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婷
本期焦点人物小档案
卓立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校长。1962年来到史家胡同小学任教,1965年成为副校长,1991年担任校长至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曾被评为首届全国十大明星校长、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
卓立校长提出的“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的办学指导思想,“和谐教育”、“绿色校园”的办学理念,以及“三全三爱三服务”的办学宗旨,在北京市乃至全国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系统里堪称楷模。经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评委会评议,卓立获2009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提名。
教育是立国之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如何建设好一所学校,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学设施,就成了每个学校校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史家小学在北京乃至在全国都是一流的。几任校长和老师们薪火相传,“传”到现任校长卓立手中,他不仅保持了这种光荣,更是把史家小学以及小学教育和教学环境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校长就是要创新,要超前”
有人说,看到一所好学校时,我们就看到了一位好校长。2006年3月巴西副总统阿伦卡尔到史家小学参观后,留下这样一句话:“访华期间所看到的一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史家小学让我明白了中国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国家。”这不仅是对史家小学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学习环境的评价,更是对卓立校长“绿色校园”、“和谐教育”理念的充分肯定。史家小学为什么能给人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卓立校长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魅力校长?本刊记者与史家小学校长卓立进行了一番真诚的对话。
在进入卓立校长的办公室前,因为有老师告知卓立校长刚开完会还没有吃中饭,于是我们就在走廊的展厅处等待。记者看到,在展厅的墙壁上有很多家长写给卓立校长的感谢信,感谢这所学校给了他们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良好的教育。从史家小学走出去的知心姐姐卢勤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描写校长:“校长卓立是个有心人,他一直致力于建设和谐的教育环境,他提出校园虽小,但‘小场地要做大文章,‘让校园处处会说话。”于是,记者就有了这样一个意识,因为有了一位好校长,我们才会看到一所好学校。
和卓立校长握手的那一刻,记者发现这位在史家小学已经从教47年的老校长,年轻得完全不像是一个60多岁,在教育界辗转近半个世纪的老者:头发打理得一丝不乱,整洁利落的短袖衬衫,温文尔雅的气质和谈吐,整个人都散发出一种意气风发的光芒。
1962年,卓立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二十五中高中毕业。他14岁就加入了共青团,中学六年始终保持着各科全优的成绩,还获得过银质奖章。那年夏天,卓立准备参加高考,报的志愿是北大、清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线的名牌大学,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实力一定会被其中一所名校录取。就在这个时候,校领导找他谈话,说北京市急需一批小学教师,要从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里选拔一批人充实到这个队伍当中去,动员他放弃高考,服从组织需要。尽管当时卓立非常喜欢理工,一心想上大学,将来以科技报效祖国。但是,面对领导热切期待的目光,卓立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走进了史家小学的前身史家胡同小学。
“当年的史家小学就是一座破庙,全是准备拆迁的房子,除了电铃外找不到第二件带电的东西。”刚到史家小学的卓立面对如此艰苦的条件,仍然十分热爱这个集体,热爱自己投身的事业。“我来到史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中学的物理知识,给学校组装了有线广播系统。”那时候全校开会,校长要拿着一张纸卷成喇叭状扯着嗓子喊话。卓立就利用休息日,跑遍了全市的废品收购站和信托商店,终于凑齐了几百米的广播线和一个扩音器,又自己动手做了几十个小喇叭,扛着梯子,一间间教室地爬上爬下,将每个教室都安上了喇叭。调试后,校长走进广播室一讲话,全校都听得清清楚楚。那时是1963年,大家还没有“创新”这一说法,但是卓立却实实在在地给史家小学带来了第一个“创新”。
“作为校长,就要有创新的精神、有超前的意识。教育是一项为了未来的事业,就是要给孩子们创造最好最现代化的学习环境。”之后,卓立为史家小学做的很多“创新”在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并且一发不可收拾。1979年,卓立建立起了全国第一家红领巾电视台。同样在那一年,卓立又建立起了全国第一个小学计算机教室。“在那个时候,连电视机都很少。要是谁家有个9寸的黑白电视,一到晚上就是一群人围着看。电脑在那个时候也不叫计算机,叫微处理机。也是自己买零件,找了几个懂这方面技术的人帮忙组装的。我觉得电视也好电脑也好,对孩子的思维非常有好处,能够让他们接收大量的信息。”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卓立又创立了国内第一个地上地下的立体体育运动场,科学合理利用了学校场地资源;还创立了全国第一个多媒体教室,让解剖青蛙这样的自然课都可以用模拟青蛙来替代。用卓立自己的话来说,但凡是你能想到的世界上所有小学该有的先进教学设备,在史家小学都能够找得到。
卓立就这样成功地把史家小学创立成了国内第一家也是最好的一家完全现代化的学校。
“让孩子切身感受绿色校园”
卓立告诉记者,史家小学在建校初期就确定了以“绿色、科技、艺术、和谐”的理念来建一所全新的现代化小学。而绿色校园的概念,不是简单的种些树木和花草,是个绿色环保、节能节水,很人性化的概念。比如,学校的绿化应该达到30%这个标准。因为史家小学地处市区中心,绿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后卓立通过宣传、解释,得到了各级领导和设计方以及建筑方的充分肯定,拿出了34%的面积来做绿地。“我们学校的主辅建材都是环保材料。没有大理石,因为考虑到它有辐射,对孩子的健康不好。也找不到不锈钢,因为成本太昂贵。所以整个校园的设计,做到了现代而不豪华。”
在“第二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中,史家小学申报了专项节水奖,利用雨水回收技术与中水回收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年节水4.8万立方米。卓立说,中水回收是个很重要的环节。史家小学有日处理污水200立方米的中水机房,利用遍布全校的管线把学生的洗澡水、食堂的淘米洗菜水、游泳池的水全部都收集起来,通过学校的中水机房把这些优质的杂排水处理成符合国际标准的中水来浇花、冲厕、室外喷泉。学校的草坪都设计成了下凹式,让雨水最大限度地渗透到地面,从而达到了充分利用雨水,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记者注意到,史家小学的地段刚好是北京市的中心区域,寸土寸金,能够打造出这样一所让人眼前一亮的绿色学校,真的非常难能可贵。卓立说,因为附近都是居民小区,于是把学校的建筑都降低了层数;把风机房和厨房进行了消声设计,操场的广播也采用了指向性的低音话筒,以此来减少对周边小区居民的噪音污染。另外,史家小学还修建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开挖了约500平米的下沉式广场,修建多个采光棚以最大限度地利地用日光照明。
与此同时,整个绿色节能型的校园对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得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有了节约能源、倡导绿色的意识。卓立告诉记者,自从学校建立了中水、雨水回收系统以及风力发电、太阳能加热系统以后,就激发了学生对能源相关问题的“研究”。学校经常会组织学生参观校园的直饮水处理设备、中水处理设备、泳池过滤设备的工艺流程以及中水在本校的利用等专题,使孩子们真正意识到资源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节约资源要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学生们也纷纷组织课题小组,有的研究北京水系,有的研究节约用水的方法和窍门,还有的学生研究再生能源的利用,甚至有的学生专门为学校写了节约能源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不少学生写出了“北京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的再利用”,“北京的河湖水系”等一系列优秀的小课题研究。另外,在少代会上,史家小学的学生也提出了不少节约能源的好建议。
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节约能源,这早已不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成为全球都在聚焦关注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显而易见的是,不光是知识教育,就是道德观念、环保观念以及绿色常识的教育,也应该从娃娃抓起。史家小学整个校园的绿色节能建设,让孩子们以亲身体验参与环保活动,增强环保意识,并藉此起到了一种良好的示范作用。不管是对孩子们自身的健康成长,还是对整个社会的环保观念的养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和谐其实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如果说,以上的这些举措让史家小学变成了一个绿色校园,给了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的话,那么,卓立的“和谐教育”则是史家小学坚持多年的办学特色,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一颗耀眼的新星。
卓立认为,和谐教育的理念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积累的过程,最终才能形成系统的理念。在他从初次踏上教育岗位到今天走过的47年,卓立已经认识到“和谐”能催生出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1992年,卓立提出了“和谐教育”的概念,旨在打造一个“人与人、人与知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五方面和谐的“和谐校园”。卓立说,“和谐”不是一个抽象化的理论,其实是很具体很具操作性和辨别性的。
“我们曾经有一个老师,教学能力非常强,教学成果也很突出。但是这个老师凶巴巴的,学生都很怕她也很不喜欢她,出的成绩都是被逼出来的。最后学生还联名写信要求换老师,这就是不和谐。我们只能让那个老师离开,因为她的教学方式有悖我们的‘和谐思想。”
提到史家小学的学生,卓立显得非常自豪。“史小的孩子都很大气,和老师和校领导打招呼都是很开朗很阳光的,不像一般的小孩子见到老师就会很拘谨很紧张。”他还说,和谐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孩子的素养。因为在温馨和谐的学校环境和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思想境界、行为习惯和言谈举止都是有教养的,对社会也是相当有责任感的。
卓立着重提到了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就是对一个人今后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培养,这就使得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上学”。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真正高智商的只占了千分之四,智商有点问题的也占千分之四,这样就有千分之九百九十二的学生智力是一样的。但为什么还有很多学生有的优秀有的成绩不理想呢?主要是非智力方面的因素,比如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心理承受力,还有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知识的接受。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一起,帮孩子树立起一种良好的品德,一种非常健康的心态。”
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卓立的“和谐教育”已经走过了18年的风风雨雨。从史家小学走出来的学生让我们看到了这一理念的丰硕成果。史家小学培养出的孩子的素质和一般溺爱环境或者棍棒底下调教出来的孩子都不一样。用卓立的话来说,就是男孩子要做绅士,而女孩子都是淑女。
所有的这些,都包含了卓立的和谐教育思想,包含了他为此在实践中的孜孜追求。47年来,卓立在不断的探索和不断的完善中,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创新之路。我们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们是快乐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们更是幸运的。
我很欣赏卓立校长的那句话:我从教已经将近半个世纪了,可为了创造史小新的辉煌,我还是感到浑身都充满了力量,满脑子都是想法。作为一校的掌舵人,一位早已从青年教师成为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一位勇于创新、勤于思考、乐于实践的小学教育的探索者,卓立的绿色教育已逐渐形成了清晰的脉络。我想,拥有这样一位献身教育事业的老者,无疑是我们国家教育界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