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灿先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先生谈到,一次他在北京与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先生一同开会,休息时他请叶至善先生介绍小时候叶老是怎样教授孩子作文的。叶先生说:“不教的。”接着介绍了叶老的做法。原来,叶老从不给孩子讲写作技巧之类的东西,只要求孩子每天读些书,读什么自己决定,但读了什么书,读懂点什么,都要告诉他。他还要求孩子每天写一点东西,写什么也不加限制,纳凉时让孩子把每天写的东西读给他听。他不说写得好或写得不好,只说懂了或不懂,不懂的地方得认真修改,直到听得懂为止。
叶老的做法看似不教,实则真教,乃高明之教、高效之教,体现了他倡导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思想,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一、写作的主体是学生
写作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是用语言文字表达对自然和生活观察思考后的认识,表达对接触到的人、事、物的情感。不是教师的认识,也不是教师的情感。因此,写作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写作的主动权应该掌握在学生手里。但是,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情况则恰恰相反,写作是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学生常常感到十分为难,因为题目是教师拟的,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积累,更谈不上什么真情实感,因此感到无从下手。教师讲的写作技巧其实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学生冥思苦想,像从用光了的牙膏皮里挤牙膏,怎么也挤不出,于是就造假。有的学生干脆从报刊上抄袭或从网上下载,作文没学好,道德也缺失了。
批改学生作文也是教师的事。本来文章是学生写的,表达什么意思,抒发什么情感,学生心里最清楚,可偏偏无权参加修改,全由教师包办代理。教师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笔下的事,凭自己的主观意志修改,将观点、情感强加给学生。学生或看不懂,或难于接受,教师虽辛苦,但无益甚至有害。
叶老只要求孩子写点东西,写什么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写作的主体是孩子,反映的是他们的生活,表达的是自己的情感,写作便如同游戏一样,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每天写点东西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在不断的实践中,技巧越来越熟练,写作水平必定会不断提高。
修改作文也是学生自己的事。叶老的倾听其实就如同教师的批改,但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包办代理,而是让孩子自己修改。好文章是自己改出来的,文章只有自己改,才能越改越合乎自己的本意。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不仅遣词造句的功夫越来越深,修改的技巧也会越来越熟练,漂亮的文章就在他们的笔下不断涌出。
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阅读的作品(当然是优秀的作品),都是学生写作的范例,量的不断积累,必能产生质的飞跃。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积累了词汇,培养了语感,学到了表达的技巧,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大有裨益。大量的阅读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学生从中获得许多课本上没有看过、生活中没有见过的知识,为他们的写作提供大量素材,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没什么可写的问题。大量阅读还能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的认识,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这样,学生作文的主题也会表现得越来越深刻。
当然,阅读课的教学也不容忽视。其任务不仅仅是把课文读懂,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用阅读课上学到的方法去读懂没有教的文章,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叶老对孩子的阅读既不严格限制,也不放任自流,而是正确引导。一是读什么书自己选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培养阅读兴趣,让孩子们博览群书,以便获得广博的知识。知识丰富了,笔下就有永远写不完的材料。二是要能基本读懂。“告诉他”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测手段,即复述书本的内容,而复述必须以理解为前提。理解别人文章的过程就是学习别人表达方法的过程。这样书读得越多,理解能力就越强,各种表达方法的吸收就越多,自己写作时,就能驾轻就熟,笔下生花。
三、好作文的标准是别人看得懂
小学生的作文,怎样才算写得好?很多教师会说: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语句通顺、用词恰当。作文指导课就是这种标准的具体诠释。学生无法理解这些要求,更不知道怎样才能达到这些要求,只知道“中心明确”就是凡事得说“好”,不能说“不好”。比如“我的老师”这题,只能写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关心爱护学生,不能写老师不负责任,还体罚学生。学生想不出老师的“好”,只好把通过媒体了解到的优秀教师的事迹按在自己老师的头上,让老师看了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这样的要求严重束缚思维,扭曲心灵,迫使学生情感造假,写出一些虚情假意的八股文,作文成了他们烦恼而又痛苦的事情。
叶老评判作文合格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听得懂”(或“看得懂”),其实,这是最基本、最实在的标准。因为作文是写给别人看的,看得懂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懂”,才能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接受作者的观点,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别人看得懂,必定是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小学生作文遣词造句,就是为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别人理解与接受。或许因为小学生思想不成熟,情感的表达显得幼稚,看事物的眼光存在偏差,但是真情实感最可贵。教师应加以培养、保护和引导,防患虚情假意占据学生的心灵,这不仅关乎学生的作文,更是关乎学生做人的大事情。(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徐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