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正平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总结了多年教学工作的经验,对于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教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中心环节;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不仅要认真备好课,还要注重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书育人,需要融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于教学中,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这一堂课呢?笔者认为:教师在上课前,应认真备课。首先要熟读教材,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掌握教材的体系和知识结构,明确本章或本节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基础知识范围和基本技能的具体要求以及知识的系统性和阶段性,对学生进行深刻了解,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教态自然端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应有一个平静而稳定的心态,即使遇到一些问题,例如:讲错的地方或时间把握不准,也能够从容地处理并及时纠正。同时,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每位教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这就要求教师有端正严谨的教风,稳重得体的举止,从而表现出良好的师德风范,健康的个性品质,以此感染、熏陶学生,进而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进取心。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且能体现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及能力培训的相互统一
一堂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由各种要素构成,教师在授课时需要确认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各项活动都紧紧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都是为这个目标服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必须要明确、具体。
3.教学内容明确,无知识性错误
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性质及大纲,处理教材。在授课时,必须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准确性,只有传授正确的教学内容,才能避免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错误,还应结合学科发展注意内容更新,力求讲授内容深浅适宜,繁简适度。教学方案设计要合理,重点要突出。
4.语言清晰、生动
语言是教学过程的特殊工具,教学工作主要是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实现。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表达方式,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语言表达一定要紧密结合教材,清晰精练。语速、语调适中,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掌握分寸,恰到好处。要求举例恰当,使用准确专业术语。精练生动的教学语言是教师紧紧围绕教学中心悉心研究、加强理解的成果,因而,能够把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化到最低限度,而不致使学生产生错觉和误解,同时又能强化教学效果。
5.教学方法选择适当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这就包括适时、适度运用教具,演示实验和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力求把生动直观的教学技术手段与教师的启发性讲解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形成生动、活泼的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最大的收益,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且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6.板书布置合理,层次应分明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板书的效果对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听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的板书工作,有利于任课教师搞好面授教学,努力提高授课质量;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认真学好每学期开设的各门课程,不断提高学习质量。任课教师在板书时,字迹、图例应规范清楚,布置要合理,主、副板书分明,尽可能一堂课书写一板,讲完课后,板面保持完整美观,无错别字。
7.课堂教学有计划性
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需要有高度的计划性,良好的教学秩序。我们知道,教材的知识都是在前人思考和积累的基础上的高度概括,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结晶,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领悟并掌握。因此,教师应计划好学生看书、思考、提问、归纳、训练和巩固等方面的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掌控能力,把握好各项活动的安排,使板书、演示及多媒体教学等活动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
8.灵活使用教案
教师应善于组织教学,在编写教案时,尽可能将课堂上的情况估计清楚,尽可能考虑得周全,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情况时常会有变化,这时,教师必须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使用教案,针对临时发生的变故采取相应措施,对教案作适当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收到最好的效果,实现教学目的。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它有着教师探索的无穷空间和奥秘;它又是一门艺术,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给予学生更多的养分。如何正确把握课堂教学,上好每一堂课,这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