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育才战略一瞥

2009-04-23 08:12
教师·上 2009年3期
关键词:印度考试大学

佚 名

国家发展靠人才,人才发展要谋划。如今,各国都把发展高质量教育确定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一项优先任务,以下四国的育才战略很有代表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美国——牵引教育。指采用一种自下而上或是“大众教育”的形式,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孩子提高水平的教育方式。美国人认为,要使国家繁荣并具有实力,就要有可以带领民众走向正确方向的领导。但是,如果从大学才开始进行这种教育则为时太晚,必须在此之前进行包括人品教育和思想教育在内的基础教育。从年龄上讲,最能收到教育成效的年龄是10多岁,也就是6年的中等教育最合适。全日制寄宿学校突出了美国实施牵引教育的特色。寄宿学校指中等教育中的私立寄宿学校,没有任何官方补贴,是“民办民助”的学校。它实行严格的规章制度,采用24小时全天候封闭式体制施教。在授课方面,实行小班制,每班10人左右,采用讲座形式授课。寄宿学校人才辈出,其涉及的领域包括方方面面,校风和特色均不相同。所有寄宿学校的共同之处在于:孩子们离开父母过住宿生活,断绝了父母的娇生惯养;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教职员工的指导下,接受人品教育和思想教育。人们相信,接受过这种教育的人未来有可能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导,可以引导时代潮流。基于此,这种教育方式被称为“牵引教育”方式。

新加坡——筛选教育。指国家通过早期筛选和集中投资,重点培养具有领导能力和超常人才的教育方式。还在小学时期,新加坡就把每学年学习成绩排在前面百分之几的学生作为将来优秀人才入选的依据。如1980年,新加坡开始了旨在“以国家繁荣为主导、以英语教育为中心、培养领导人才和超常人才”的教育改革,新加坡孩子最初面临的筛选就是英语能力和学习实力的考试——小学3年级考试。通过这样的考试,年仅10岁的孩子被分成3种不同的班级,即“特长班”“快班”和“普通班”。被分到普通班的孩子实际上意味着将来很难进入大学学习。进入“特长班”和“快班”的孩子们在初中和高中还要接受同样的筛选考试。通过多次筛选考试,只有那些优秀生才能直接进入大学学习。通过大学的进一步筛选,最后留下的是优等生中的优等生,他们将依靠国家资助到海外一流大学留学。如果这些留学生在30岁前学成回国,将被起用为政府的局长级干部,在35岁前还将被委派做国家建设等重要工作。此外在新加坡,大学毕业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之间的工资差距很大,而且,如果能到海外一流大学留学,或是进入大学研究院,还能享受破格待遇。正因为如此,各学校采用考试的办法拉开学生差距的竞争格外激烈。不仅如此,即使是到海外一流大学留学也具有等级之分,最优秀人才的留学首选地仅限于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4个国家。

印度——数学教育。众所周知,印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数学发达的国家,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0”的概念就是印度发明并在全球推广的。在印度中世纪的数学中,没有区别无理数和有理数,无理数与普通数一样处理,这促进了数学的进步。长期以来,印度人不仅以其先人数学方面的成就感到自豪,而且还把重视数学教育作为国策。在小学阶段,就要求学生记住20以内的整数乘法;在高中毕业以及大学和专业学校入学时,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要求进行严格的数学能力考试。印度的数学教育课时很多,中学每年约达200小时,高中生要学习日本投考理科大学的学生才学习的数学内容。重视数学教育的结果是:印度高等教育发达,并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本国计算机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印度政府将计算机软件开发作为国策,并计划于2008年建成规模为500亿美元的产业,自然这与印度政府长期始终如一的重视和发挥数学教学的作用分不开。如今,印度软件出口额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日本——终生教育。日本人一贯喜欢学习。传统的消遣“课程”,如茶道、插花和书法,一直很受欢迎,还有许多自发的读书和学习小组。同样,日本教育的范围也具有深度和广度,还有大量的专门学校、文化中心、英语学院和提供教育项目的其他组织。此外,远程教育已经具有长久和成功的历史。日本广播协会提供一个地面站频道,专门播出教育节目,还通过卫星提供另外3个教育频道。全国各地的市政厅和市中心都提供一系列广泛的公共讲座,越来越多的大学向公众敞开了大门。企业、公司在提供内部员工培训课程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总之,日本社会一直热衷于向公众提供终生学习、终生受教育的机会。日本人认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都在改革,为了对社会的发展和就业结构的快速变化作出积极反应,过去那种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必然要让位,取而代之的则是强调终生学习、终生教育。既然如此,目前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寻找一种好的方法,以确保学生在他们离开学校之后能够继续得到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为此,近年来,日本在“学校将改进,教育将调整”的口号下,坚持把教育改革作为一项大型的全国运动来推行,力求使整个社会向着终生学习、终生教育的多样化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吴侃)

猜你喜欢
印度考试大学
《大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