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秀丽
同学们都听说过“守株待兔”的故事吧,你们有没有想过,兔子为什么会撞在大树桩上呢?你一定会认为这是兔子跑急了,是偶然现象。其实不完全是这样,这里面呀,还有一定的数学道理呢。
我们先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吧。取两支削尖的铅笔,左右手各拿一支,然后闭上一只眼睛,让两支铅笔的笔尖从远到近,对准靠拢。这时你会发现,不管你怎样集中注意力,两支铅笔的笔尖总是交错而过。而当你把双眼都睁开时,一下子就把两支铅笔的笔尖对准了。怎么回事呢?原来,同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在人(或者动物)的左右两眼看来是不完全一样的。只有在两只眼睛都能看到的范围内,看到的物体的位置才是真正准确的。
兔子的双眼是长在头上的,每只眼的视野为179度多一点,可以看到周围的任何东西。但它双眼重叠的视野却只有19度,前方10度,后方9度。因此,兔子的双眼只能在很狭小的范围内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位置。并且,兔子虽然能敏锐地观察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但对鼻子底下的东西却什么也看不见,那里是一个盲区。
当兔子在情急慌跑之中,树桩没在它两眼重叠的范围内,它分不清真实位置,所以触桩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