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金成铁”及其它

2009-04-21 09:45李志远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4期
关键词:名句韩愈王安石

李志远

翻阅《萤窗七集》一书,得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改唐代诗人王籍的名句而弄巧成拙一事,感到有趣。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本来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意境优美,并因此而传之久远。可是,王安石把它溶入自己的诗歌时,竟把后半句改为“一鸟不鸣山更幽”。这就把幽静写成了死寂,比之原句,显然大为逊色。因此,黄山谷说他是“点金成铁”。这一不客气的批评,确也切中肯綮。

说起“点金成铁”,不禁想到其反面亦即“点铁成金”的事来。相传,唐代诗人贾岛在创作《题李凝幽居》一诗时,得了上句“鸟宿池边树”,而对下句是用“僧推月下门”好呢,还是“僧敲月下门”好?犹豫不决,便骑着毛驴边走边琢磨,且不断用手作推、敲之状,由于如迷如痴,以至于闯了吏部侍郎韩愈的大驾。当问清缘由后,韩愈说:“敲”比“推”好。以“敲”代“推”,动感鲜明,会使人领略到深夜万籁俱寂,惟有孤僧“当当”的敲门声在山野回响,一种意境油然而生。足见,韩愈的一字指点,何等关键,何等了得。

其实,从“点金成铁”到“点铁成金”,中间没有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也没有什么奥妙可言,无非是,心境冷静一些、态度认真一些、思虑周全一些罢了。就说王安石吧,在这方面,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别看他老人家改别人的名句很不成功,可改他自己的诗句颇见功夫。比如,他的《泊船瓜洲》一诗,其中第三句就改了多次,而且一次比一次改得好。开始为“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改“到”为“过”,又改“过”为“入”,再改“入”为“满”,末了改“满”为“绿”,才变成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反复修改,终于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地,成为千古绝唱,读来使人似乎看到了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江南春景。不妨试想,如果他改别人的作品,也能像改他自己的作品那样,一丝不苟、反复推敲、不厌其烦,自然就可以避免弄巧成拙的事情发生了。那该多好!

世上批改、点化别人的文字,是否也算“永恒题材”不得而知,反正古代有,当今也不少。诸如,老师批改、点化学生的文字,编辑批改、点化作者的文字,领导批改、点化部属的文字,等等等等。但无论古今,经过批改、点化的文字,宛如“画龙点睛”,比原作更为传神、更具活力,方可称之为“点铁成金”;否则,就只能归入“点金成铁”之列了。

张雪摘自《杂文月刊》

猜你喜欢
名句韩愈王安石
封底:·英诗名句·花儿
《中庸》名句节选
北陂杏花
梅花
初夏即事
中华名句
高考英语名句展播及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