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向东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中学物理教学增添了活力,提高了要求。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学会学习。物理,也是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已成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条件。
一、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方式改变
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主体意识的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主体性教育思想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审视传统教育,我们培养的学生恰恰缺少一种自主意识和锐意求索的内在精神,其原因在于不少教师在教学中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在教师的周密安排下按设计程序进行,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处于一种被动、禁锢的学习状态,这样的教学活动难以使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为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必须由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方式改变。
1,是教师要敢于放“权”: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从“学”服从于“教”变为“教”服务于“学”,有的教师认为给学生多讲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这种依靠讲解所得到的“效率”往往是以牺牲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的机会为代价的,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所蕴含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和自学能力的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把教学过程的学习自主权和主动权还给学生;
2,是变教学的“指令性”为“指导性”:
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是当好学生学习的“导演”和助手,而不是充当“指挥官”,做到以“导”为“教”,要采取多种形式“导”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如,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设立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地去查阅资料(读课文),实验探索(做实验),讨论分析,以小组为单位协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在多维互动中使学生的学识、能力、人格得以全面自主的发展,教师的作用是适时给学生进行点拔归纳,释疑解难,激励和评价。
二、由学生的接受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方式改变
物理是植根在实验基础上,仅以结论性知识让学生“掌握”是不科学完整的,我们要把学生看成小科学家,真正把他们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通过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准确地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真实,关注学习过程,培养探究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以适应社会需要。
1、课题探究:
课题探究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实验中、书本里和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提升为研究主题――课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辨析、探究,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如在讲初中物理“用电常识”时,以“调查学校和家庭用电情况,制定节电措施”为研究课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求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在讲“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内容时,让学生开展“日常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的探究,从物理学角度对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思考,从中获取知识,并指导学生写出观察笔记,研究报告,开展“学术”交流。在课题探究过程中,不讲求知识的统一性和答案的准确性,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精神。
2、实验探究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物理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形成各种能力。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强调实验原理,要求严格按实验程序(实验报告)操作,基本是方法统一,过程统一,结论统一。这种形式的实验教学,不利于训练学生观察、动手能力和形成正确科学态度,为此,物理实验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在实验的准备、器材的操作、数据的处理、结果的分析判断等实验环节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启发学生深层思维,自主探究,大胆设想,动手实践,让学生真正学到产生知识的“知识”,教师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和失败,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质疑争论,这样就能让学生学习、尝试和体验到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探索物理科学的快乐,逐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由教学单向传授方式向双向互动学习方式改变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束缚,有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以教师知识的权威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形成了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机械接受的单向传授,抑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必须建立起师与生、教与学的新型关系和双向互动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具有平等性、民主性和互动性。
1、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相互交流的过程,课堂上师生是平等的,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思维,单靠教师的机械灌输,“包办”学生学习,学生的认知是难以实现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变“一言堂”为群言堂,采取多种措施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结合教学内容多设置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能让学生说的教师不讲,能让学生思考得出的结论,教师不要过早定论,对发言的学生多指导、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以唤起学生对教师的亲情,对学习的热情,对思考的激情,从某种意识上说,这就是教学成功的一半。
2、变“讲”为“研”,双向互动
课堂教学教师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变“讲课”为“研课”,使师生双向互动。
一、是做到先“研”后“讲”,把有关学习内容形成“问题”或“课题”,首先让学生进行研究(包括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然后教师进行点拔、释疑、评价性讲解;
二、是做到边“研”边“讲”,使教学过程师生进行积极地交流合作,把教学任务让师生共同来完成;
三、是变“讲”为“研”;实践表明,教师上课的“满堂灌”没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会是事倍功半,枉费心机,要正确认识到“讲”不能代替“学”,“学”不能依赖于“讲”,真正意义上的讲课应从“研课”中体现,这不但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也是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例如,在学习“密度”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置疑启动):
①两杯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哪一杯质量大:(让学生用天平测量得出结论);
②用天平测量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哪一种物质体积大?
(让学生通过量筒观察)
再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①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
②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
然后再取不同体积和质量的铜块、铁块、铝块让学生分别通过测量得出各种物质的质量(m)、体积(v)和求出比值:质量/体积,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①同一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是怎样的?
②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比的关系是怎样的?
③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比又是怎样的?
在让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由“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比恒定”的这种“物质特征”给出“密度”的概念定义。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密度概念含义,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和参与探究实践,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以上,在新课标下物理学习方法的改变是必要的,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学生成绩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