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人文理念、构建和谐课堂

2009-04-15 08:10张怀欣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体育课理念

张怀欣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不难看出,新课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随着对新课改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新的体育教育理念已逐步被一线体育教师理解接纳,并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应用。为了更好地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及本质内涵真正贯彻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去,笔者认为,体育课堂教学应把握人文理念,努力构建和谐课堂。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尝试做起: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我们要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脑力劳动处在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人们的体力劳动大大减少,各种“文明病”迅速蔓延,从而使国民的体质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于是,注重身心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学校体育就有任务要让学生从小就养成终生体育的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这是我们新课程体育改革的一个主要出发点。学校应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

二、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能力

曾几何时,体育课程改革变成了不要运动技能的自由活动课,结果几年的学校生活一结束,许多学生什么运动技能都没有,运动兴趣从何谈起,靠什么去终生体育?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以后,运动技能的学习终于又被重视了起来。现行体育课程标准强调“健康第一”理念,也就是说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体质的增强必须以运动技能为载体,因为技能学习即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有效过程。体育课程如果没有技能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只有通过运动技能的实践与应用,才能达到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改变的目的。而丢掉运动技能教学的体育课将失去体育课的本质属性,最终丢掉学生的健康。

三、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常这样说:“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因为很多体育课让他们觉得单调、枯燥、无趣。为什么会这样?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不合理的教学方法造成的。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创新学习方式,是以目标统领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融学习于活动中,寓乐于教育中,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得以培养。所以,教学改革一定要从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做到科学、合理、、新颖、有趣等,从而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之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要把重“教法”的立足点转移到重“学法”的轨道上来。应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法的传授和辅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实际运用于自己的锻炼中,逐步提高自学、自练、自选、自评、自管的能力。

四,创建和谐课堂,培养优质人才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确实,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因为学生是成长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丰富的情感,课堂上,他们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欣赏、关怀和理解。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学生便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师生关系的和谐是体育教学的基础,教与学的和谐是体育教学的核心,讲与练的和谐是体育教学的关键,和谐课堂的构建要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故体育教学必须把握好、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等各种和谐关系,把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综合起来。教师应真情、公平地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于运动技能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要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创造和发挥。体育课的讲解,力求语言简明准确,声音洪亮,生动有趣,幽默风趣 。通过以上各种途径,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体育课上得以充分地发挥。

总之,和谐的体育课堂最受学生的欢迎,最合学生的口味,有利于协调师生关系、培养的学生自觉性、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思维与理解、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与个性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质。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应当以人文理念为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设计,并大力开展寓教于乐的和谐课堂教学活动,创造宽松的学练环境,尊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才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让体育课受到每一个学生的欢迎。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体育课理念
体育课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