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2009-04-14 04:38甘托如
教师·上 2009年1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中学生创新能力

甘托如

一、创新主体的确立

研究创新问题,首先必须要弄明白一个基本问题,这也是很多学者研究创新时容易忽视的问题,即:创新的主体是谁?国内的学者对此争论不一,各执一词:有的偏重主体是老师,更有多数认为创新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我认为关于创新对象的研究,不能一概而论谁是主体,谁不是主体。一般情况下,创新主体跟创新对象有着密切关系,很多时候不只有一个主体。更多时候研究的价值而在于“主体间关系”的研究。中学教学的特殊教学环境决定了对于该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主体应该是学生,主导是老师。老师与学生之间是一个积极互动的良性运作过程。中学生年龄普遍比较小,对于基础学科的掌握很一般,所以创新的推动和引导作用是必要和关键的,这个阶段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作用不可忽视,所以老师应该是主导的作用。

二、数学创新模式构建分析

中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多角度的,只是从每个学科构建的侧重点不一样而已。本文主要是从数学的角度来探讨,以数学为核心和主轴,分析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

1.创新能力必须根植于开放的思想文化底蕴

文化氛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任何一个发明或者数学公式和题目的创新解析,都离不开学生主动钻研的精神,离不开学生不断执着的探求,离不开对失败的宽容和理解、尊重的态度。创新需要良好的舆论,需要良好的学生环境。对于数学教学来讲,在课堂上要允许和提倡对特殊问题有自己想法的同学表达自己的机会,当同学们有质疑和疑问时应当鼓励同学们讨论和思考,从而宣扬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学习风尚。课堂课外着重加强同学们对于思考价值的认可。

2.创新的内在激励要素分析

要鼓励创新单从思想文化来宣传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来落实,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学生数学创新工作的展开,既要顾及基本的物质奖励,也要从自我实现和同学认可的需求层次予以充分的重视,积极调动同学们的创新热情,增强他们的创新感受力,让创新思维深入人心。就数学这学科来说,学校可以以课题的形式组织学生申报,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这是满足同学们基本的需求心理。再次,对于一些问题的探讨可以组织研讨会,也可以征文,对于优秀的文章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在学校和班级对于创新个人,给予宣传和典型引导。

3.中学数学创新的特点与意义

中学数学属于基础数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一种逻辑运算和推理能力。中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在课堂内通过不断的“灌输”创新理念,通过一些创新型的数学解法提高同学们的兴趣,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创新结果带来的新颖性和幸福感。中学数学的创新,主要针对是思考角度的创新,培养同学们对于发散思维、综合能力、对比分析能力在不同情境下的灵活运用,因而产生出的一些新颖想法和思考。

三、中学生数学的创新途径与方法

从创新的主体出发,我们探讨过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所依赖的文化基础以及激励措施、特点和意义等。用以研究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能力,借助于数学学科,摸索一些具体可行的创新方法与途径。

1.“学科体系内创新”搭建数学创新桥梁

数学就其本身学科特点来说,创新的东西要在一些中学生身上实现并不那么容易。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同学们在中学开始学习多门学科,接触不同的学科的特点,可以在学科之间建立一种跨学科思考与联系,从而在学科的交织点上形成思维的创新。数学的思维其实在大部分学科中都会有应用,尤其是在物理、化学上更是普遍。

2.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实践

现阶段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是继承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这很容易滋生学生懒于思考,不独立钻研的一系列坏习惯。所以,真的要培养出具有一些在数学亦或其他学科有研究和发现的学生,必须借助一个平台,即团队,让他们经常进行独立思考。这个方法在国外的一些学校中采用的比较普遍,团队运作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沟通、交流、和实现思维火花碰撞是最好的实践;其次,还可以采用兴趣小组、小班制等形式。对于中学数学中同学们感兴趣的课题专门成立“研究性课题”,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老师引导和规范等措施做出一些研究;再次,在课堂教学上,综合几十年的教学经历,我一直推荐“精华式”教学和“苏格拉底式”启发型教学方式。即,教师讲解部分极大的缩减,45分钟的课堂老师讲10—20分钟足矣,只需对难点、重点进行思维理顺,对问题进行启发性的提示,引领同学们的思维。让同学们自主学习、自主纠错。把课堂的45钟集中的、高效的利用好。让学生形成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老师主要负责答疑和启发。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勤于思考的学生,因此才可能有比较出色的创新型人才的出现。

3.培养良好的创新道德,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增强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前面已经阐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可以增加创新所要具备的基础的学科知识;另外一方面是一种价值观上的认可和尊重,把一些价值观通过外化的东西来证明其内在的科学性。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搞科学发明或者原理探究,要从一开始对学生的科学创新道德进行干预与规范,养成他们踏踏实实的做学问、诚诚恳恳做研究、尊重其他人的知识产权、知识成果的习惯。这一点不能放松,必要时老师要做强制性的要求。其次增加社会实践,学生的创新活动结合生产实际才是可行和现实的。马克思说过:知识产生于实践。所以只有把书本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有可能做出一些能够实用,容易转化成为现实成果的一些创新发明研究。

当然,在整个中学生数学创新体系培养中,中学阶段的是基础的、简单的。但是我们必须重视初级阶段的一些习惯培养、思维方式等要素对日后学生们从事研究的重要作用。所以,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国家教育政策,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在每一步的教学中,总结可以开展和实行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合格的接班人。

(责任编辑:李再湘)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中学生创新能力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