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小龙
从老年的年龄划分上把80~89岁称为高龄期,90岁以上称为长寿期。从生理与保健角度来看,80岁以上具有共性,故统称为高龄长寿期的保健。
联合国定的标准是: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按此标准来看,我国在2000年时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普查结果:1953年为4.4%,1964年为3.6%,1982年为4.9%,1990年到5.6%,2000年达7.0%)。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来看,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古代早有“人生70古来稀”,活到70岁就够本了的意思。但是,到了今天,北京人的寿命平均已经到达80岁。在医院里的病人中,90岁以上已经成为常事,100岁以上也能遇到了。在过去不敢想象的许多手术和治疗(如肝移植、心脏导管等)在80岁、90岁的身体上成功实施了。这就提示医生在对待疾病上要改变观念,同理,在对待保健上,也要开辟新思维,提出新路子。
通常人们的印象是:岁数越大疾病越多。其实不然。人体的生理变化是可以分出阶段的。80岁以后,机体进入了“衰老”阶段以后,就出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没有大起大落的生理时期,许多中青年和老年前期的常见疾病反而减少了或者消失了。此时的一些慢性病其实是年轻时遗留下来的,而不是新得的。比如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脑卒中、高血压病、冠心病、关节炎等。就连癌症这类新得的疾病来说,80岁以后也比60岁左右要少得多了。因此,对于80岁以后的高龄老人来说,保健的重点是在针对此年龄段新发生的影响健康的新问题上了。主要是4个方面:
倔强导致的意外
作为家人子女,都希望老人平平安安、幸福美满地度过晚年。但现实中总是遇到家人子女与高龄长寿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突出的表现在老人的“倔强”上。最多见的是老人性格刚烈、脾气倔强。平常生小病从来不去医院治病。病情加重时就自己买点药吃,按其自己多年的“经验”生活着。一旦遇到又一次生病,家人子女力劝其到医院去看病,可是老人始终不肯,还会进一步发生了争执,最后,走了“不治而终”的不归路。这就是家人子女的善意及美好愿望总是遇到老人的“不听劝”,一而再再而三的楣持下去,终于家人子女的耐心不能继续而妥协,结果导致老人在“倔强”下发生意外,直至死亡来临。
“折腾”引发的惨痛
80、90岁以上的老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喜欢不断回忆自己年轻时“功绩”,尤其是在后辈下级的众人面前。但是,由于高龄之人机体各器官功能明显衰退,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已经不是“当年勇”的岁月了。可是,常常遇到的是高龄阶段还去参加一些不合适的运动之类,甚至旅游、观光、会议等带有明显“折腾”的活动。什么“这辈子没去过的地方不去看看终身遗憾”,什么“这么重大的场合不出席不合适”等等很多理由。其结果是“力不从心”。突发严重健康事件已经屡见不鲜了,结局是老人走了,家人子女后悔莫及。“生命在于运动”是对的,但对于高龄老人来说,一定要在自己能力可以承受的限度内适度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既延缓衰老,不使机体“用进废退”,又平安顺当地幸福生活着。
孤独带来的绝望
在我们的周围,常可以看到,高龄老人突然遇到丧偶事件,会在短时间里出现明显的衰老、崩溃,甚至导致不久也就亡故了。据统计,丧偶老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人是群居动物,尤其是老年相伴的伴侣一旦丧失,其严重后果可想而知。人到了老年阶段,如果还能有一位相知相伴、不离不弃的至亲陪在左右,那该是无比幸福的一件事。如果家人子女能体会此点,有条件的及时寻到合适的相伴之人,那是一件大好事呢!
恐惧造成了未路
高龄老人,尤其是90岁以上,他们同龄的朋友、同事一个个相继离开了人世,觉得自己也要不久于人世,于是他们想到了死亡要降临在自己身上了。结果出现惶惶不可终日。这样一来,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加快了死亡的步伐。纵观世间的高龄老人,那些可以活到90岁、100岁以上的老人,虽然其中的原因很多,但至少有一点已经证实,那就是长寿者大多性格开朗,豁达大度,情绪乐观,心理健康。高龄老人想到死亡的来临是非常自然的,可以理解的。但关键是想到以后,自己抱什么态度。总括起来,最正确的态度是顺其自然,泰然处之也。
好生恶死,为所有生物之本能。人生一辈子是那么的不易。如果能活到80、90、100岁以上,该是多么的万幸。从保健角度,提出不该发生的几点注意事项,避免一些“低级”错误,让高龄长寿的老人完美地走完人生之路,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