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私募鼓与呼

2009-04-17 03:13
投资与理财 2009年4期
关键词:信托证券收益

王 俊

2008年,在公募基金平均亏损逾50%的情况下,在同一个市场作战的很多私募基金却取得了较好业绩。有据可查的150多只阳光私募证券信托产品中,多只取得了正收益,最高的一年回报近20%。一些民间私募高手,甚至取得了逾50%的年收益。由此有人说,2008年很可能是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转折年,主导这一转向的,不是政策,不是行政,而是在大地冰层之下的投资者的终极选择。

究其原因,公募基金在享受种种制度优势的同时,也必然受制于契约仓位、政策指导、市场维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再加上做空机制的缺失,在一个单边下跌的市场中,惨败几乎是必然的。所以,公募基金2008年能比的是谁亏得少。而私募不同,赵丹阳可以清盘,江晖可以空仓股票只做债券,大家要比的是谁给投资人创造的回报多。

但是,这只是简单的表象,深层次看,还是机制使然。

以《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法律依托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巨大历史成就,对普及大众理财意识、构建小康和谐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满足越来越广泛的大众投资理财需求方面,却有着天然的制度缺陷,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投资者与管理人利益不对称的制度设计所导致的信托责任嬗变。既然牛市时的超额收益与我无关,那么熊市时巨亏也就心安理得。虽然我们把持有人利益第一写在纸上、挂在嘴边,但扪心自问,我们公募基金有几家公司能真正做到持有人利益第一?于是,便有“老鼠仓”;于是,便有“1元基金更便宜”的误导营销。

私募基金则不然。他们在设定年度目标时,客户资产增值多少一定是首要指标,因为他们知道,公司的利润、管理者的利益,都来自客户的利益,不能给客户创造价值,便一切都是零。所以,私募基金天然是客户导向的,天然是绝对收益目标导向的,天然是长期的利益共生机制导向的。所以,我们看到了亏钱的私募主动掏钱弥补客户损失,我们看到了2008年阳光私募的亮丽表现,我们看到2009年的早春行情中私募大放异彩。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仍然处于尴尬境地,没有法律地位,没有信用支持,没有制度监管,只能假道信托战战兢兢而行。但“阳光信托”已经开启,很多优秀公募基金经理正在不断加入这个行业,投资者的钱流正在悄然转向。今天,私募基金的整体规模还很小很小。但种子决定未来,在下一轮的牛市周期中,也许就会出现规模过百亿、千亿的私募基金。

我们可以期待。

让我们一起鼓与呼。

猜你喜欢
信托证券收益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东方证券
东方证券
信托QDⅡ业务新征程
《今日证券》今日证券 每日相约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让与担保和信托
从不同视角解读信托
如何解开设计院BIM应用的收益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