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华
【摘要】 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创新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需要与时俱进思考研究的问题。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深入企业调研回访,与企业和用人单位零距离对接,用企业文化理念熏陶教育学生,在创新办学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 调研;回访;办学模式
目前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全国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普遍堪忧,就业工作面临巨大压力。高职院校的出路在哪里?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是高职院校时刻需要与时俱进思考研究的问题。近年来,衡阳财经工业职院坚持深入企业调研回访,用企业文化理念薰陶教育学生,在创新办学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坚持调研回访,与企业和用人单位零距离对接。
近年来,学院领导带领教务、招生就业等部门负责同志经常深入企业和用人单位调研,了解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了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人才培养的理念要求,为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做好已进入企业工作的毕业学生调查回访工作。通过与毕业生面对面座谈交流和考察,了解学生的就业状况和适应能力、了解企业和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和对教学改革的愿望要求,从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学校为企业和学生服务的能力。特别是用人单位不满意的学生,学院负责进行“回炉”教育,然后再推荐就业。这样的调研回访,我们已坚持多年,效果十分明显。2008年底,为谋划应对国际金融海啸波及引起的危机,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带领两支队伍赴广东东莞等地20余家企业和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回访,每人都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对于开阔思路、改进工作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坚持调研回访,用企业文化理念熏陶教育学生。
每次考察调研,都收获到一些具体实在的信息,特别是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影响,通过调研使我们心里有了底数。
1、市场有危机,机遇也很多。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市场有冲击,但除了与欧美市场联系比较紧密的企业外,面向其他地区的企业经营,特别是对国内市场目前的影响尚不明显。如一家模具有限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曾与我们订单培养,目前有我们的毕业生80余人。这家企业受到的冲击不大,订单很多,经营兴旺,该厂规模计划从现在的300人扩大到900人,还在到处招工,目前我院却没有毕业生提供。可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还是市场需求紧缺的。中国经济在危机中是一枝独秀,这话有道理。我们要研究市场,哪些人才有市场前景。如学理工、机械类专业学生,只要是技能操作型的,有点真本事,在现阶段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相当长一段时间总是紧缺的。可现在文、理工科学生比例倒挂,很多学生不愿学理工,我们要加强教育导向。
2、用企业文化理念熏陶教育学生,教学中全面渗透企业的理念和需求。很多企业的文化墙上都有类似的标语口号或者标识,如:“不怕没有机会,只怕没准备”、“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还有很多安全标识以及工作着装、行为规范及讲究卫生、禁止吸烟等行为素质要求,生产车间很整洁,厂区像宾馆,这样的现代企业,是一种现代文明的标志,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因此,职业院校在文化价值观念上,也有与市场对接的必要。职业院校应注重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职业文化,这种文化不同于企业文化,它应该比企业文化更有张力,更有活力,但是它同企业文化有认同和归属感。
现代企业用人,首先讲品德,能吃苦,“才能”是第二位的。一位台湾老总给我们介绍说,现在的学生状况不如以前了,不像过去那样能吃苦,我怀念过去那几届学生。现在新员工与老的比,根本比不了。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现在社会的功利主义色彩太浓了,要加强教育引导。现代社会快速变化,学生信息接受很快,聪明很多,但有些聪明发挥不太恰当。如有些年轻人喜欢去网吧熬夜,花了钱把身体搞砸了。我们在厂里建了网吧,但却不愿在厂里网吧上网。这位台湾老总,希望过去的学生能给学弟、学妹做榜样,希望他们有个成长的过程。从这里,我们看到现代企业老总对员工人性化的辩证态度与理念要求,亦不失宽容。现代企业都很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制订针对性很强的培训计划,进行技术和思想素质教育,形成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员工团队。我们要加强现实的企业文化研究,以深化我们的办学理念和校训精神的认识,促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质量
3、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能力。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有一个毕业生从学校毕业仅九年时间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创业问题,还解决了别人的就业问题。短短九年打拼,就能创建一家资产近千万元的企业,同去考察的老师都深深感叹。他的创业历程,具有启发教育意义。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给别人打工,从学徒做起,第一个月搞卫生,后做些简单的零件,毕竟学过一些专业知识,三个月后就能跟师傅一样了,成为大师傅了,月工资增长也快,同时还做了几份兼职,白天晚上都上班,还摆地摊,每天虽然很辛苦,但几年下来就已积累了十几万的资本。从第四年开始自己干,成立了一个厂,开始两个人合伙,年底就独立一个人干。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和富有挑战性的创业办厂,他坚持不懈地勤奋努力创建自己的企业,有员工60多人。在他创业的旗帜下,已聚集了七、八名大学毕业生,共同创业。我们在与这些大学生座谈时,他们都喜形于色,谈到大学生在民营小企业中的感觉,都说现在要转变观念,虽然是正规的大学毕业生,出来时,不知道做什么好,很茫然,到招聘的时候,才知道学的太少了,又没有工作经验,只有边打工边学习。要调整家长和学生的期望值,缩短与现实的差距,要转变就业观念,要面向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同样大有作为。
4、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校企融合。通过调研回访,我们了解到教学中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的意见。①电脑操作和专业英语基本知识的教学要加强,这些都是毕业学生起码的应聘条件和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增强的能力;②学财会的要加强企业成本分析教学和用友、金蝶等多种版本的会计软件教学。尤其是财务实操管理软件教学要加强。③学工科的工作中运用最多的是制图和工差配合;④建议编一本综合性教材,开一门综合课,其中包括人生、就业、创业和ISO质量控制管理知识、会计知识等的综合课程;⑤要开设专业方面的商务英语课,让学生懂一些专业英语。⑥电脑学习,不管硬件、软件都要学,要找一些旧电脑让学生搬弄,是硬件故障、还是软件问题,都要让学生多增强见识等等。
从这些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和已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毕业生的呼唤与期盼,我们深深地感觉到职业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担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压力与责任!
三、坚持调研回访,创建学习型改革创新型学院
经常地与用人单位和毕业学生零距离对接调研回访,非常重要。这些调研,不花很多经费,人员精干,时间抓的很紧,对于收获的信息,经过思考提炼,便于操作运用,教学改革见效快。这样调研学习,蔚成风气,成为学习型的干部和教师,成为改革创新型学院。从创新办学模式上,我们探索了几条经验。
1、办学校与办企业一样,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风貌。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慢进则衰,不进则亡”,办学特色不鲜明,不能与时俱进的院校将面临生存危机。我们务必增强求新求变意识,应对新挑战,解答新课题,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创新办学模式,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我们的办学定位是,要按照“示范性”标准推动学院建设,用“示范性”理念引领学院发展,创建一所富有特色的骨干学校,使学院不断迈上新台阶。
2、要坚持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关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要在分析预测劳动力市场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调研专业设置,超前开发市场潜在需要的新专业。围绕重点专业建设,创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和课程建设思路,经常走出去调研,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学院和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全面渗透企业的理念和需求,健全以教学骨干、外聘专家以及学生家长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3、在企业人才需求调查和毕业生跟踪回访的基础上,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推行“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切实把一些课程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体系,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
4、充分依靠地缘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吸引企业投入,融合社会资源,探索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①筑巢引凤式。由专业系部提供技术支撑,把生产与车间搬到学院,以企业为单位组织生产性实训,融“教、学、做”为一体;②订单培养式。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③带薪实习式。将理论教学与带薪顶岗实习交替进行,促进专业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④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校企共建共享共赢”的建设理念,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同时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⑤加强学习应用能力培养,开展课程标准建设,将企业的生产标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学院的专业课程相互融通,形成企业生产和学院教育相“融通”的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 宋立学.树立新的办学理念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4(4)
[2] 金朝勇 钱让清.德国的职业教育及其思想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单春晓. 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