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不断丰富,不断升华。教师在组织情感实践活动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情感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情感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升华。德育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内容,具有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价值,我们不应该搁置,而应该认真指导学生完成这些活动与实践。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社会的教育中心以及学校教育的主题,有机地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如开展为军属做好事,为社区做卫生,去敬老院慰问等情感实践活动,这样有助于个体形成新的认识和观念,获得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回归生活。生活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课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和利用生活的课程资源,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的领悟,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和感受,获得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开拓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师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经历、体会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情感教育的基础。教师要从理性或意识上意识到日常现实生活的教育价值,包括时事新闻材料、身边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等,要从这些内容中寻找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契合点。如在“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从报纸和网上查找有关资料,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明确: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每一个人都应该懂得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避免危险行为,加强自我保护;人人都应珍惜生命。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就能形成“相互关爱,共享生命”的情感,提高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的社会责任感。

创设情境。西方学者杜威曾说:“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其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被改变了。”我国古人亦流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说法,可见情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扮演之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等)外,还有一种场的因素,它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心理影响而升华所成的一种“课魂”:它发生于个体心境,又作用于群体心境,并酵化为课堂生机。老师要自觉地运用、创设、组织富有教育教学意义的情境或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感情熏陶,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情感教育的效果。情境教育之所以能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因为:首先,情境教育具有移情作用。利用情境教育的移情作用,让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且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其次,情境教育具有暗示作用。教学中可以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或运用现实生活中典型的场景,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中,能很快激起强烈的情感,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再次,情境教育能让学生在角色转换中获得身临其境的作用。情境教育既能引起学生再现教材角色或相关角色的活动,又能引起学生进入角色、体验角色、评价角色的心理历程。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新教材的内容设置了学生曾经历的熟悉的背景,这种“有我之境”,可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导引效应。总之,情境教育能使学生:进入角色,身临其境,激发情感,领悟道理。

情意交融。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所以,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回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的问题也不难,要点有两个:一是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二是创造机会让学习者尝试从教师身教中体会和认识。

教学活动是“知情意行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传播自己的态度、观点,伴以某种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在传递认知信息过程中也在传递着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不仅会影响学生当时的情感和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而且还会影响学生今后某些态度、观念的形成及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做到:具有深入探索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保持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营造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

整合资源——科学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硬性灌输而能完成的。就笔者个人的感受而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在反复的熏陶和体验中才能形成和坚定,它需要经历感知──内化──升华──践行这样复杂的过程。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汇聚多种力量,充分整合、利用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要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活动。首先要加强节庆教育。利用“五一”、“五四”、“六一”、“十一”等国家重要的节庆纪念日,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国家意识;利用伟人纪念日进行人格教育;利用“元宵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利用“教师节”、“妇女节”、“母亲节”等特殊日子进行感恩系列教育。其次,积极开展仪式教育。发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等活动的激励作用;通过入团仪式、成人仪式等融入爱国情感和基础道德等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对生命成长的自豪感,培养积极的生命价值观。第三,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和谐相处。引导学生懂得在各种社会活动和公众场合中的礼仪,增强礼仪教育的实效性。此外,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实施榜样感染策略。模仿,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中,要重视榜样的力量。可充分利用英雄、模范和身边的感人事迹和人格魅力来教育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他们心目中努力追求和效仿的目标,驱使他们努力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形象。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各点校都在教师中开展了“爱岗敬业,树良好形象”的活动,通过在学校中进行宣传优秀教师的事迹和教师职业道德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感染。汶川大地震后,各校开展了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的学习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架设沟通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人在参与实践过程中对各种经验的体验结果,这种体验,一方面取决于他自己在参与实践过程中直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机体体验;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因教师、父母、同学对自己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产生的积极的经验或体验。因此,家庭、社会的因素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架设起学校与家庭、社会相沟通的桥梁,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是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所不可缺少的。

(责任编辑:黄佑生)

猜你喜欢
态度价值观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态度决定一切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