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卫全
[关键词]设计;教学;课堂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但这种教学活动却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离不开教师的导,离不开教师的问。课堂提问能唤起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和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拓展学生思路,加强师生间的真诚协作与平等的对话,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正确的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设课堂情境
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利用视觉(教具)、听觉(语言)再现文中活泼、逼真的教学情境,把文中的情感因素传给学生,使之进入角色,与文中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然后提出围绕课文重点、难点设置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引起学生自身认识上的矛盾,去努力解决那些含有未知因素的新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点拨,搭桥引路,引导学生多读、多思、多想,帮助他们爬坡,让学生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和喜悦。
二、课堂教学目的要明确
提问的目的,在于用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全体学生积极思维。指导学生思维方向,触发学生思索、探索的灵感,理解、运用新知识。但要注意:(1)所提问题要难易结合,层层递进,面向全体学生(包括优生和差生),有的放矢,范围尽量缩小,否则,就会使学生思维缺乏定向,造成胡思乱想的心态。(2)要注意提问方式。虽然都是提问,但如果不注意方式。那效果也会不一样。即使叫一位同学回答问题,也要求其他同学认真思考,积极动脑准备纠错;否则。那些没有叫到名字的同学的思维一下就松懈下来了。(3)善于用眼神、信任、动作等表示出对学生的爱心与期望,使得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态、轻松的心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全面完成所提问的问题。
三、课堂教学要有系统性
课堂提问所设计的问题,应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着眼于全篇,整体设计,每一个问题成为一个台阶,那有关系的几个问题成为一个题链,成为一个整体,切忌把一个个具有整体思维价值的问题支离破碎。把一些毫无意义的或意义不大。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穿起来,不要机械地一问到底,要步步深入,学生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在潜能,积极分析、提炼、总结、归纳,才能解答这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四、课堂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教师提出问题后,必须留给学生适量的思考时间,这正是动脑筋、积极思考所必须具备的;特别是对理解问题较慢、性格内向的或不善言辞的学生,更应该注意这点。在此时间里,或许学生通过思考能把问题解决,或许思考尚未成熟,或许把问题补充得更完整,但不能刻意追求完善、追求标准。而积极鼓励他们敢于表达、求是、怀疑,不受制于独断的教条。如果过早地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不仅有可能打断学生的思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打消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和谐课堂的关键。要求具有多层性、自主性、情趣性、差异性等特点,教师因此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符合因材施教的特点。因此,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便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师生关系融洽。教师关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可以导致积极、健康、愉快、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不和谐、僵化、紧张的师生关系则容易酿成消极、沉闷甚至一触即发的紧张课堂心理气氛。从师生互动情况看,也有此种现象。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容易使课堂上形成互相尊重、体谅、友好的学习风气:如果同学之间不和睦,矛盾重重,钩心斗角,课堂上就容易出现嘲讽、攻击、紧张、压抑等不健康心理。
总之,课堂提问不仅要注意到上述几点来精心设计。还要顾及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才”施教,促进个体全面发展,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突破束缚,卸去包袱,开动机器。即使在点拨疑点,也应适可而止,授之以渔,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有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编辑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