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帆 杨 涛 庄晓琳
[摘 要]三鹿事件的尘埃落定,使得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增强了警惕。分析农产品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并给予相关建议,对我国农产品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农产品 质量安全 对策
作者简介:杨帆(1982-),男,山东聊城人,中国海洋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杨涛(1981-),男,河北邯郸人,中国海洋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与百姓相关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却变得越来越突出。我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08年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和含蛆虫柑橘事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农产品和食品质量方面的标准和法律法规,有关部门重点加强了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和专项整治。这些措施使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得以缓解,可是问题食品依然不断。三鹿婴幼儿奶粉,这个在广告中声称让人“放心”、国家免检的产品,却并未让消费者 “放心”,三聚氰胺事件使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当前影响我国农产品安全的因素分析
(一)环境污染、化学用量超标,使农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
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可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却不断恶化,环境污染首当其冲。我国七大水系中,除珠江、长江、松花江水质处于轻度污染外,黄河、淮河、辽河都处于中度和重度污染,这影响到农产品灌溉用水的安全。此外,我国当前的土壤污染也很严重,从数据看,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200万亩,合计超过1.8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土壤污染越来越对公众健康构成危害,据估算,全国每年因受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直接导致农产品质量的下降。
在认识到环境污染造成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同时,我们也不得忽视化学用品过量使用的影响。在农作物生产上,化学肥料的使用有助于增加产量,但过量使用,会使土壤板结,增加农产品中的有害化学物质。此外,过量使用农药和激素会产生残留,这些农药和激素残留,不仅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系统的紊乱,而且某些激素对人体产生致癌作用。再者,抗生素的过量使用也增加了农产品的有害物质,尤其是在动物产品生产上,为促进畜禽的生长,饲料中往往会添加抗生素,而过量的抗生素会造成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的失调和细菌耐药性,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
(二)部分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社会利益对企业利益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企业逐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一些企业却忽视了其对社会最基本的产品安全责任。三鹿集团虽有管理上的问题,但是在消费者反馈活动中,三鹿集团却没有对此进行认真处理,使受害者数量越来越多。奶粉事件使我们认识到大型食品企业产品质量并非可靠,然而,那些数量众多的作坊式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更难以让人放心。据统计,我国目前作坊式中小食品企业平均每个地级市约有上百家,这些小加工企业设备简陋,卫生状况恶劣,原料采购上质次价低,产品质量令人堪忧。而这些企业大多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之前的用头发做酱油、用燃料充辣椒的事件已使消费者谈调味品色变,不知今后又会谈“何”色变?
(三)食品管理体系不合理,各部门相互推诿,不利于食品管理工作的进行
在食品生产的源头农业生产管理上,我国采用的是按行业划分机构和职能的做法。 农业、水利、质检、工商等部门都有相关管理职能,造成机构重叠、 职能交叉。这些部门面对利益时,相互争夺,当仁不让,面对责任时,相互推诿,互不承担。一些企业正是摸准了食品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争夺和责任推诿的“潜规则”,拉拢和维系与监管部门,无事时“巩固关系”,出事时“特殊关照”。三鹿事件导致了几十名官员的下台,这不但说明官员腐败,且更多的表明当前食品监管制度已很难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改革迫在眉睫。最近中央进行了大部制改革,但未对农业部门进行改革,今后我国农产品管理仍然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增强我国农产品安全管理,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的一些建议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食品监管日益朝着密切合作的方向发展,三鹿奶粉事件俨然不再是单纯的国内食品问题,更多的是国内与国外食品监管标准如何一致的问题。我国应该参考先进国家的监管标准,制定更加符合当前实际、规格更高的检测标准,改革管理机构,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人们的质量安全意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保证企业的用料安全
农民能否成规模的生产出符合农产品企业要求的产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因此,一是要围绕核心产品建基地,促进农业主导产业生产基地的集中连片建设,形成特色产业群。当前的问题奶事件,主要是因为奶企业的原料来源和质量监管不利,造成了当前的奶行业的信任危机,要做成国际上知名奶企业,一定要把奶牛养殖基地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二是加强绿色养殖和精品蔬菜的基础投入,提高基地的现代化水平。三是引导各产业基地坚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民的种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使产品切实满足农产品原料质量的要求。
(二)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切实维护好品牌形象
三鹿奶粉事件使得三鹿牛奶这一品牌一夜间从市场消失,人们不经惊叹具有50多年历史的三鹿企业就此终结,人们对这一民族品牌在建设中缺乏相应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葬送品牌的行为表达了无比的惋惜。因此,对企业来说,要积极开展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风险监控,通过动态收集和分析产品安全信息,尽快实现对突发问题的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和早处理。通过科学理论认证和借鉴国际知名企业的经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包括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预警和快速反应,做到立即报告、迅速介入、妥善处置,将企业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推进管理机构改革,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管理机构的大部制改革步伐,设立集生产指导、信息服务、质量检测、危机处理、政策扶持等职能的管理部门,以更加有效的提高政府在管理上的效果和效率。其次,推行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和产地标识制度,对包装上市的农产品要求标明产地和生产者。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尽快出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监督,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对查出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食品依法进行处理,确保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文林 浅析现行农业管理体制的弊端及改革思路 宁夏农林科技[J] 2003年3期:80-81
[2]陶卫忠 对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的探讨 中国检验检疫[J] 2008年第4期:14-15
[3]王丽平 食品安全 长治能久安 中国卫生产业[J] 2008年第五卷第三期:26-29
[4]周媛,邢怀滨 国外食品安全管理研究评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J] 2008年第3期:84-86