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8年12月17日的《参考消息》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为2.2%。而世界银行的报告称,全球GDP增长率将从2008年的2.5%下降到2009年的0.9%;
面对70多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西欧和日本处于衰退之中:
由于农矿产品价格的暴跌和世界贸易的收缩,亚洲、非洲的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会放慢,但是不大可能出现负增长。
公开数据显示:欧盟、美国、日本分别占我国出口额的21%、18%、8%:但2008年11月创10年来最大负增长9%。对外出口贸易全面萎缩已经成为现实!
有西方媒体采访中国经济界人士大都要问到中国如何救世界的问题。在《人民币贬值让我们看到什么?》中笔者曾引用一位华裔企业家的话,此处再次引用:“中国不该以牺牲本国利益来讨好外国!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刻收回外资廉价甚至无投入进入的中国能源矿产等资源开采权与所有权。”他认为:“中国的领导层必须坚定一个决心:带领中国走出这次危机,中国救不了世界,中国能够救自己就已经很不错了!”
经济危机只能成为中国强国富国的机会。我们已经韬光养晦了太久,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利用现在的机会呢?中国不是世界的救世主,“上帝”已经给了美国奥巴马,佛儒道三种文化基因伴生传国古老中国不是欧美的拯救者。
2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GOP同比增长回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家樊纲表示,中国经济下行趋势已定,经济运行中显现出的各种矛盾开始进入调整期,但总的经济形势是向好的方向转化——经济的适度放缓,为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赢得时间和空间,为经济新一轮的高质量增长迎来契机。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国需要怎样的中国精神?因为欧美衰退而悲观绝望?还是如同某些企业家所言,和国家谈谈条件,看看自己能分多少改革成果?
尽管2007年底中国南方经历大面积冻灾,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但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全球经济大萧条似乎彰显了一个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我们仍然在发展并且在自然条件的突袭之下必须发展。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从市场发展上来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中产阶级逐渐形成并崛起。同时互联网时代,科技和技术更新速度大大超过以往,在强烈的竞争压力下,社会分工更为精细,人际交往更为频繁,时间观念更被重视,专业化服务寻求外包的趋势明显,以餐饮服务业为例,面临需求骤增的局面。但同时我们不能忽略,随着时代的进步,此类行业服务业理念,技术,精细化,品牌意识尚需努力完善和塑造。以中国13亿人口的基数而言,这个市场所蕴含的内在潜力无疑是巨大的,当国内企业对中国世界工厂已经达成共识之后的今天所遭遇的经济寒流让世界工厂完全有机会有可能升级成为满足自我需求并且将自我所在提高到重要市场的地位,虽然还需要调整和完善很多方面的不协调,但是,纵观全球市场,唯有中国市场是蕴含内力最为丰富的市场,是最有能力吸纳和接受消耗产能的市场,尽管这个市场的基础消费者中,很多是缺少资财的一群,但是随着我们经济政策的调试和企业活力的激发,就业问题、住房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等生活基本成本的解决,这个市场将爆发出难以估量的价值。
在此前提下,我们的企业应该实现和完善自我产业链的结构调整,自我资源的开发和深化,经营活动的逐步规范,当然,在外资的觊觎下,竞争将更为激烈,但,企业产品等级和个性化、差异化、层次多元化、质量级别化提高以及企业战略和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助推都将使得中国企业不至于不堪一击和输掉整个市场。
3
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在这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由于经验和视野,我们牺牲了环境和资源,成为“世界工厂”,我们的GOP连年上升,但产业结构配置不到位不合理,装备工业升级缓慢,国内工业制造创新能力低微,难以适应全球竞争速度和强度;精神思想建设严重滞后跟不上经济速度发展,机构腐败,企业管理人浮于事,机构组织构架臃肿不合理,传统文化糟粕成为瓶颈,严重影响企业从人力资源配置到科技创新的全面解放和升级更新,推拉粘滞相互制约、内耗严重导致管理成本、沟通成本、居高不下;社会减压阀构筑不力,形成机制滞后,难以根本解决社会大众生存基本问题;医疗、医疗保险推进力度大,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社会政府机构人员粘滞私欲强于高于公理,风气不正,服务大众的服务意识趋于零,以至于政令政策执行缓慢,推进困难甚至执行歪曲。很多原本利国利民的政策成为地方政府个别机构敛财的手段和背书。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古老而伟大的国家在短短30年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跨越,正在发生转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变革。同样,作为转型时代的一种载体——中国经济担当了十分重要的责任,而中国商业是中国经济实现和体现这种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指标表现,所以,当整个中国的社会形态,人们的意识形态伴随商业体现中国经济的转变的时候,这个古老的国家如同返老还童一般焕发了青春和活力。整个中国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和迅猛的发展,中国商业和中国经济则是带领这种变化快速前进的“头马”。
回顾历史总是让我们萌生出一些对过往岁月的感慨,面对当下中国商业发展为中国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声誉的时候,我们仍然惊诧于中国商业在短短30年的发展在很多西方人看来类似于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或者奇迹;中国商业的发展有力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改革的深化和广泛的开放性,以及向世界展示出独特的人文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商道早于世界又年轻于世界,有着各国先进经验融合的差异性和兼容性现象,这种多元性的各国经验,为中国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依据,同时也使得中国商业在一定意义上具备了提供案例的可能,同时因为中国商业这种独特的推动,使得中国社会在人文领域的探讨中具有了一种精神性可欣赏的美学价值。
在外部环境存在高声忽悠中国救助全世界的召唤下,我们恰恰应该“做好自己”,沉下心来调整国内不良结构,从社会结构到产业农业结构都应该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认真考量,苦练内功修为,外学失败经验引以为戒,以柔克刚,顺应大势,在危机中寻求可以推动促进鱼跃龙门的转变机遇,力争脱身高耗能、高污染、高资源消耗初级外围边陲发展阶段,收购购买高科技领先世界的知识产权加速升级与转型。
而不是对内普遍施救,兼顾垃圾和优秀新生力量,对外扮演危机祭奠的牺牲。
4
回顾中国历史,中国人经历的困难堪称“世界之最”,从清帝衰迈昏庸被敌国置于砧板成为鱼肉任人宰割,到日本对我们长达8年的烧杀掠夺无耻侵略,新中国在困苦艰难的环境中成立并成长,三年自然灾害,中国人口降低到极致……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难不难?想想解放之初的一穷二白。那些苦、那些难并没有阻止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走过了那样的岁月和年代,现在还有什么障碍和苦难是不可以越过的?
困难重重中,我们发展到今时今日,以一个土地资源有限的国家自给自足养育了13亿人口。
中国企业从一穷二白中成长起来,日益成长为让世界瞩目和惊讶的优良品牌。
前年,笔者曾以同样题目写过一文,被广泛转载,笔者曾提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精神?今天笔者再次提问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怎样的中国精神?
我们需要自信,需要团结,需要万众一心,需要真心实意的为自己的祖国贡献力量。
我们不要事事要求妥协,要求救援的软弱;我们不要只为自己不看大众的自私和无羞无耻;我们不要相互殴斗的愚蠢:我们不要浮夸,不要无意义的嘈杂和喧闹,不要要约,不要寻租,不要腐败……
回顾并不遥远的历史,回顾我们走过的艰辛,回顾我们一路赤脚而来却登上塔顶的荣耀,相信你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