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耀亭 张 晶
一、十大变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征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奋勇前进,国民经济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区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大变化。
(一)综合经济实力实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历史性巨变,经济总量进入全国中列
建国之初,内蒙古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都十分低下。60年来,全区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大幅度提高,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明显提高。全区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7.08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58.04亿元,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代,经济总量迅速扩张,2008年超过7000亿元,达到7761.8亿元,年均增长9.7%,1952—2008年全国平均增长8.1%。而1961—2008年世界年平均增长只有3.6%。其中。1979—2008年内蒙古年均增长12.1%,分别快于全国和世界经济增速4个百分点和8.5个百分点。如今,内蒙古一天创造的财富量,就相当于1949年一年总量的3倍。1952年,内蒙古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1.79%,2008年已提高到2.58%,居各省区市第16位和西部第2位,由全国后列进人中列。人均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118元上升到1978年317元,迅速提高到2008年的32214元。年均增长7.1%,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长11.1%,内蒙古的人均生产总值居全国各省区市第8位,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4638美元。《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7—2008)蓝皮书》显示,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10位。西部各省区市第1位,其中产业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环境发展竞争力以及宏观经济竞争力等4项二级指标居全国前列。
(二)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向着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自治区解放前,受连年战争、灾荒、疫病的影响,内蒙古人民生活水平相当低下。到1978年,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改善,但仍处在温饱不足状态。经过改革开放30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连续跨越几个台阶,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增加到2008年的14433元,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9位前移至第9位,增长46.9倍,年均增长1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6%,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1元增加到2008年的4656元,在全国的位次前移至第14位,增长34.4倍,年均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6.9%。收入的增加使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211.66亿元,比1952年底增加8.1万倍,人均由0.6元增加到13329元。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随着城镇居民财富的积累,投资渠道的拓宽,收入的来源趋于多元化。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已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达到2.1%。在农村牧区工资性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农牧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2008年,农牧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806.5元,比2000年增长1.8倍,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也由14.1%上升到17.3%:农牧民人均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达到631.7元,比2000年增长9.6倍,占纯收入的比重也由2.9%上升到13.6%。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改善。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之初,内蒙古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都在46%以上,在温饱最低线和贫困水平之间徘徊,农村牧区居民恩格尔系数则分别高达59%和48%以上,一直处于贫困线以内。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用于精神文化生活和卫生保健支出相应提高,特别是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和住房消费支出增长迅速,食品结构、衣着服饰向多样化、中高档方向转变。2008年,全区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8%,比1985年的46.1%下降了13.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1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是最低的2008年,我区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2.5%,比1985年的59.2%下降了16.7个百分点: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6%,比1985年的48.3%下降了13.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整体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正由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
(三)商品市场实现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标志性转变,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从1998年开始,国内市场由短缺转为相对宽裕,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内蒙古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和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许多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全国前列。2008年,全区牛奶、羊肉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原煤产量进入全国第2位,发电量进入全国第4位。此外,全区粮食、钢材、化工和建材产品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全区有鄂尔多斯、蒙牛、伊利、赛飞亚、伊泰、远兴等34个中国驰名商标。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标志着我区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表明全区经济由解决生产问题为主向解决需求问题为主的阶段性转变。
(四)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轨,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消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内蒙古根据区情,采取舆论引导、政策扶持、优化环境、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产品生产主要由市场决定,商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由市场形成。二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在加快推进国有经
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做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推动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兴起,打破了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格局,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城乡市场、扩大就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8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3100亿元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42%左右,比2000年提高近20个百分点。三是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区国有企业经历了实行两步利改税、落实厂长(经理)负责制、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一系列以放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改革过程。从1995开始,我区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以提高国有企业整体实力为目标,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促进资产流动和重组为重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使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到2000年底,全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党的十六大以后,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我区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随着我们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国有资本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集中的同时,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一批劣势企业退出国有序列。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抓大放小,加大中小企业放开搞活的力度,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四是各项综合配套改革日趋完善,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推进价格体制改革,价格调控在治理通货膨胀和控制通货紧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市场调节价比重上升,逐步完善水、电、油、气、暖等重要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理顺了价格关系。政府机构改革进展顺利,职能有了转变。政府调控突出了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和目的性,逐步减少了对微观经济的直接管理。重视运用经济手段以及政策、法律手段调节经济运行,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已由直接调控逐步转变为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牧区保险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全区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
(五)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构成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内蒙古紧紧抓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好机遇及向北开放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自治区的地缘和资源优势,坚持“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不断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经济发展新战略,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内蒙古与世界上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有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12个,二类口岸6个,对外经济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口岸开放格局。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16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89.34亿美元,增长557.4倍,其中外贸出口由0.1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35.8亿美元,增长357倍。内蒙古出口值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由“九五”期末的2个增加到6个。口岸资源得到开发利用,过货量成倍增长。“十五”期间,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为8808万吨,进出境客运量为1260万人次,进出境交通工具为1320万列辆次,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1%、16.7%、16.5%。2008年,全区口岸过货量超过4000万吨。利用外资成效显著。1985年以来全区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47.71亿美元,年均增长31.4%;外商直接投资达到98.2亿美元,其中“十五”以来达到90.6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20.8倍。
(六)财政状况不断改善,可用财力明显增强
经济实力的增强不仅表现在经济总量上,更体现在地方财力上。1949年。内蒙古财政收入仅有739万元,到2008年已达到1107.31亿元,增长14983倍。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三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均突破百亿元,其中鄂尔多斯市达到265.03亿元,居全区各盟市的第1位。全区有76个旗县区的一般预算收入突破亿元,其中超过10亿元的有9个,超过20亿的有3个,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达到32.9亿元,居各旗县区之首。全区人均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700元,在全国各省区中位居第8位。我区财政状况的不断改善,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的结果。全区可用财力的明显增强,为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七)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和自治区对农牧业的大力支持和农业科技的进步使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内蒙古的农产品供应不仅满足了自己,而且还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和主要的畜产品供应和加工基地。全区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212.5万吨上升到2008年的2131.3万吨,分别比1949年和1978年增长9倍和3.3倍,粮食产量居全国的第11位,人均粮食产量居全国的第3位。2008年,全区肉类总产量达到219.37万吨,比1978年增长9.7倍,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9位提高到第14位:牛奶产量达到934.92万吨,比1990年增长24.3倍。全区人均占有牛羊肉、牛奶产量分别达到53公斤、388公斤,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是最多的。农牧业产业经营水平不断提升。从龙头企业到基地再到利益联结机制的产业化链条的架构基本形成,尤其是乳绒两大产业龙头已经成型。乳产业、绒产业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领先。玉米、番茄、肉羊等产业逐步成为我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成为发展的新亮点。农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显著提高。全区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63%,精深加工水平不断提升。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自治区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全区把做大做强工业规模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依托自身优势,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重点,主抓大项目,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加大对重点工业项目的扶持和改造力度,发展和培育了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企业,不断提高工业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工业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
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工业为全区国民经济发展、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内蒙古工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0.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798.6亿元,比1949年和1978年分别增长2020倍和39.2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不到10%和1978年的37.6%上升到了2008年的48.9%。工业对GDP的贡献率高达60%。2008年。原煤产量已达到4.73亿吨,居全国第2位,比1949年增长了1000多倍,比1978年增长了20.5倍;发电量达2136亿千瓦小时。居全国第4位,比1949年增长了1万多倍,比1978年增长了55.5倍。形成了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6大优势特色产业为代表的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已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拥有鄂尔多斯、蒙牛、伊利、远兴等34个中国驰名商标,有30多项工艺和设备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钢材、建材和化工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能源工业重点发展煤炭、电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加快了能源基地建设。目前,内蒙古煤炭保有储量达到3275.88亿吨,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准格尔哈尔乌素露天煤矿、扎哈淖尔索露天煤矿等一批煤炭项目已在“十一五”期间陆续开工建设。加速开发煤炭下游产品,经过精心准备和建设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于2008年8月试生产。同时,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十一五”以来全区累计淘汰煤炭落后产能4600多万吨,煤炭产业集中度、安全水平都有了大幅提高。电力工业继续加快电源点和电网建设,重点建设西电东送、煤电一体化和区内用电项目。石油天然气开发取得新进展。作为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日产量突破1500万立方米,并已具备了年产80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立足农牧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工业,乳品、肉类、羊绒等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以伊利、蒙牛为首的乳品加工业规模超常发展。以伊盛、科尔沁牛业为代表的现代化肉类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鄂尔多斯、鹿王等名牌羊绒制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产量和销售额已经跃居全国之首。以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改造为主的冶金建材传统产业步伐明显加快,包钢、包铝、内蒙古一机集团为代表的大型骨干企业实现了扩能改造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扩大了包钢的中厚板、汽车板、特种钢、稀土钢和不锈钢的生产能力。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通过改组改造,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产业竞争力得到提高。化学工业重点发展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盐碱化工,加紧大型化工基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稀土深加工、新材料、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新能源、生物制药、光机电一体化、农业高新技术、绿色食品、沙产业等领域已形成了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格局,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区工业结构正在向高层次推进。2008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内蒙古自治区有8家企业上榜。
(八)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
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持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以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形成对自主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应用类科研院所进入或转变为企业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力度得到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条件不断改善,创新政策环境趋于宽松。企业办科技机构规模不断扩大、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08年。全区企业R&D经费总支出占全区R&D经费总支出的比重达到78%以上。各级政府科技投入不断加大,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成为科技经费的主要投向,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8%。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掌握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1985—2008年,全区累计申请受理3项专利量21518件,3项专利批准量12263件。近年来,先后实施了煤变油核心技术开发与工程放大、稀土合金材料关键技术及制品、大型风力发电机开发与产业化等18个重大科技专项,建立了沙地(沙漠)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蒙医蒙药等35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特种车辆、畜牧业装备、肉类、畜产品加工等41家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建立起了51家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包头钢铁集团公司、亿利资源集团公司、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公司等7家企业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初步形成覆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知识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培育出蒙西、北方重汽、稀土高科、天骄奥特奇、宇航人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带动作用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并催生了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冠以专业名称的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
(九)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繁荣向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并举,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的相互协调转变。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54年的37.9‰下降到2008年的4.3‰,人口再生产类型完成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传统模式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模式转变,全区人口进入平稳增长时期。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二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成效显著,耕地、水、矿产等战略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环境保护向广度、深度发展。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截至2008年,全区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5371.7万亩,森林覆盖率和可利用草原植被盖度分别达到17.57%和38.85%,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2.08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1.72%,拥有自然保护区196个,生态示范区25个。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扭转,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同时,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环保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2008年,全区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22天,重点监测的40条河流断面达标率为64.2%,三是循环经济工作工业稳步推进。近年来,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培育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地区覆盖面不断扩大,循环经济工作成效显著。2008年,全区列入国家和自
治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和企业分别达到20个和10家,涉及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煤炭、医药、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九个重点行业,覆盖全区11个盟市,形成了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工业经济的格局。四是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了一批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大力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近3年累计下降12.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已分别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84.5%和44.6%。
(十)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深入贯彻落实,“模范自治区”走向辉煌
内蒙古作为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在上世纪50年代,由于建设事业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形成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局面。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模范自治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处于领先位置。生产总值增速连续7年居全国之首,经济总量居于5个自治区之首。2008年内蒙古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16位,在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居第1位,经济总量占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经济总量的37.6%。按可比价格计算,内蒙古比上年增长17.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8.2个百分点,增速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三次产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态势,产业结构比为11.7:55:33.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消费需求在全国的位次继续攀升。2008年,全区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在全国各省区市中保持第10位,是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进入全国前列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投资总额的45%;同比增长27.4%,增速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2008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国第17位,比上年增长24.1%,增速居全国第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总量和增速在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均位居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总额的38.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保持平稳,增速高于全国。2008年。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居全国第17位,同比增长32.1%,增速居全国第4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排第2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总量和增速均居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第1位,占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总额的39.4%。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的位次继续攀升。2008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居第9位,是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进入全国前列的地区,比上年增长16.6%,增速在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中位居第2位。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各省区市中与湖北省并列第14位;比上年增长17.8%,增速居全国第3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总量和增速均居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第1位。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族教育全面发展。2008年全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39所,比1984年增加24所:在校生31.67万人,比1984年增长11.8倍,年平均增长11.2%。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9.78万人,比1984年增长13.2倍,年均增长11.7%。拥有普通中学1291所,在校学生140.3万人。增长30.3%。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35.56万人,比1984年增长84%。文化事业呈现繁荣景象。2008年,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6个,文化馆102个,博物馆36个。2008年,全区有广播电台1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4.05%和92.73%。全区出版发行各类图书、期刊和报纸2423种、149种和61种,出版发行数量分别达到6730万册、1229万册和2.5亿份,其中蒙古文图书、期刊和报纸976种、47种和13种。全区拥有卫生机构7966个,比1949年增长101倍:全区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7.4万张,比1949年增长100.9倍: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62万人,比1949年增长13.7倍。每万人拥有病床床位30.7张,每万人拥有医生21人,分别比1949年增加29.65张和13人,医疗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目前,全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农村牧区人口1434.4万人,参合率达到94.69%。自治区的体育事业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具有民族特点的项目逐步进入全国先进行列。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实现了我区在奥运会历史上奖牌零的突破。
二、经验和启示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坚持党的领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民族团结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回顾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光辉历程,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经验和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
60年来,全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族团结不断得到加强,使得祖国边疆长期保持稳定,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使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迅速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的进一步巩固。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繁荣和发展,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各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才能使民族自治地方更加兴旺发达。
(二)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是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繁荣的基础
60年来,全区坚定不移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实施的一系列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法规,保证了实行区域自治的各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享有民主平等的权利,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同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处理民族关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族人民亲如手足,形成越来越强大的凝聚力,共同致力于地区经济建设,使全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使振兴民族自治地方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突出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提高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既艰巨又紧迫的重要任务,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讲民族进
步,首先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抢抓机遇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实践中着重把握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2000年,国家在西部12个省区市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二是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发,内蒙古加强与俄、蒙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推进“向北开放”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了全区外向型经济的加快发展。三是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2007年东部5盟市正式纳入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为今后东部五盟市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难得的机遇。四是全区把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现实机遇。正是由于内蒙古改革和建设始终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为发展积极创造有利的优势、资源和空间,从而赢得了先机、争取了主动,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经济自主增长机制的逐步形成,使得内蒙古经济社会不断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完善发展思路,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仅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各族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更新,而且对该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技术进步和经营机制转换都起到了推动作用。进入新世纪,内蒙古党委、政府不断完善发展思路。2001年,在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上,提出了贯穿“一条主线”、加快“两个转变”、加强“三大动力”、加强“两项建设”、推进“三化进程”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六大之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又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2006年,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对未来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提高“两个水平”,保持“两个高于”,确保“两个实现”的总体奋斗目标。全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有机统一,把抓科学发展与促社会和谐相结合。实践证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由加快发展向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转变。
(五)坚持国家支援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60年来取得的光辉成就,是中央及兄弟省市的支援和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60年来,中央始终给予内蒙古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工业基地、粮食基地、水利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国家都组织了一定的财力、物力给予支持,从工业、技术先进的省市抽调大批技术人才支援内蒙古,从而迅速改变了我区贫穷落后的面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内蒙古的开发力度,一大批国家级重点大型项目先后开工建设投入运营,对于这个时期的快速增长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进入“九五”时期,中央制定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六条措施,2000年国家在西部12个省市区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兄弟省市对内蒙古经济的发展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协助。在今后的经济建设中,我们必须更好地把争取国家帮助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一方面,针对我区经济基础薄弱,加快发展,需要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就内蒙古自身来说,要大胆改革创新,制定好符合适应市场需求的资源开发主攻方向,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相衔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要树立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思想,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和横向联合: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尽快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微观运行机制,广泛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促进内蒙古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六)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贯彻落实“林牧为主、多种经营”方针中,长期狠抓植树种草、农田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取得了明显成绩。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森林覆盖率达到17.6%: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控制,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工业污染和城市环境整治取得一定进展。内蒙古虽然人口不算多,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总体上看还存在着诸如:由于过去人口增长较快。对当前及今后的教育、就业等方面形成较大压力: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仍很突出,制约着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工业污染严重,城市环境质量差;在资源开发中存在着较多的低水平、小规模、浪费宝贵资源等问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