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琳
星期六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到河坊街去玩。这里都是那种古建筑,外观华丽,应该算得上是杭州的一个好地方。瞧不时还可以看见几个外国人手拿照相机,站在那些古色古香的店门口一个劲地拍照。
说这里好,这里还真好,爸爸妈妈都乐开了花。他们小时候的麦芽糖、小烧饼这里都有。他们小时候玩过的皮影戏、捏糖人这里也有。他们来到这里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今天我比任何一次来杭州都要开心,以往每次来杭州爸爸妈妈可都是为了我,可这一次也让爸爸妈妈大大地开心了一回。
爸妈只顾看,我却只盯着吃的。突然间看见有一个身着小二服的人在卖烧饼。我连忙拉着爸爸妈妈走过去,可临近一看卖烧饼的:“原来是个矮子,还没有我高呢,他做的烧饼肯定不好吃。”尽管我说话的声音不是很大,但是他好像还是听见了,只见他低下了头,继续招待其他顾客。“走吧!”我对爸爸说,可爸爸的神情却严肃起来,对我说:“你怎么可以这样说他呢,他也不想长得这么矮,可这是他的命啊。”听了爸爸的话,我不由地(得)低下了头,心想:是啊,长得矮又不是他的错,谁都想要一个健壮的身体,谁都想有一份好工作。尽管他只是一个卖烧饼的小贩,可他自食其力,比起那些游手好闲不劳而获的人来要好得多呀。
爸爸见我惭愧的样子,给了我钱,让我去买几个烧饼。我径直走向那烧饼摊位,对他说:“叔叔,我买三个烧饼。”他抬起头见是我,先是一愣,然后激动热情地说“好!”就拿了三个烧饼给我。我咬了一口,烧饼脆又香,味道还真不错……
点评
一件简单的事情,“我”歧视了卖烧饼的人,受到了爸爸的批评:这是“我”的错,不是那个人的错。这里有错吗?“我”肯定错,以貌取人;矮有错吗?没错。但是,这两者走到一起,真的能分谁是谁非吗?不能,因为他们没有必然的关联性。这是其一。
“我”认为人矮,所以烧饼不好吃;爸爸认为矮不是他的错,烧饼未必不好吃;“我”认同矮没有错,烧饼味道不错。本意应该烧饼很好吃,那么说明“我”的想法是错误的,爸爸的意见是正确的。但是,结果爸爸也没有说烧饼好吃的事,“我”也觉得烧饼味道不错罢了。于事理不合,这是其二。
文章在思维逻辑上有问题。拟打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