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教学应融入生活

2009-04-20 06:28孙来成
中学生物学 2006年9期
关键词:教学材料小肠生物学

孙来成

文件编号:1003-7586(2006)09-0063-02

生物新课标要求初中生物学教学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形成爱护生物,珍惜生命的情感。

为此,初中生物学教学应融入生活。生物学教师教学时,应努力创设前人发现生物学知识的背景,使学生沿着前人的发现足迹,探究生命现象,主动建构科学、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体系。

1 联系生活,设计教学活动

生物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生物学课堂教学要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生物学教学时,教师应围绕所学习的知识,组织观察、讨论、实验、设计、探究等教学活动。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应更多地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和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亲切实在,有用武之地。这样的教学活动,由于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也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生物学知识体系。

案例一:设计一日食谱。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一节,安排了一个设计活动——设计一日食谱。活动的目的是设计一份适合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一日食谱。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根据本地生活水平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每人设计一份一日食谱,然后在学习小组中讨论,确定本组的一日食谱及该食谱的特点。接下来教师组织全班交流,要求说明本组食谱的设计依据以及营养搭配情况。最后,全班讨论,选出营养搭配合理、适合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而且符合本地生活水平的7份一日食谱,组成一周食谱,并且要求学生回家向家长推荐这份食谱,同时由学生代表向学生食堂推荐该食谱。

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膳食指南知识的理解,又使学生通过向家庭、学生食堂推荐食谱,参与了有关生物知识的社会决策,有利于学生参与社会决策的情感的形成。

案例二:制作小肠结构模型。

学习人体营养物质的吸收时,教材安排了观察小肠结构示意图以及观察小肠结构的实验。对于农村中学来说,这个观察实验的实验材料——新鲜鸭肠不容易获取,又很难用其他动物的小肠代替。因此,教学时可以这样安排,首先安排学生阅读课本对小肠结构的介绍,观察小肠结构示意图,接着安排学生利用纸板、纸或泡沫塑料等身边的简易材料自制小肠结构模型。模型制作好以后,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介绍自制模型的各个部件所代表的小肠的结构,然后组内评选出最合理的一个模型在全班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小肠皱襞以及小肠绒毛使小肠内表面积扩大600倍,有了感性认识,理解了小肠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进一步理解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性。

2 以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作为教学情境

生物学课程情境教学就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把形成生物学知识和原理的有关实验事实和实验过程提供给学生,或者把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生的一些相关活动、现象等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环境中去感悟、主动建构知识。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一个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取日常生活中与生物学有关的案例,把它们设置为教学情境,进行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发展自己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案例三:食品安全。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对食品安全这部分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的有关规定,接着安排了调查本地市场食品安全的活动,要求学生分组设计调查表,调查当地市场上某类食品的安全性。通过汇总调查结果,撰写“本地市场的食品安全状况和建议”调查报告,并在全班交流。

这样的安排,对学生搜集资料、获取信息,以及培养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非常有益。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关注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等,学生并不十分清楚。因此,若教学时,教师没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容易使学生为完成任务而进行活动,不利于学生关注社会决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可以这样改变教材的结构,首先组织学生观看介绍辽宁海城豆奶事件的电视短片,了解该事件中学生受害情况,使学生认识到关注食品安全的必要性,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然后再组织学生学习课本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明确在日常生活中该怎样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最后,通过设问“我市市场食品是否安全呢”,引入调查活动。

这样,以生活中的事件作为教学情境,使学生倍感亲切,也使学生意识到生物学知识就在日常生活中,进而培养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决策。

3 从生活中选取教学材料

3.1 以社会新闻作为生物学教学材料

社会新闻以其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见长。在信息时代,社会新闻也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社会新闻中也蕴藏着丰富的生物教育资源,把这些教育资源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更有利于学生生物学情感、态度价与值观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种子的结构时,可以选取发生在我市的假种子案件作为教学材料,分析假种子不能正常萌发的主要原因,加深学生对种子结构的理解。再如,在学习鸟类这部分知识时,可以选取本市新闻媒体中有关在我市越冬的中华秋沙鸭、白天鹅,以及以我市孔望山林区作为繁殖地的白鹭、苍鹭等鸟类的介绍,作为教学材料,学习鸟类习性以及爱鸟、护鸟的知识。

3.2 以社会突发事件作为生物学教学材料

社会突发事件大多是一些影响较大而且对公众利益造成巨大损害的意外事故,因此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把突发事件中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作为生物学教学材料,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参与社会决策。

例如,在学习传染病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选取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作为教学材料,分析禽流感暴发的原因,利用所学知识讨论防治禽流感的措施。在学习生态与环境的有关知识时,可以选取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发生大爆炸这一突发事件作为教学材料,分析该事件给当地环境所造成的巨大影响,介绍国际社会对这一事件的关注程度,分析讨论如何保护环境。

3.3 以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生物学教学材料

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多属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渴望了解而又没有办法知道的事情,或者足以影响学生正常生活的事件。这些热点问题中的生物学问题,可以适时地选作生物学教学材料。由于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问题或急于得到解决的难题,因此,把这些问题作为生物学教学材料,可以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案例四:青春期性生理知识。

青春期性生理知识,是青春期青少年最想了解而又无法真正了解的生物学知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告诉他们科学的性生理知识,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那么,学生必然会从其他非正规途径去获取这类知识。这样,学生往往会受到一些黄色信息的蒙蔽,而很难学到科学的性生理知识,甚至有些学生会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把青春期性生理知识安排在本册教材的第一节。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按精子(卵子)由产生到排出体外的途径观察男女生殖系统纵剖图,然后小组讨论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此外,教师还应在课前调查学生最想了解的青春期生理知识,在课上给予讲解。对于青春期卫生常识更应详细阐述,以利于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

案例五:传染病。

“传染病”一节在苏教版《生物》教材中安排在八年级上册。但是,今年早春时节,我所任教的七年级的一个班级出现了急性腮腺炎流行的趋势,1个班级2 d里发现了8位患了急性腮腺炎的学生。一时间,全班同学人心惶惶,都怕被传染上。知道这个情况后,我决定改变教学计划,把“传染病”这一节提前学习。教学时,首先组织学生讨论常见的传染病极其传播的原因,然后介绍了传染病传播的3个基本环节,重点介绍了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针对早春季节主要流行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介绍了家庭及教室中简单的消毒方法以及个人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教师并强调,无论家庭还是教室都要保持通风,要求学生多到阳光下活动,以降低病毒的活性,减少被传染的机率。

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传染病传播的特点,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个人防护,有效地缓解了学生的恐慌心理。同时,由于这些知识解决了学生面临的难题,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非常好。

总之,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物学教学只有植根于生活,才能不断焕发出活力。学生只有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才能更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和原理,才能有利于关注社会决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猜你喜欢
教学材料小肠生物学
灌肉
用好小肠经,可整肠除湿热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interest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似“简”非“简”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