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教育下的高校规划之路

2009-04-23 10:03蒋显峰
新媒体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建设

蒋 博 蒋显峰 田 旭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一体化的到来,高等教育的理念的转变更新,影响了高校校园的整体规划与建设。因此在制定建设规划时既要体现出直观的高校外观形象,又能间接体现出用人文精神塑造出独特的高校品格,寻求高校理性建设之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 高校规划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320150-0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原有的校址无法满足急剧膨胀的生源扩招需要,因此各高校纷纷扩大校区,加大建设投入资金,改善教学环境。但也有部分高校只顾眼前需要,缺少或根本就不做相对的远期规划,纷纷在原址上见缝插针的征地圈地搞建筑,忽视了高校初期规划的自身特点、布局、结构,破坏了原有建筑群体的建筑风格。

高校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政治、科技、文化研究教育的基地。综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的进步,经济的繁荣都离不开教育的功能。高等教育越发达,经济就越繁荣。做好高校工作,首先要搞好规划。高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要按照高校发展的规律和总体要求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综合布局。制定建设规划时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多方比较、反复论证,经过法定程序审批。做到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人不能随意更改。

在建设规划中要坚决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只重空间建设,不注重保护历史遗产,给后人留下无限遗憾。有的高校在建设中拆除了真文物,兴建假古迹,大搞假山、假水、假河流。由于规划的不合理,不少项目今天建了明天拆,导致土地和资金的大量浪费。作为高校领导层,要深刻了解教育市场发展状况,在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同时,更要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高校规划的经验和建筑风格,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和优势,但绝不能盲目模仿和照搬,出现高校建筑风格雷同现象。

如今高素质人才的巨大需求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市场需求,而招生规模扩大同时也给高校的教学、科研与生活等基础设施带来压力,拓展校园空间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从培养人才质量的角度考虑,校园的规划与建设、特别是校园外部环境和校园空间的规划,在满足师生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更深层次的要求。校园空间规划需要以现代的教育理念指导,营造适合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空间环境。

在建设规划制定中,要从注重确定与安排开发建设项目转向各类资源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要明确对包括历史、文化资源在内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强制性保护。建设规划制定要体现市场经济规律和高校运行低成本的要求,要把眼光放在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关系点上。

一个优秀的高校校园规划要得以顺利实施与建设,必须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精简高效的校园建设组织与管理机构。这个机构应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负责,以学校基建处人员为主体、调集各路精兵强将组成。公众参与机制使校园的使用者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参与到校园的规划与建设中,使校园建设能最大程度的反映使用者的需求。校园建设应拟定好建设时序,统筹安排,做到“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对于超出目前需要的项目应进行缓建,留出充分的余地,保证校园发展空间的可持续。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校园应本着“低密、高容、立体化”原则进行建设,即在保证日照、通风和合理建筑间距要求的前提下,向空中与地下借空间,局部建设小高层建筑,适当提高容积率,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也解决了校园园林化、生态化与土地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校园规划与建设应通过太阳能与风能利用、循环水利用、绿化与水体降温等生态手段节约能源与水资源,做到校园生态与环境保护利用的可持续。

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赋予校园空间更多的性格,校园空间应更加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地域性和文化性,校园环境也趋向于生态化和园林化,这是营造校园文化的要求,也是校园空间人性化的要求。高校校园作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以系统的思维来思考校园格局的整体性。校园功能分区的整体性,应根据高教和专业特点安排建筑布局,综合考虑校园空间的教育功能、校园空间的人性化、校园空间的多样性与层次性、校园空间的文化性与地域性,通过分类组合,各类分区明确、互不干扰;从开放办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出发,校园格局应具备开放性,便于校园各项设施的共享使用。

如今,强调校园的文化品位和学术气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特色和学校精神,已经成为校园发展一个重要课题。校园文化可以体现在学校的专业办学特色或百年传承的历史人文精神中,或校园所处的特定地域环境中以及校园的公共空间环境和建筑中。高校规划建设应该用人文精神塑造出独特的高校品格,所以建设规划不但要考虑到将来打造出的是直观的高校外在形象,也应考虑到将来能间接的体现出内在的高校精神实质。

只要能从上述几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改变重建设,轻规划的思想,高校就会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又能协调有序和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浩波、王立颖,知识经济时代个性化校园规划,理想空间,2005(4).

[2]焦婧,教育理念与校园设计,山西建筑,2005(4).

[3]艾志刚,论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多样化,建筑学报,2005(6).

[4]谭仕林,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的理念创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9).

[5]霍光、霍维国,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新趋势,华中建筑,1999(4).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