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真
摘 要 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学生就是老师的镜子,从学生身上可以看到老师的影子。教育学生不仅要靠老师的说教,更要靠老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教师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忽视不得。只有好的老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如果想教出好学生,就得先成为一个好教师。
关键词 教师 影响 学生
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概说的是读书,不同的读者,对人物的看法也就不同。我们老师去听课也一样,同样的一堂课,不同的老师就有不同的收获。我想,同样的一个班级,不同的老师带就有不同的风格和风貌。那么“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是不是就如我们常说的“有什么孩子,看什么爹娘”呢?这句话足以道出了老师的重要性。
其实这是一件很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事情,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看看我们经常三番五次、一本正经地要求学生写好字,说什么字是一个人的脸面,要有正确的笔画笔顺,要一笔一划地书写等等。一大通理论再加上老师的威严,把写字教育弄得个像监狱教官训话似的。可效果如何呢?你去翻翻作业本就知道了,那上面的字,就是“龙飞凤舞”。直到几年前,一位学生家长跟我说,孩子的字都有点像我了,这我才恍然大悟。
真是一语点破梦中人!。二年时间,就是课堂上的板书,对学生的影响有如此之大!不可辩驳的事实,让人不得不相信:在二年时间里,我并没有刻意地要求学生模仿谁的字,可就在这“没有刻意”的二年中,学生却也在“没有刻意”中受到自己的影响!而那发挥影响作用的,或许就是那寥寥数笔的板书!一时间,什么“教育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之类的名言哲理一股脑儿蹦了出来,似乎一时之间对它们有了更深刻、更新的理解!真没想到,简简单单的一个板书示范,居然就是学生自学成才的狂草书法精品!“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以后板书时,默念几遍再下笔也不迟啊!
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这一点真不假。我每接一个新班的时候,总会听到老师们说看看你班的学生多像你啊,说话的语气神态动作,活脱脱一个你。开始时没有注意过,说的人多了也开始注意了。还真有点像我,每天早读的时候我看到小干部站在讲台上学着我的样子在领早读,一会在教室里转转,一会学着我的口气表扬这个,批评那个。别看年龄不大,模仿能力却很强,他们会说:“大家看今天xx同学表现多好。”“xx同学,如果你今天的发言声音再大点就更好了。”......我平时喜欢双臂交叉抱在胸前,你再瞧瞧他们也是这副模样。我是急性子,做什么事从来不拖泥带水,孩子们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再加上我的要求,因此培养的他们也跟我一样,风风火火,做事干脆利索,也难怪老师们说他们像我。
可见,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人格成长。所以我认为,作为老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影响孩子,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品德,那将是孩子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老师心胸开阔,宽容大度,那么他的学生大都就会成为心胸开阔,宽容大度的人;如果老师自私自利,斤斤计较,那么他的学生就可能会成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的人;如果老师态度严谨,敢于承担责任,那么他的学生就会成为态度严谨,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如果老师态度散漫,不拘小节,那么他的学生就会成为态度散漫,大大咧咧的人;如果老师勤劳善良,有集体主义精神,那么他的学生就会成为勤劳善良,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老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自古以来,对老师的各方面素质要求就要特别高些。我们不能让“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要真正体现在行动上。
再回头看看我们学校的每一个班级,每走进一个班,看到每个班的风格和面貌各不相同。这使我更加相信,老师的爱好决定着学生的爱好,什么样的老师决定什么样的学生,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
在六年级一班,一走进教室就让你感到这个班学生势气旺盛、精神饱满。他们衣服穿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给人不拿第一誓不罢休的感觉。看到这些我想到了他们的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是那种不知道疲倦的人,他教学严谨,做事认真,细心周到,一点一滴都不放过。而这个班的学生也充分承袭了他的精神,上课时充满激情,对所有的课程都感兴趣,充满自信。
我还去了三年级一班,这个班的学生就像他们的班主任杜老师一样,文文静静,慢条斯理。他们虽然也穿得鲜鲜亮亮,但他们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那种淑女文弱的气息,不像六(1)班那样给人一种强劲的感觉。他们班一堵墙上贴的都是画,色彩鲜艳,给班里增添了许多的生气,这也说明老师平时很重视对学生课外兴趣的培养,注重学生素质的教育。
而四年级三班则不同,他们的班主任好象更喜欢学习成绩,所以他们的墙上布置的很简单,准确的说是单调。进入这个班给人的感觉是朴素、沉闷。这个班的学生虽然也都很出色,但他们的业余爱好似乎不多,这方面的人才也很少,这或许和他们的班主任不重视,不提倡有关吧。
总之,我感觉做为一个教师,自身的优点、特长影响了学生的优点、特长。我坚信“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只有好的老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学生们不仅在意教师怎么说,更在意教师怎么做;不仅看重教师的才,更看重教师的德。那么如何当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呢?我想要是能体现以下四个方面,恐怕就够了。
一、“兴趣人”
好教师一定是一个热心的人,是一个出自热爱教学而不是因为稳定的薪水、较长而又固定的假期、较短的工作时间的缘故选择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是一个能从其教学中体验到快乐的人。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老师可以更好地培养出有兴趣的学生。他一定了解所教的学科,不仅仅是他将要教给学生的那些知识,而是如何最大量地教给学生。他一定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他在课堂里所能学到的多得多的东西。
二、“智慧人”
即对所教学科的钻研及在此基础上对相邻学科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的把握。毕竟,只有智慧才能唤醒智慧。教学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一棵棵树木(知识点),更需要让学生把握住一大片“森林”即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有心人”
即能够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影响学生。毕竟,有心才能用心,用心才能动情,情动然后行动;
四、“榜样者”
即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毕竟,榜样的力量虽不是无穷的,但具有很神奇的力量。
由此看来,好教师的最高追求莫过于能将学生身上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诱发出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能互相诱发出对方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最后,老师和学生都得到很好的升华。
如果一个人一生当中能遇上一个好教师,就很幸运了;如果你有不只一个好教师,你就会成为一个天才。可见,学校中有天才潜质的学生并不少,少的是好教师。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如果想教出好学生,就让自己先成为一个好教师吧!
参考文献
1.Gary?L?Pertier:Perspectiveson Education,Ginn Press,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